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全省各地佳音不断:中国白酒老作坊申遗联盟在泸州成立;成都各博物馆除了免费开放,更用新展待客;众多非遗活动以喜闻乐见的方式走进群众之中……在四川,“文化遗产的传播与传承”如火如荼。记者带你直击遗产日的精彩。
6月9日,成都各大博物馆再推文化“大餐”。除了免费开放之外,成都博物馆、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等展馆同时推出新展。此外,精彩纷呈的非遗活动也在全省各地上演。□本报记者吴晓铃
4台新展同时亮相
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是“文化遗产的传播与传承”,各大博物馆的新展,也紧紧围绕呵护文化遗产、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等角度进行。金沙遗址博物馆的“考古成都——新世纪成都地区考古成果展”,首次集中展示了成都商业街船棺葬、老官山汉墓、江南馆街唐宋街坊遗址等21世纪以来成都地区重要考古成果。同时期中国出土最大、最完整的漆床,最早出现“成都”铭文的青铜矛等展品,第一次走出文物修复室与观众见面。在成都博物馆,“影子之城——营造学社镜头下的广汉”展,也吸引着古建爱好者。梁思成等营造学社成员70多年前拍摄的广汉城照片,和精美的木建构件、皮影以及陶楼陶房等文物一起,生动勾勒出中国传统城市及建筑之美。
如何用文化遗产讲好中国故事?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在6月9日策划推出了“万古云霄一羽毛——书画中的诸葛亮”特展。展览以书画为线索,讲述了诸葛亮波澜壮阔的一生。唐宋以来,文人雅士到成都武侯祠谒庙怀古,留下大量珍贵墨迹。本展览精心选取明清至近现代画作40余幅,串联起一部以三国史事为轴线的诗意书画史。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同日也推出了“五丁问道”书法作品展,书法家泼墨写下了杜甫诗歌和历代名帖,传统文化跃然纸上。
记者了解到,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成都各博物馆免费开放的政策,再度让公众涌入博物馆得以触摸丰富的文化遗产。在金沙遗址博物馆,古蜀时期的漆床让70多岁的观众周先华看得津津有味,“没想到几千年前四川先民的漆艺就如此了得!”在武侯祠博物馆,小朋友们也把展览当成了“连环画”,绿雨轩展厅内,到处可见家长带着孩子感受传统文化。
精彩活动传递非遗之美
在展览之外,全省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推出的各种活动,多达60场以上。
蜀锦织造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贺斌把织锦现场搬到了成都博物馆。调丝、经络、整经等繁复的上机织造流程和现场织造,让观众们纷纷感叹蜀锦的来之不易。在成都博物馆5楼,《猪八戒吃西瓜》《猴子捞月亮》等皮影剧目,受到了小朋友的热烈欢迎。看完表演,还能亲自体验木偶操作技巧。看到小朋友操纵着“小马驹”欢快奔跑,博物馆工作人员欣慰表示,潜移默化中,孩子们就会爱上传统文化。
非遗图片展、摄影展以及非遗演出等精彩活动,同时也在全省各博物馆、纪念馆展开。9日上午,成都武侯祠博物馆,一场传统的曲艺表演新鲜亮相。四川清音、四川扬琴、四川金钱板轮番登场,用富有地域特色的传统表演艺术演绎三国故事的精彩。博物馆皮影亲子小剧场内,孩子们在社教老师带领下,兴致勃勃为卡通诸葛亮皮影上色,完成属于自己的皮影作品。在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免费进馆的观众还可以参加体验活动。只要完成与诗歌文化和杜甫相关的晋级任务,就可在草堂文创馆向非遗老师拜师学艺。
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离不开全社会的参与。在国际非遗博览园,“2018成都市非遗进校园教学成果展”展示了成都近5年来非遗进校园的成果。无论是在校学生们的剪纸、瓷胎竹编等手工技艺作品,还是川剧、清音等表演,均已经有模有样。省非遗保护中心则把非遗讲座送进社区,让观众在家门口就能感受非遗的魅力。
在泸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泸县屈氏庄园也上演精彩活动,让人感受到文化遗产保护也能助力乡村振兴;在广元市博物馆,古琴文化知识讲座及古琴名曲音乐会相继举行……省文化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活动愈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文化遗产正在融入人们的生活。
(吴晓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