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中国>滚动新闻>

贵州麻尾兴隆"123"模式 助力脱贫攻坚持久战

发布时间:2018-06-27 12:05:11 丨 来源:中国网 丨 作者:谢梅燕 丨 责任编辑:路遥


中国网6月27日讯 为贯彻《独山县脱贫攻坚问题(1+10)专项治理工作方案》要求,麻尾镇兴隆村通过党建引领,完善责任体系,明确以“123”工作方式全面推进专项治理工作,全面吹响脱贫攻坚冲锋号。

引领突破靠“1”会

该村采取“一周一例会,一会一汇报,一报一落实”的工作制度,推动攻坚作战向前进。

“一会”:每周一准时召开脱贫攻坚例会。“一报”:例会上,村支两委成员、尖刀排战士汇报上周工作情况及本周工作安排;“一实”:工作安排部署必须落实。

例会始终围绕“思想扶贫+党建扶贫”的主题内容,通过加强学习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脱贫攻坚及基层党建相关政策文件,不断丰富干部思想,提升干部素质。秉着村干部转变并带领贫困户改变的理念,兴隆村积极将贫困户“要我富”思想引导为“我要富”的真实动力。

树立榜样“2”延伸

为方便统一管理,统一指挥,该村根据气候、交通等自然条件划分了两个“作战区”,即甲腾战区和尧拉战区。

甲腾“战区”共18个村民小组,贫困户172户662人,该区域生态环境好,适宜发展种养殖业,经过反复思考和研究,选定了莴笋种植、冗丁黑山羊养殖为主导产业,在“战区”内广泛宣传动员,免费培训种养殖技术。目前,已建成120亩柏家寨莴笋种植基地,流转了23户贫困户的土地;建成冗丁黑山羊养殖区共有400余头山羊。

尧拉“战区”15个村民小组,贫困户106户387人,该区域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方便企业物流运输,因此该村决定在该区域大力引进企业,解决贫困户就业问题,带动创业积极性。目前,已引进了沙发厂、手套厂两家企业落户,沙发厂占地2668平方米,解决10人就业,其中4人为贫困户;手套厂占地500平方米,有6名常驻工人,多数农户以家庭手工作坊为主,自己领材料回家做,再由工厂收购,工作灵活性高,深得群众喜爱。

保证落实“3”责任人

该村严格按照网格化管理安排,采取“村干部+尖刀排战士+帮扶责任人”三责任人模式,确保村、组、户三级连接,村干部、尖刀排、帮扶干部三级畅通,明确责任到组到户,细化分工到户到人,并通过召开班子会、帮扶干部会明确任务目标、加大政策宣传,并以“三落实”保证“三改变”,一变“闭门造车”为登门造访,二变“要我扶贫”为“我要扶贫”,三变“朝九晚五”为“超长待机”。

“青草青,辣骄阳,枫叶红,寒霜降,百姓四季人在忙。日也出,夜也作,节假舍,双休弃,兴隆干部工作狂”。脱贫攻坚是一场持久战,兴隆村将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坚持不懈的意志打好打赢这场战役,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谢梅燕)

客户端中查看
手机中查看

中国网旅游官方微信

与主编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