旅游中国>滚动新闻>

"驴肉火烧之乡"的"假驴肉"产业是如何做大的

发布时间:2018-01-09 09:28:09 丨 来源:华西都市报 丨 作者:蒋璟璟 丨 责任编辑:路遥


河北河间市被称为“中国驴肉火烧之乡”。近日,有媒体曝光当地多个黑作坊用猪肉、马肉、骡子肉炮制大量“假驴肉”销往北京和全国各地。一货车装七八吨肉,但真驴肉只占三成。“普通人根本吃不出来。”一名黑作坊老板称,自己干这行已有十多年,一个月至少能出货1万斤“假驴肉”。整个河间煮肉的作坊有三百多家,真正有证照的只占少数。1月8日,河间市回应称将严厉打击驴肉掺假售假行为,通过重奖发动群众参与打假。

黑作坊、假驴肉,内幕重重的制假风波,将“中国驴肉火烧之乡”河间推到了风口浪尖。媒体披露出的种种情节,无甚特别而又触目惊心。就如同过往许多案例一样,我们再次见识到了那些似曾相识的场景,比如说脏乱差的家庭式工坊,再比如说各种“打胶”“加料”之后的以假乱真等等。可即便如此,河间当地这种连片式、大规模的民间“假驴肉”制销链,还是不免令人深感震惊。

就公开信息来看,河间的假驴肉产业由来已久。当地也多次出台专门管理规定、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效果却很是不尽如人意。与此同时,狡黠的制假者,反倒养成了极强的“反侦察”能力。通过将黑作坊隐藏在高墙民房中、白天煮马肉晚上煮猪肉、装摄像头、制储分离等手段,河间的“假驴肉”产业躲过了一次次的执法查处,并且大有越做越大之势。从某种意义上说,当地管理机构或许早已习惯了这种“治理无力”的局面,这既是无奈也是懈怠。

很显然,相较于河间“假驴肉”产业的严重程度,当地常规化的执法强度显然极不匹配。这突出表现在两个层面:其一,未能建立有效的制假发现路径。特别在“假驴肉”产业与民间社会深度捆绑的大背景下,所谓重奖发动群众参与打假的逻辑很可能是难以奏效的;再者,缺乏主动介入的全过程抽验机制。合理状态下,针对“假驴肉”的原料进货、成品出货,都该在物流等环节全程追溯、搞频抽检才是。

河间的“假驴肉”产业持续做大,一方面利用的是“品牌红利”与“品质输出”之间的价值差,另一方面则利用了制假泛滥与监管滞后之间的时间差……当然了,随着相关丑闻的曝光,这种畸形状态将大概率难以为继。打击驴肉制假产业链已然刻不容缓,留给河间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之前,河间驴肉的招牌让太多人搭便车赚得盆满钵满,如今河间“假驴肉”的恶名当然也可能牵累甚广。所谓一损俱损一荣俱荣,来之不易的“地方名品”,终究需要每一个关联者去珍惜、去维护。(蒋璟璟

客户端中查看
手机中查看

中国网旅游官方微信

与主编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