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6月2日讯 云南省罗平县是全国31个油菜籽生产基地县之一,每年种植油菜100余万亩,享有“滇东油库”之称。罗平人种油菜种出好风景,2002年,罗平县经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批准,创下基尼斯世界纪录,罗平油菜种植园成为世界最大自然天成花园。
每年二三月间,罗平百万亩油菜盛开,罗平被人们誉为地球上春天最美的地方,罗平依鲁古法木榨菜籽油也被远道而来的游客赞誉健康营养好味道。四月间,罗平油菜成熟了,从宽阔平坦的坝子到高低不平的山坡,总能见到成熟的油菜在风中摇曳,总能听到待割的油菜在风中吟唱。
罗平油菜秋天播种次年夏初收,油菜芽生叶落,经历过风霜雨雪,聆听过春日滚过田畴的春雷,穿越了岁月与季节的磨砺,在天地间不曲不折地生长、不疾不徐地跨越。罗平人爱油菜,外来的客人欣赏罗平油菜,更欣赏罗平人,一株谦逊、质朴的油菜,根深扎泥土,攀依岁月顽强生长。一粒菜籽就是一个坚强的生命,农民精挑细选,簸箕簸,筛子筛,双手摘,药水拌,铁铧犁开酥软的地层,耧弹抚摸种子的热望,春雨春风的浇灌,一块块绿油油的油菜茁壮成长,长成翠郁郁、平展展的风景。
庄稼人最懂得人哄地、地哄人的道理,用什么方式、什么心肠对待油菜,油菜也用同样的态度对待主人。油菜充满年轻的、青春的活力,伴随着或大或小的春风,涌动着一波又一波的金浪,鲜黄若金的油菜花成为罗平最具生命活力、惹人心动的景致。和葱翠碧绿的树林、粉红如霞的杏花、纯洁如雪的梨花……勾画出无数幅恬静闲适的田园风景画。油菜花飘落入地,融入泥土,油菜结籽挂枝。太阳不偏不袒,仁厚无私地沐浴着大地上的生灵,沐浴着枝头的菜荚。风轻轻抚摸着每一寸土地,挂结荚的油菜紧密地簇拥在一起,组成一个个和谐家园,手拉手、心贴心,铺天盖地,泼出生命的颜色,从天边漫过来,一直扩展到无尽的远方。每一株挺拔的油菜都在风中吟唱着,向庄稼人展示生命的价值。沉甸甸的菜荚密匝匝、紧绷绷,成熟的菜荚吟唱着收获的歌。阳光炽烈灼人,镀亮直立的秸秆。菜荚在阳光炙烤和曝晒时哔啪哔啪脆响。收获时节,菜荚熟得快,头天或夜里下过雨,第二天菜荚熟得更快。似乎人睡了一觉,醒来一看,大片油菜变黄了,就等人们开镰。
罗平人科学种植油菜,收割也有经验,油菜籽产量高低与成熟度及品质有着密切的关系,适时收割油菜籽是保证高产优质的关键。油菜花落后20至25天时油菜籽重量和油分含量接近最高值,此时收割油菜籽最为适宜。如果过早收割,上部角果尚未成熟,会降低产量和籽粒质量;如果过晚收割,早熟的角果容易开裂落粒,影响油菜籽产量和品质。油菜籽收割应在早晨带露水收割,以防主轴和上部分枝角果裂角落粒。在收割时必须轻割、轻放、轻运,以防裂角落粒。油菜籽将要黄熟时,拣熟透的先割,稍绿点儿的一两天就黄,得接着割。庄稼人响亮高亢的开镰声,让成熟的油菜籽颤动成美妙的波纹。庄稼人被随风摇曳的扑鼻油菜香味所鼓舞、所兴奋。面对成熟的油菜籽,若想收获籽粒,必先鞠下躬、弯下腰。有收割经验的人不会蹲在地上企鹅般往前挪,而是弓腰半站,左手揽秸秆入怀,右手挥镰,随着嚓嚓嚓嚓声响,便提起粗粗一把,五六把一堆,身后堆得密密麻麻、摆布有序。有收割经验的人身后稀稀拉拉,放得乱七八糟。庄稼人收获油菜籽忙碌着、辛苦着,一边赞美、感谢大地的馈赠,一边慨叹劳动的艰辛和生活的乏累。庄稼人被汗水浸泡的身子在白花花的阳光下执著地劳作,油菜一排排地顺着镰刀的走向而倒地,心甘情愿地倒在土地仁厚的怀抱,倒在庄稼人健壮厚实的怀抱。庄稼人尽管汗流如雨,那种喜悦和满足,是任何没有亲身体验过的人无法领略的。一粒油菜籽在庄家人眼里就是一个希望,就是生存的力量和生活的内容。庄家人顶着烈日的炙烤,汗湿衣衫。山风刮来,站起身用袖子察察额头的汗,撩起衣襟让风吹,享受难得的凉爽。风过处,油菜前仰后合,叠起层层金浪。庄家人披星戴月去抢收油菜,若遇连天阴雨,油菜秆撑不住,倒伏于地,菜荚挨在湿土上,若碰上冰雹,敲碎菜荚,溅出油菜籽,一年辛劳就打了水漂。割菜籽得靠劳力,是最具凝聚力的活儿。庄家人大战红五月,机关党员干部也放下笔墨,走进田间地角帮助农民收割油菜。
