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中国>滚动新闻>

湖南武冈:以基地建设为载体带动乡村经济发展

发布时间:2018-01-13 11:15:37 丨 来源:中国网 丨 作者:刘佑祥 李焱稠 林立东 丨 责任编辑:路遥


中国网1月13日讯 新年伊始,湖南邵阳武冈市荣获“2016-2017年度全国食品工业强县(市、区)”称号,这是武冈大力发展食品加工产业链,实现以卤菜产业为龙头的食品加工产业快速发展,带动以辣椒种植、铜鹅养殖等为主的种养基地成为贫困群众增产增收主渠道,形成“食品加工+种养基地+精准扶贫”的产业扶贫新模式,实现了发展一个产业,繁荣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百姓。

陈氏福元卤业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集技、工、贸为一体的农副产品深加工食品企业。近年来,公司借助武冈市委市政府加快发展食品加工产业的强劲东风实现自身快速发展,卤豆制品生产能力由最初年产1000多吨发展到现在年产过万吨规模,2017实现销售收入3亿元,公司销售额年均增长10%以上。目前,以福元卤菜为龙头的武冈卤菜产业总产值由2007年5000万元攀升到2017年28.6亿元,规模豆腐加工作坊、卤豆腐作坊达190多家,卤菜产品畅销全国。成功申请注册了“武冈铜鹅”“武冈卤菜”“武冈葛根”、“武冈青钱柳”等8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食品加工产业已成为武冈地域经济发展和群众增收的支柱产业,帮助近5万人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通过人社部门组织的岗前培训,我现在已经是厂里熟练技术工了,不但每个月可以挣到3000多元,而且还能利用每月假期回家照顾家人,帮助妻子打理自家的农田,这样的好事以前想都不敢想。”司马冲镇正冲村贫困户伍顺球一边打包卤菜一边跟记者搭话。

食品加工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大豆、铜鹅、肉牛等特色种养殖业发展,拓宽了产业扶贫路子,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武冈市财政每年拨出专项资金推广“公司+基地+农户”模式,为建档立卡贫困群众无偿提供种苗、秧苗、技术服务和资金支持,并优先按合同价格回收,切实解决贫困群众发展生产存在的资金难、技术难、销售难问题,有效促进了产业发展和群众增收。

邓家铺镇聚宝村贫困户周维兵一家4口人,以前家里旱地只能种植传统的玉米,家庭年收入不足12000元。2017年通过“公司+基地+农户”产业扶贫,政府免费送技术送资金,改种优质辣椒2亩多,共产鲜红椒6200多斤,按市场平均收购价2.8元/斤,仅辣椒种植这一项收入17000多元,增净收入5000多元。

2017年,武冈已发展年出笼500羽以上铜鹅场50余家、年出笼500羽以上鸡鸭场280余家、年出栏500头以上生猪规模场281家,年存栏100头以上肉牛场149家、年存栏300只以上山羊场280家、全市畜牧业总产值30.6亿元,同比增长23.51%。此外,食品加工产业为贫困地区农产品插了翅膀,带动种植大户18户及215户群众从事大豆、辣椒等农作物规模种植,带动养殖大户347户及639户群众从事铜鹅、生猪等规模养殖,加上食品加工、销售、物流产业链用工,仅食品加工产业这一项吸纳本地群众就业近4万人。

目前,武冈食品加工产业正逐步走出了一条以基地建设为载体,以地方特色产品为品牌的产业发展之路。通过加快扶贫项目建设、推进产业扶贫、实施家门口就业工程激活了贫困村的“造血”功能,搭乘食品加工产业“顺风车”,全市扶贫工作走出了一条融合产业扶贫、项目扶贫、就业扶贫的脱贫致富新路子,形成“食品加工+种养基地+精准扶贫”的产业扶贫新模式。

(刘佑祥 李焱稠 林立东)

客户端中查看
手机中查看

中国网旅游官方微信

与主编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