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5月14日讯 近6年多来,湖南省常德市津市市委、政府在毛里湖国家湿地公园建设上,借助各方支持促治理,激活比较优势抓建设,在“创新+创型”的叠加探索中推进毛里湖国家湿地公园建设。目前,毛里湖国家湿地公园治理有方,水质已经达到了3类以上,计划在20年内水质全部达到1类。不久的将来,这里将变成美丽乡村的样版。
湖南毛里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主任彭敏13日在接受“美丽中国长江行——共舞长江经济带”采访团记者采访时作出上述表示。
据悉,为了有效阻断环湖各乡镇外洪内涝、生活垃圾、畜牧养殖、化肥农药、水土流失对毛里湖湿地生态环境的影响,津市市委、政府在强化地方政令保护的同时,多元融投资5亿多元,出重手对毛里湖实施“四网”多体系治理,形成了毛里湖湿地公园的多重保护圈。
彭敏介绍说,津市政府投入2000多万元完成了毛里湖中小河流水利治理建设、投资8400万元启动了毛里湖防洪排积电排建设。此外,还按照湖泊生态保护要求完成了公园湖堤灌浆及生态护坡工程,提高了毛里湖防范外洪内涝、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投资4800多万元建成了5个环湖集镇生活污水处理厂、650座环湖居民集中居住区户用四格净化池、5座小区动力四格净化池。
同时,对环湖生活垃圾按照“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市处理”模式,纳入城乡垃圾处理一体化,从源头上杜绝了生活垃圾和污水向湖区的转运与排放。
通过开展畜禽养殖专项整治,成功关停禁养区内所有养殖企业,每年减少动物粪尿直排10万多吨。另外,津市先后新建沼气池7.4万立方米,发展家禽畜粪利用项目135个,年消纳转化畜禽粪20多万吨,从根本上改变了垃圾围湖和污水横流现象。在主要入湖溪流建设生态拦截坝(沟)和缓冲池,对农田径流废水进行了层层过滤拦截,开展生态修复。
“目前已经完成投入1亿多元,对3大入湖溪流进行了生态拦截治理,对50多公里的溪沟进行了清淤疏浚。同时,对河道及湖区周边水环境集中整治,关停了环湖所有茭果加工。” 彭敏说。
中国网记者了解到,目前,津市市委、政府立足“大生态、小湿地”的宽视野,按照 “全域托园,全面护园”的大构想,在全市广泛开展了以“三建”为核心的生态圈大治理建设,为毛里湖湿地公园成长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环境支撑。
津市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为契机、以“十万乔木绿津城”等生态绿化活动为抓手,全面开展“绿色津市”建设工程,共完成造林27840.1亩,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18.2%,为毛里湖湿地公园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绿色保护屏障。
通过 “美丽乡村”示范点建设,累计投入资金3.58亿元,先后建成了关山村郊野旅游走廊、大旗村休闲农业走廊、关桥村生态产业走廊、蒲山村扶贫攻坚走廊、药山村佛教文化走廊。
同时在环湖村投入2500多万元,栽植各类绿化苗木近5万株,建成了1835个生态示范户,为湿地公园提供了美丽的乡村环境衬托。
据悉, 毛里湖是湖南省最大的溪水湖,是省内仅次于洞庭湖的第二大天然优质淡水湖,也是省内少有的无血吸虫危害的天然湖泊。园内有湿地植物403种,湿地动物262种,素有“鱼儿家园、鸟类天堂、植物王国”之美誉。尤为可贵的是毛里湖公园洽处武汉、重庆、长沙三大旅游城市的几何中心,岳阳至张家界黄金旅游线路的重要节点,洞庭湖生态经济圈5大节点城市之一津澧新城的战略要地。这些与世俱来、无可比拟的自身优势,必将是孕育毛里湖独步世界的星火和摇篮。
(默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