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中国>滚动新闻>

四川:生态青川印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发布时间:2018-05-17 11:26:05 丨 来源:中国网 丨 作者:江琪 丨 责任编辑:路遥


中国网5月17日讯 10年奋进,青川干群抚平伤痛苦干实干,把勾画的美好蓝图绘就成为现实。

10年执着,浙江青川穿越2000余公里,携手共建美好家园续写浙川情谊。

10年跨越,从满目疮痍到绿色崛起,一个浴火重生秀美青川正屹立于大家视野。

日前,汶川特大地震10周年全国网络媒体四川行活动走进青川县,由中央新闻网站、部分援建省(市)主要新闻网站、商业网站以及四川省内媒体组成的采访团通过实地探访,见证青川震后十年巨变,为青川绿色崛起发展振兴点赞。

青山与绿水在生态青川印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当天,采访团一行走进坐落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白龙湖畔的青川县幸福岛,简欧风格的特色民居,绿树掩映瓜果飘香,花园装点庭院,湖中鱼儿欢跳,活脱脱一个“世外桃源”。

幸福岛三面环水、一面靠山,辖沙州镇幸福村、居山村、南丰村、三堆村,和木鱼镇木鱼村、文武村、曙光社区等2镇6村1社区,共有2302户8174人。在灾后重建过程中,青川县依托白龙湖自然生态资源优势,坚持坚持举生态旗、打生态牌、走生态路,着力将幸福岛打造成为青川全域旅游的“乡村旅游示范区”,实现“南来北往休闲度假,湖光山色幸福渔家”的“幸福”目标。

如今,蓝图已逐步变为现实,随着幸福岛的名片越打越响,岛上越来越多的村民发展起农家乐、渔家乐赚得盆钵满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里还是世界本来的样子!”采访中,不少媒体记者发出如是感慨。

幸福岛只是青川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一处缩影。在现场,青川县相关负责人向媒体记者推介青川时谈到:“越深入了解青川,你就越会爱上这个地方!”据了解,青川县地处四川盆地北部边缘,秦岭南麓,白龙江下游,川陕甘三省结合部,素有“鸡鸣三省”之称。青川地理条件得天独厚,自然生态环境优良。有三分之一面积为自然保护区,这里是全世界低海拔地区野生动物遇见率最高的区域;这里全年空气达360天以上“优”,素有“天然大氧吧、全域山水画”之美誉;这里交通便捷,兰海高速、京昆高速、广(元)平(武)高速三条高速,宝成铁路、兰渝铁路、西成高铁三条铁路穿境而过;这里物产丰富,有青川黑木耳、青川天麻、青川竹荪、七佛贡茶、白龙湖银鱼、青竹江娃娃鱼、唐家河蜂蜜7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青川山珍已通过农村电商远销欧美、中亚等地区。

“10年前的特大地震,令人不堪回首,而如今的青川俨然已抚平地震带来的伤痛奔向幸福新生活。”采访团不少媒体记者认为,十年来,青川奋力探索,如今的青川正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最好的诠释。

激情与智慧在干群携手共建美好家园

在枣树村抗震救灾恢复重建陈列室内,“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的困难能战胜”两幅标语引起采访团媒体记者注意,大家拿起手里的单反、相机竞相拍照。

“这两句话,就来自于我们村。”枣树村相关负责人介绍说,“5·12”特大地震发生后,使枣树村房屋、基础设施全部受损。但枣树群众忍着悲痛,从灵魂深处发出呐喊,用这两句话激励着自己在灾难面前不等不靠、奋起自救、重建家园。

正是凭借着这种精神,如今的枣树村农家院落展新姿、新开办起农家乐、发展起特色产业、村里网站开通、使用上了太阳能……行走于枣树村,满满的正能量满满的幸福感。

不仅仅是在枣树村,放眼青川,全县上下大力弘扬“两幅标语”精神,激励着干部群众坚强奋进,共建美好新生活。

比如在脱贫攻坚实践中,青川县领导干部始终坚持因地制宜,立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需求,积极探索山区脱贫增收新模式。板桥乡红旗现代农业园区,通过资金、资源、技术入股,发展黑木耳等特色产业,实现保底、红利、务工叠加获得收益的“飞地扶贫”机制,助力人均年增收1500元以上,成为脱贫攻坚样板。

