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睛】 吃食成为“非遗”,并不是指送入口中的食物本身,而是制作美食的烹饪技艺。随着中国现代化社会的不断发展,美食也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美好向往。传统手艺中蕴含的匠心与时代交织,更能传造出美好的文化。这是巨变的中国,人和食物,比任何时候走的更快。无论我们的脚步怎样匆忙,不管聚散和悲欢,总有一种味道,以其独有的方式,每天在舌尖上提醒着我们,认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日的来处。
舌尖上的味道就是家乡的味道,舌尖上的文化也承载着家乡的文化。当前市面上各种物品琳琅满目,尤其涉及衣食住行方方面面的,消费者往往难以抉择。而一些传统、地道的事物,因具备历史底蕴和文化情怀而备受推崇,这是人类文明不断向前迈进的必然趋势。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食品安全和饮食文化更加重视。依鲁古法木榨菜籽油越来越被人们所钟爱,依鲁菜籽油是罗平传统特产,在云南乃至广西、广东、贵州、四川、重庆显有声誉,许多来罗平旅游的游客也喜欢带回居住地作为馈赠佳品,成为联结乡谊,增进感情的钮带,依鲁菜籽油逐步走进全国城市,走进更多的厨房更多的餐桌。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的见证,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象征。从历史悠久的中国功夫、书法,到传统技艺领域依鲁古法木榨菜籽油技艺等,都是我国文化博大精深的真实写照,更是中华文化备受世界瞩目的重要原因。然而,由于现代科技的冲击和大众保护意识的缺失,我国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消失。对比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虽然数量不多,但往往受到优待。古法木榨菜籽油又叫土法榨油,民间习惯叫香油,凝聚着一千五百年来劳动人民的辛勤与智慧,堪称民间手工榨油技艺的活化石。古法榨油始于汉,早在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就有压榨取油记载,在元代《王祯农书》、明代《天工开物》、《农政全书》都有榨油机和榨油方法记载,老式木制榨油在我国一直盛行,解放后机器替代了传统民族工艺,木制榨油机逐步走下历史舞台。
云南省罗平县的罗丽江以传承古法木榨菜籽油技艺为己任,秉承古法榨油传统技艺的做法,按照祖辈口传木榨菜籽油技艺生产“依鲁”牌菜籽油。2012年,罗丽江组建起罗平县香逸油脂种植专业合作社,注册依鲁商标对古法木榨菜籽油进行保护;2013年10月,罗丽江被命名为“曲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菜籽油古法压榨技艺代表性传承人”;2013年12月依鲁菜籽油古法压榨技艺被云南人民政府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3年12月罗丽江在罗平挂牌成立“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菜籽油古法压榨技艺传习所”;2018年2月罗丽江在罗平建起了罗平菜油博物馆。
依鲁古法木榨菜籽油技艺是传统古法榨油精髓的一种提炼与传承,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讲究经验的积累,对每一道工序都严格考究。依鲁古法榨油古香、古色、古味,天然、健康、原生态,传统的美吃,蕴含着地域性的饮食习惯和消费文化理念,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传承并弘扬了中华民族的地域传统饮食文化,彰显了罗平的消费理念和技艺底蕴,具有一定的社会礼仪价值和传统文化价值,诠释了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传承精神,延续了中国老味道,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非遗保护之路,开创中国非遗保护经验,掀起地道、正宗香的依鲁菜籽油消费热潮,依鲁成为全国菜籽油行业首个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菜籽油品牌。
依鲁木榨菜籽油技艺 “细挑选,慢研磨;秘法炒,留纯香;木榨技,见精细;取初榨,得上品;正宗味,真地道;依古法,妙储藏”。依鲁木榨菜籽油精选取颗粒饱满的油菜籽为原料,且每批原料都是经过严格的取样和检验,保证了油菜籽的优质,确保天然醇香。榨油师傅将油菜籽清洗晾晒除杂质,放入灶台大锅中炒熟去皮,露出黄色的菜籽再碾磨成粉、上锅隔布蒸煮、出锅扎成圆饼上圈装榨,用木槌撞榨出油。判断菜籽是否炒好的方法靠经验,将油菜籽烘炒到适宜的金黄色,以产生更好菜籽油风味,气温高时竹叶青,气温一般时茶黄色,气温低时老茶黄色。炒干的菜籽放到石碾槽,用水车带动石碾将油菜籽碾细,油菜籽磨得越细出油率就越高。磨细的油菜籽放入木甑中蒸。甑中有木制甑桥、竹制甑箦,内垫干净稻草。包饼入榨取专用于包饼的铁环,用包饼的稻草捆好,放入铁环中均匀散开,倒入熟料。稻草中间留一个圆洞。木榨用老梨树干开槽而成,榨下有一孔,油从孔中流出。榨槽中有油槽,油槽有坡度,便于油从榨中流出。
依鲁古法木榨菜籽油只取第一道油的精华,贵精而不贵多,点滴珍贵,其精、香、纯均为世上难觅。依鲁古法木榨菜籽油通过物理压榨直接从原料中挤压出油,精选天然、无污染的菜籽,不掺任何化学原料,只是和原木自然融合,保证天成的原汁原味,所以榨出来的油色泽金黄透明,香味浓郁,营养丰富,安全卫生,更耐储存,最大程度保留油菜籽的正宗天然风香味,是真正值得消费者信赖的正宗、地道菜籽油。依鲁木榨菜籽油参照古代储藏的经验,严控温,避光存,油菜籽原香妙藏于内,久而不变。
罗丽江坚守和传承古法木榨菜籽油技艺精髓,把正宗、地道的菜籽油推向千家万户,这种传承与发扬,是对非遗生产性保护的有利尝试,也是非遗技艺与合理商业模式的良好结合,为菜籽油行业发展和传统技艺保护,贡献了弥足珍贵的力量。罗丽江始终以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为自身使命,致力于打造具传统文化内涵的非遗品牌,积极投身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采取多种途径、运用多种资源弘扬传统文化,依鲁古法压榨菜籽油生产车间和罗平菜油博物馆全面开放,让消费者和游客从生产源头参观、学习、体验菜籽油古法压榨技艺,了解非遗、感知非遗,在观看学习、参与互动中,既是学习者,又成为传承者。依鲁古法木榨菜籽油打响非遗品牌,延伸旅游产业链,丰富旅游市场,推动当地经济的增长,促进非遗文化与旅游产业的共同发展。
(罗英)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