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中国>滚动新闻>

旅行社组织“重返叙利亚”游客不要命了?

发布时间:2018-01-15 09:54:28 丨 来源:新京报 丨 作者:孙兴杰 丨 责任编辑:路遥


最好不要对使领馆的安全提醒置若罔闻,因为任何国家的领事保护,不可能给本国公民提供二十四小时的服务。

1月9日晚上,外交部领事司公众号“领事直通车”发布提醒,“再次提醒中国公民近期暂勿前往叙利亚、伊拉克”。就在几天前,新华社和中国驻叙利亚大使馆官网也发布了同样的公告。这也是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中国外交机构四次发布公告提醒公民不要前往叙利亚。在短时间内密集发出提醒,即使对身处战乱地区的中国驻叙利亚使馆来说也是首次。

然而,与中国使领馆三番五次提醒不要前往叙利亚的提醒形成反差的是,近期不仅有游客去了叙利亚,还有旅行社组织了这样的活动。在网上,也能很容易搜到“重返叙利亚”的话题。

中国驻外使领馆之所以不断发出风险提示,要求中国游客不要前往高风险地区旅游,还是因为这些地区存在较高的安全风险。以叙利亚为例,叙利亚战争持续七年,从内战变成了各方势力介入其中的混战,虽然叙利亚政府军在俄军的支持下取得了主导的地位,尤其是收复了“伊斯兰国”占据的地盘,但是叙利亚依然不安全,即便首都大马士革的秩序也没有恢复。在这样的环境中旅行,莫说有组织的绑架或者抢劫,单单是流弹就可能会要人命。

至于伊拉克,情况类似。尽管伊拉克政府军已收复被“伊斯兰国”占据的最后几处地盘,将这一极端组织彻底赶出伊拉克。但是,中央政府和库尔德自治政府之间的矛盾并未解决,公投引发的政治危机也可能随时让伊拉克再陷战争泥潭。也就是说,目前去伊拉克旅游也存在较大安全风险。

在这样的情况下犯险进入这些地区,谁来为游客的生命财产负责呢?诚然,冒险、旅游都是公民的自由,想去哪里,也不该做过多干涉。但问题是,个人走出去,最关键的还是要对世界有比较充分的了解以及高度的风险意识。因为任何国家的领事保护,不可能给本国公民提供二十四小时的服务。一旦遇到危险,国家出于对公民保护的义务必须前去营救,但海外救援人力、物力有限。即使游客最终个人买单,也要耗费大量公共服务成本。尤其对个人来说会涉险丧命,这是谁都不愿意看到的。

国内游客走出去看世界,是中国与世界之间相互了解的过程。可随着国内游客走出去的步伐越来越快,领事保护的任务也越来越重——这也是践行“外交为民”的重要方面。但领事保护终归是有限度的,尤其是当外交外事人员的规模跟不上国内游客增长速度时,此时风险防控就会成为领事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

风险提醒虽然不构成强制性的要求,至少可以激活游客的风险防控意识。然而,总有一些游客对于使领馆的风险提示置若罔闻。此次提醒,也很容易让人想起不久前,巴厘岛阿贡火山爆发导致国内游客滞留事件。虽然游客最终均顺利回国,但背后却是多家航空公司“空机来,满机走”的巨大成本。而在此之前,中国驻登巴萨总领馆已经发布了十四道风险提醒,提醒游客不要去巴厘岛旅游。

领事保护不是万能的,光有意愿还是不行的。每年中国使领馆发出的风险提醒超过上千条,减少了非常多不必要的“身处险境”。但游客也必须明白,有时候,领事保护并没有影视剧里演得那么浪漫。多一点谨慎,少一点任性,总是好的。

(孙兴杰)

客户端中查看
手机中查看

中国网旅游官方微信

与主编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