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4月9日讯 清明时节,在湖南省邵阳市政协文史研究员曾胜程的带领下,数十名从外地赶回故乡祭祖的邵阳市民专程来到邵阳市大祥区蔡锷乡蔡锷村,参观游览蔡锷故居,祭奠缅怀“再造共和第一人”蔡锷将军。
“我虽未曾亲眼见过蔡锷,但自2012年起,我便开始做有关于他的研究,这六年来我踏过他走过的足迹,浏览过无数有关于他的书籍资料。我眼里的蔡锷将军是当之无愧的大英雄”。曾胜程对记者说。
蔡锷将军的一生短暂而辉煌,他注意辨别政治风云,顺应历史潮流,投身革命运动;在军事理论和战争实践方面都作出了较突出的贡献。他既继承了勤奋、俭朴、清廉的传统美德,又深受西方先进思想浸染,竭尽毕生心血捍卫民主与法治,不惜献出生命。
人中龙凤 智勇双全
蔡锷,原名艮寅,字松坡, 1882年出生于湖南省宝庆府邵阳县(今邵阳市大祥区蔡锷乡),是近代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民主革命家。12岁,考中秀才;16岁,考入长沙时务学堂,后入上海南洋公学,随后又东渡日本求学;18岁,随唐才常回国参加自立军起义;29岁,昆明重九起义爆发,是“大中华国云南军都督府”都督;33岁,历经艰辛,发动护国战争,武装讨袁,推翻千年帝制。他虽英年早逝,但在救国救民、谋求国家统一,维护共和斗争中却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1900年,蔡锷随唐才常回国参加自立军起义。失败后他将原名“艮寅”改名“锷”,意为“砥砺锋锷,重新做起”。蔡锷报着“流血救国”的志愿去日本学习军事,考入东京陆军士官学校。他思想活跃,成绩突出,与同学蒋方震、张孝准,同被称为“中国士官三杰”。
1904年,蔡锷毕业回国,在清政府的新军中长期担任军事指挥(协统)和学 校教育工作。他虽供职于清政府,但时刻考虑的是如何强国兴邦。1911年10月30日,蔡锷领导新军在昆明起义。战斗从当夜持续到次日中午,起义军控制了昆明,宣告辛亥云南起义成功。“誓与民国同生死,誓与四万万同胞共生死。”是他在云南讨袁出征时的不悔誓言。
淡泊明志 夙夜在公
“淡泊明志,夙夜在公”,这是蔡锷自写于南宁寓庐的联语,也是他一生节操的真实写照。在黑暗腐败的北洋军阀政府统治时期,他可谓是出淤泥而不染。
蔡锷在江西、湖南、广西、四川等省都曾做过军官和行政官员,位高权重,敛财极易,但他所到之处,廉洁自律。蔡锷从不以权谋私,就是政府给他的薪金以外的钱,他都不愿意要。1913年8月,云南省会议决赠送蔡锷3万元,他开始不肯接受,后来实在难于拒绝,才勉强接受五千元,用以偿还债务。正因为蔡锷为官清廉,所以一生清贫。1916年1月,袁世凯因蔡锷通电反袁而恼羞成怒,责令湖南省都督汤芗铭查抄蔡锷家产。结果发现,蔡锷邵阳老家“实无财产可查封。”据梁启超说:“他死的时候不但没有存钱,还负了三、四千元债,他死后全靠政府有一万多元的奠仪,拿出作安葬费和养家费。”
从卧室到厨房,墙上悬挂着的照片,房间摆放着的床榻、书桌,越发地让我们怀念这位“为四万万人争人格”的英雄。香港邵阳联谊会副会长姜有元在观看了蔡锷故居时感慨地说道:“蔡锷,作为湖湘十大人物之一,是我们邵阳人的骄傲,他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
后人追思 缅怀将军
蔡锷的曾外孙袁泉表示:“我觉得曾外公最值得后辈学习的,是他的独立精神——认准了目标就全力以赴去完成,不管面对多少困难、质疑、讥谤,也不管面对多大的诱惑,始终坚定地前行。眼看袁世凯称帝,附袁可保高官厚禄、荣华富贵;反袁则很有可能身败名裂、家破人亡。但曾外公拒绝做既得利益者,发誓要豁出命去为四万万同胞争人格。作为平凡者的我们,虽然做不了救国拯民的大英雄,但不趋炎附势,保持一份高洁和纯粹,还是能够做到的。”
蔡锷嫡孙蔡协介绍,当时,反对帝制看似以卵击石。但为了挽救共和,蔡锷将军以及其他护国军将领不畏强权挺身而出,这种不惧牺牲,勇担重任,为信念而战、为人格而战的护国精神值得永远铭记。因为在将军看来,这场战争本来是可以避免的。国家的军人本应该出现在保家卫国、抵抗外敌的战场上,而这些年轻的生命却因为一场帝制丑剧牺牲掉了,这是蔡锷将军特别痛心的。将军临终前交代后事时没有一语提及家事,却提请政府不要忘记抚恤那些在护国战场上阵亡的将士。“回顾历史,我们既钦佩护国先烈流血牺牲之可敬,更珍惜今天国家稳定祥和之可贵。我们唯有同心同德、团结奋进,让祖国更加繁荣昌盛,才能告慰一百年前曾经把热血洒在这片土地上的英烈们。”蔡协感慨。
致力打造 将军故里
蔡锷故居于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为了更好地传承与弘扬蔡锷将军的爱国主义精神,市政府按照4A景区的标准来建设蔡锷故里文化博览园,园区建设项目包括:游客服务中心、军神塔、蔡锷生平业绩陈列馆、生态观光农业区等。目前将军门楼、游客服务中心、陈列馆、军神塔的主体工程已完成,陈列馆正在进行文物征集和布展,其他的建设正在进行中。蔡锷故里文化博览园建成后,必将带动周边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促进周边村民增收致富。
2012年10月份, 市政府在北塔区建设了第一个开放式文化休闲广场——蔡锷广场,广场中央竖立蔡锷将军骑着战马手拿宝剑指挥战斗的铜像,彰显着将军的威武庄严。如今,蔡锷广场已成为江北区域人气最旺的文化休闲广场。
(刘佑祥 胡晓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