比如经历地震后的85后女孩赵海伶艰苦创业发展农村电商,创建“海伶山珍”淘宝店,办起青川海伶山珍公司,拥有了自己的厂房、基地,还在9年间开了10余家实体店,凭借着激情与智慧,公司不断发展壮大,带领了百余户贫困群众依托勤劳双手创业致富。

比如乔庄镇张家村初心谷,李正军父子灾后返乡创业打造乡村生态康养旅游新业态,牵头成立“山谷原舍”旅游专业合作社,发展精品民宿,在李正军父子俩的示范带动下,也让当地越来越多的村民发展精品民宿吃上“旅游饭”,日子越过越幸福。

一路参观走访下来,采访团既见证了青川不畏艰难所压垮、不屈不挠谋发展的坚强品质,也亲身感受到青川干部群众灾后重建家园迈向幸福新生活的激情与智慧。“青川干部群众在灾后重建过程中不屈不挠奋发图强的精神让我非常感动!”吉林网络广播电视台记者商春表示,他将把青川震后十年巨变情况和青川干群自强不息奋力谋发展的精神传递通过媒介平台传播出去。

温暖与感恩在浙川情深感人肺腑催人泪下

“10年,青川随处可见‘浙江元素’,是浙江省对经历重创的青川从短期援建到长效帮扶,10年,青川干部群众对浙江人有了特别的称呼——恩人和亲人!”媒体采访团行走于青川,在青山绿水间也见证了灾后重建的浙川情深。

位于青川老县城和新县城的结合处,一面长230米、高12米的浮雕墙记录着这片土地的历史。“感恩奋进墙于2014年落成,浮雕展示了青川的远古历史、抗震救灾、灾后重建和生态青川4个篇章的壮美画卷。”青川县解说员介绍道,灾后重建篇章以浙江援建为主题,把浙江援建青川指挥部指挥长谈月明、指挥部党委副书记赵克等379名援建干部的名字被镌刻在青川的版图上,这饱含着四川青川对浙江援建无私大爱感恩深情。

在当天的“十年·邮爱——带劲新生活,因爱更美丽”邮寄活动现场,青川县相关负责人在明信片的背面也饱含深情地提笔写到:“尊敬的谈指挥长:在5·12十周年之际,青川父老乡亲特别思念浙江援建恩人,欢迎您和浙江亲人们回青川看看!看看美丽的新青川,看看幸福的青川人民!”随后,盖上纪念章和邮戳后小心翼翼放进邮箱邮寄往出去。他说:“今天的新成就,不能忘记那些曾在灾难面前给我们施以援手的人。”

一份满载情谊的卡片,一句朴实人心的话语,却让在场的不少媒体记者红了眼眶,这些眼泪源自于内心深处的感动。“青川的干部群众称我们浙江人为‘恩人’,这词让我非常感动,就觉得这份情谊一直被铭记在青川干部群众的心里。”浙江衢州新闻网记者周洋说,他要好好珍惜这份情谊,并把青川的这份情谊传递给浙江父老乡亲。

在当天的途中,采访团媒体记者一行偶遇北京海淀外国语实验学校的师生,在采访中得知,他们准备前往青川木鱼中学进行支教实践活动。

在青川县相关负责人的介绍下,大家得知,原来北京海淀外国语实验学校与青川的教育也流传着一段佳话。“2008年地震后的青川,大部分学校已成废墟,不少学生们面临着停课,在这个过程中,全国各地学校就接受了青川灾区学生,甚至青川不少学生被直接接到北京海淀外国语实验学校就读,直到我们这边恢复上课才回来。”该负责人介绍说,这些学校还与我们灾区学子建立起长效帮扶机制,以此来帮助咱们灾区学子健康成长,这份情谊我们一直铭记在心。

一路走,一路访,媒体采访团一行不仅领略到青川从悲壮走向豪迈这一历程,更体会到经历这场灾难后的无私大爱、职守之情、感恩之情,正是这些感人至深的力量铸就了英勇不屈的抗震精神,对青川未来有了更加笃定的期待。十年砥砺奋进,十年风华高歌,相信青川下一个十年会更美好。

(江琪)

客户端中查看
手机中查看

中国网旅游官方微信

与主编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