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威尼斯双年展中的“周庄身影”(组图)
发布时间:2018-06-21 11:40:10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尤紫璇  |  责任编辑:路遥

中国网6月21日讯 拥有上百年历史的威尼斯双年展(La Biennale di Venezia)是欧洲最重要的艺术活动之一,与德国卡塞尔文献展、巴西圣保罗双年展并称为世界三大艺术展,广为人知的威尼斯电影节也是威尼斯双年展的一部分。

2018年5月,威尼斯双年展如约而至。 


威尼斯双年展


与此同时,在一万公里外的中国江苏省南部,水乡周庄也在筹备着自己的第二十三届国际旅游节,这场旅游盛会中最牵动人心的,莫过于那场惊艳时光的相遇——“水乡遇见水城·中国古镇双面影像国际巡展”于当地时间6月14日上午亮相威尼斯,以2018年“中国-欧盟旅游年”为契机,作为国新办“感知中国”系列活动的特色影展,为关注威尼斯双年展的世界游客们带来一场难忘的视觉盛宴。


中宣部副部长、国家新闻出版署署长庄荣文(右四)出席开幕活动


西方的水城与东方的水乡

水,将一座西方古城与一座东方古镇的命运相连。

11世纪,亚得里亚海苦涩的潟湖中,威尼斯人赢得了光荣的独立,鲜红的圣马可雄狮旗飘扬,一座属于商人的共和国在世人惊叹中崛起;此时,遍布着丰美河流的宋朝江南地区,一位笃信佛教的周姓官员捐出了自己的家产,人们以他的姓氏为乡土命名,周庄就此诞生。

14世纪,威尼斯人的舰队驰骋地中海,与热那亚、拜占庭、奥斯曼土耳其的海上势力争锋,丰厚的贸易利润使它成为欧洲最富庶的城邦;此时,一位周庄田间走出来的青年投身于元朝末年的贸易大潮,海洋给予了他同样慷慨的恩赐,助他走上财富的神坛,他的名字叫沈万三。


意大利水城威尼斯


中国第一水乡周庄


20世纪末,交通技术的发展已磨平了水城与水乡之间的遥远距离。周庄是东方的“威尼斯”,威尼斯是西方的“周庄”,二者都是人类文明中最璀璨的珍宝。

2015年,周庄第一次走进威尼斯,船娘吴娟赠送给威尼斯一座江南乌篷船的模型,在威尼斯的城市河道里,她与一位当地船夫共同撑起一条“贡多拉”快船,两种不同的水上文化,在崭新时代里同舟共济。



船娘吴娟唱响威尼斯


银盐的记忆与全息的未来

光影,是历史的承载与未来的描摹。

“水乡遇见水城·中国古镇双面影像国际巡展”将周庄影像通过中国传统显像技艺及现代沉浸式虚拟影像技术两种形式进行呈现,隐喻着东西方文化在空间中的握手、传统与现代在时间里的拥抱。

威尼斯双年展的游客将欣赏到中国传统显像技艺——“银盐复古工艺”,使用24寸木质大画幅座机相机拍摄的镜头、利用手刷银盐制作的成像,这些手工银盐乳剂涂布在博物馆收藏级特殊相纸上由底片接触曝光而形成的照片,每一幅都是不可替代的手工制作。银盐相片中的黑白周庄,令人感受强烈的纯粹性、象征性,丰富影调和真切的质感,让一砖一瓦成为记忆本身,将为观众带来高品质的艺术震撼。



传统影像技术--银盐摄影作品“古镇周庄”(作者:宋举浦)


而另一种影像表达的语言,将展现出文化中国的前瞻与科技中国的实力。使用大数据数字化光影技术营造的现代沉浸式虚拟影像,将0.47平方公里的周庄水乡核心区域立体化数字显形,帮助观众模拟实景体验,欣赏周庄纤毫毕现的每一个细节。中国水乡与意大利水城的隔空相遇,将令人产生“未来已至”的幻觉。


沉浸式虚拟影像


周庄的世界与世界的周庄

古镇,最坚守才能最开放,最传统才能最时尚。

上世纪80年代,著名艺术家陈逸飞在周庄的写生过程中撷取灵感,创作出《故乡的回忆》,这副经典油画被美国石油大王哈默作为礼物赠送给邓小平,揭开了封存周庄容颜900年的神秘面纱。在古镇保护专家阮仪三的规划保护下,周庄致力于有序的旅游开发,开辟了中国古镇旅游的新模式,走出了古镇保护、文化传承的新路径。


陈逸飞《故乡的回忆》


逸飞之家


阮仪三工作站


周庄拥有最经典的水乡韵味,每年数百万游客云集周庄,他们看见的是穿越时光的双桥、沈厅、张厅,品尝的是原汁原味的古法美食,听取的是吴侬软语的行船歌头,分享的是本真朴实的原住民生活。周庄自有一个世界。


国内游客在周庄


周庄具备国际性的开放视野,它是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贸易部长非正式会议的举办地,是日本大阪“御堂筋”国际彩车巡游上的目光焦点,是法国阿尔勒的友好城镇,是联合国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的得主,是“最受外国人喜欢的50个地方”之一,是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预备清单中光荣的一员。周庄属于整个世界。


外国友人在周庄


(尤紫璇)

分享到:
客户端中查看
手机中查看
 

中国网旅游官方微信

与主编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