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1月17日讯 昨天,宁夏回族自治区2018年旅游工作会议在银川召开。下午2点吴忠代表根据会议安排围绕宁夏旅发委主任徐晓平的工作报告,结合吴忠实际情况,展开了深入研讨。
会议讨论并总结三点认识:一是职能放大,地位提升。全域旅游示范创建两年多来,自治区旅游发展委员会只争朝夕,真抓实干,拼搏进取,对提升全区旅游地位和影响力发挥了积极作用。各级党委、政府空前支持,主要领导亲自调度、亲自安排,出台重大政策。全社会对全域旅游发展的关注度日渐高涨,客商投资兴趣浓厚,旅游管理部门地位不断提升,群众对旅游发展的期望越来越高,我们对宁夏旅游发展充满信心和激情。二是高端站位,脚踏实地。本次会议站在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旅游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旅游发展之间矛盾的高度,站在新时代我国旅游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优质旅游发展阶段的高度,站在落实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把旅游融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准确把握宁夏当前旅游发展所处的阶段和实际情况,提出了很务实、很有针对性的一系列举措。三是目标宏伟,视野开阔。报告回顾了2016年来宁夏全域旅游示范创建的成就,全面准确研判了当前宁夏旅游发展形势,准确把握了今后发展方向,提出了非常清晰的发展目标和落实举措,内容全面,视野开阔,对我们很受启发和教育。
会议提出关于今后工作的建议,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更加注重旅游规划引领。宁夏全域旅游发展规划是指导宁夏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的行动纲领,宁夏东部旅游环线规划对加快推动宁夏东部特别是吴忠盐同红集中连片贫困地区旅游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建议今后在制定政策、资金投向、重点项目和宣传营销等方面,围绕落实规划来进行,使规划充分发挥纲领和引领作用。
第二,更加注重全区统筹发展。宁夏是一个小省区,把宁夏作为一个大景区来规划建设显得非常重要,相对其他省来讲也比较容易。建议一方面,坚持问题导向,突破发展短板,防止盲目投资、无序投资导致的资源浪费和重复性建设带来的低水平竞争,在旅游投资、旅游项目建设中注重特色化、个性化发展,统筹布局好线路串联和项目设置,杜绝一哄而上和恶性竞争。另一方面,抓好融合发展,把融合发展作为今后培育旅游增长点、提升旅游影响力的突破口和发力点,自上而下建立良好的融合发展沟通机制,加强同有关厅局的沟通协调,扩大融合发展半径,鼓励旅游与各个领域融合发展。
第三,更加注重公共体系建设。以共建共享为目标的旅游公共服务建设是优质旅游服务的基础和核心。近两年来,自治区在推动旅游信息化建设、智慧旅游、旅游厕所、旅游集散等基础建设方面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还很大。建议在这方面继续着力,探索通过多种方式,调动各方因素,参与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建立更加完善、更加便捷、更加高效、更加文明的旅游公民服务体系。
第四,更加注重旅游资源整合。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石泰峰在全区全域旅游发展推进会上:资源条块分割,体制机制尚未理顺,导致一些很好的旅游资源由于条条块块管理,开发利用效果不好,有的甚至导致资源闲置浪费,严重影响企业效益,影响品牌做大做强,景中景、园中园,多头收费,还无形中增加了游客负担,这与发展全域旅游惠及全民的宗旨和理念不相符合。比如,吴忠金沙湾黄河坛与黄河大峡谷从游线上本来就密不可分,互为补充,但是,由于体制机制分割,黄河坛景区整体规划建设任务至今尚未完成,多个子项目因资金短缺均难以实施,其内部假日酒店和生态餐厅处于停业状态,边建设边运营的情况导致景区旅游项目单一,游客体验度差,接待人次和经营收入显著下降,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黄河大峡谷旅游区整体创建国家5A级景区。类似制约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的“肠梗阻”情况,在自治区还有很多。建议从自治区层面化解体制机制束缚的矛盾,按照全域旅游融合发展的内在要求,对具有重大旅游开发价值和潜力的资源进行评估,对具备一定条件可开放接待游客的景点但尚未纳入旅游管理部门管理的尽快予以明确,加快推动资源整合步伐,从制度层面解决所有权、经营权方面的问题,尤其是积极发挥宁夏旅游投资集团等市场主体作用,使其发挥最大效益。
(伍策 鬼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