打碾油菜籽须选一个天气晴朗、阳光高照的日子。经过堆放4至6天的油菜,角果皮裂开,菜籽已与角果皮脱离,这时抓紧时间碾打、脱粒、扬净。农民用数十条化肥口袋缝成一大块被单,在平整的地方摊开,把割好的油菜铺在被单上,然后开农用车或拖拉机拉碾压,车轮碾压油菜咯吱咯吱响,磨擦声传得很远。不通车路的田地,就得用脚踩、用棒敲、用连枷打……两排人隔两米左右,面对面站好,劲儿一处使,这一排连枷呼啦甩到高空,那一排连枷猛力落地,忽快忽慢、时重时轻,秸秆随着连枷的击打起起落落,圆圆的菜籽刷拉拉地脱离秸秆菜荚,透过缝隙落到被单上。打过一遍连枷后开始翻场,拿杈或者镰刀,从场边将长长短短纷乱的秸秆挑开,抛起,抖散,又平平铺在场上,再用连枷击打、用木杈翻晒,如此反复多次才脱净籽粒,用杈将秸秆堆在场边,用木锨将菜籽铲堆。来风时,用木锨扬起菜籽,让风吹去菜壳、断秸、碎芒等杂物,剩下的就是圆圆的菜籽了。农民捧起菜籽,凑到眼前细瞧,沧桑的表情被灿烂的菜籽粒映亮,不由发出啧啧赞叹,内心的喜悦不觉被逗引出来,顺着脸上舒展的沟纹,悄悄流淌……
精明的罗平人花开时分搞旅游、收获季节卖菜籽,群众种油菜花得到双重收入。油菜产业催生赏花经济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助推农业龙头企业跨越发展、为旅游服务业锦上添花,开启经济社会发展快车道。罗平县委、县政府全方位启动与旅游业密切相关的交通、通信、电力、城市配套设施和旅游景区建设,让游客感受“自然罗平、风光无限,资源罗平、商机无限,金色罗平、魅力无限,和谐罗平、发展无限”。罗平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良好的生态环境正是罗平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的一个基础和前提。罗平从观光旅游到产业链的延伸,金色的油菜花带动了旅游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小小的油菜真正成为农民群众的“摇钱树”。罗丽江依托罗平县油菜籽优势资源,秉承古法榨油传统技艺压榨菜籽油,组建起了罗平县香逸油脂种植专业合作社开发古法压榨菜籽油,挂牌成立了“云南省物质文化遗产菜籽油古法压榨技艺传习所”,建起了罗平菜油博物馆,成功注册“依鲁”商标对罗平古法压榨菜籽油进行保护。罗平依鲁古法压榨菜籽油技艺成为云南省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罗丽江被命名为“曲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菜籽油古法压榨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依鲁成为成为中国首个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菜籽油品牌。
罗平依鲁古法榨油技艺是对传统古法精髓的传承,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讲究经验的积累,对每一道工序严格考究。董事长罗丽江始终以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为自身使命,致力于打造具传统文化内涵的老字号品牌,开发“依鲁”菜籽油,诠释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传承精神,延续中国老味道,让营养健康的油中贵族走进更多的厨房更多的餐桌,建成了5条土法榨油生产线,每年压榨1400吨油菜籽。依鲁古法压榨菜籽油,通过物理压榨直接从原料中挤压出油,精选天然、无污染的菜籽,不掺任何化学原料,只是和原木自然融合,保证原汁原味,所以榨出来的油色泽金黄透明、香味浓郁、营养丰富、安全卫生、更耐储存,因具备历史底蕴和文化情怀而备受推崇,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目前,依鲁古法压榨菜籽油除了在云南畅销,四川、广西、贵州、广东等客商先后到云南省罗平县香逸油脂种植专业合作社考察洽谈合作事宜,依鲁菜籽油逐步走进全国城市,走进更多的厨房更多的餐桌。
(罗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