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中国>滚动新闻>

穿越千年还原古法放水 都江堰祈福"放水"在即

发布时间:2018-03-22 16:00:31 丨 来源:中国网 丨 作者:尤紫璇 丨 责任编辑:路遥


【点睛】东流不尽秦时水,润泽天府两千年。中国人的朝圣之心,在道教圣地得到一种更为灵动的彰显。道法自然,天人合一,都江堰人用最虔诚的敬畏心,还原古法,将放水节代代传承,将中国人的智慧带到世界面前。


“东流不尽秦时水,润泽天府两千年”。福祉绵延千里,离不开都江堰水利工程伟大的“成全”。当代著名散文家、文化学者、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家余秋雨先生在《都江堰》里写到:“我以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都江堰是解读中华文明的钥匙,他永久性的灌溉了中华民族”。著名辞赋大家、作家何开四先生说过:“都江堰水利工程造就了天府之国,也为中国的统一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杩槎截流:再现举世瞩目的先人智慧

“都江堰年代久远是全世界唯一留存延续至今两千多年仍在发挥灌溉作用的水利工程,历久不衰,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保持了严格的岁修制度。”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彭邦本教授介绍。

每年枯水季节,都江堰人在渠首用“杩槎截流法”筑成临时围堰,修外江时拦水入内江,修内江时拦水入外江。清明时节成都平原灌区需水春灌溉。此时岁修已完成,便在渠道举行隆重的“开水”仪式,砍开拦河杩槎,放水入灌渠,这个仪式就叫“放水”。

后来,为感恩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修建者李冰,放水仪式演化为灌区人民祭祀李冰,祈求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的一项传统文化活动,也象征着一年春耕的开始。每年清明时节,盛大的“放水祭祀活动”如期而至,千百年来,年盛一年,世界瞩目。

2018中国·都江堰放水节“拜水大典”将于2018年4月4日在都江堰景区举行。

老人与水:从儿时记忆到一生的印记

“郁郁青城山,滚滚岷江源,我辈生其间……

“十来岁的时候,有一次趁着长辈叫我唤人的功夫,一股脑儿地从南街跑到西街、二王庙,就是迫切地想看‘放水’、二王庙唱戏。”

“过去,小学生、中学生都要穿着整整齐齐的夏装,到二王庙去祭奠李冰,然后再一起去看‘放水’。”

“五十年代的时候,很多民族的朋友会穿着本民族服装一起来,羌、苗、回、汉...大家一起祭拜治水之神。”

几位在都江堰生活数十年的老人们,还依然记得少年时看“放水”的画面。

巍巍古堰,悠悠青城。人与城,在历史的流转里形成幽远的默契。

都江堰传统的放水节选在清明这一天,正是春季万物复苏之时,也是开始一年一度的春耕春种的时节。巴蜀人们利用这个节会聚在一起进行农资物资交易,以作春耕准备,而都江堰老人们深入心底的记忆就是最好的证明。

创新传承,时代是最好的舞台

4月4日放水节“拜水大典”,将拉开一场时空对话的大幕,以现代方式演绎古老智慧。现场将以户外全山水实景为舞台,并配以现代电视电影技术展现方式,届时,现场将完整再现古法放水、狼烟传递、军旗飘扬、军号齐鸣、战马奔腾等千年前的历史场景。

观众将闻听清脆的马蹄和激动人心的号子声,亲身体验岷江之水从千峰万壑的山峦中奔涌而下的盛况。

传承千年,独具特色的都江堰放水节将焕发新的生机。正如一位都江堰老人所说,“新的东西要‘灌溉’传统的节日,时代在发展,传承还在继续。”东流不尽秦时水,润泽天府两千年。中国人的朝圣之心,在道教圣地得到一种更为灵动的彰显。道法自然,天人合一,都江堰人用最虔诚的敬畏心,还原古法,将放水节代代传承,将中国人的智慧带到世界面前。

尤紫璇

客户端中查看
手机中查看

中国网旅游官方微信

与主编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