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中国>滚动新闻>

第15届沈阳法库国际陶博会开幕主打"绿化牌"

发布时间:2018-07-07 10:49:33 丨 来源:中国网 丨 作者:缘水 沈天琦 丨 责任编辑:路遥


中国网7月7日讯 第15届沈阳法库国际陶瓷博览交易会7日开幕。作为法库陶瓷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召开的一次重要行业盛会,本届陶博会以“高端化、品牌化、绿色化、智能化”为主题,突出彰显法库陶瓷产业集群近年来在技术创新、环保改造、产品结构,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品牌建设方面取得的可喜成绩。陶博会期间,来自域内外近8000名客商莅临法库观展,经洽谈,就合作共建新材料、卫生洁具等产业园项目,辽宁法库经济开发区与河北唐山贺祥集团、河北神州节能保温材料有限公司等10余家品牌企业达成实质性投资合作协议,计划投资总额超60亿元,园区40余家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实现销售收入超10亿元。

今年以来,法库陶瓷产业园区强力实施了“煤改气”工程。截至目前,园区40余家规模以上企业、200余家配套企业在生产环节基本实现了清洁能源的全覆盖。4月1日正式开复工至今,所有企业均以天然气作为唯一生产用能源。经测算,年均可减少原煤使用量150万吨,由此减少颗粒物产生量150吨、二氧化硫产生量12750吨,酚水、煤焦油等高危污染物从此实现零排放。

另据了解,为实现法库陶瓷产业集群绿色化发展,今年来,法库县从大气环境治理、水体环境治理、土壤环境治理、陶瓷固废处理、区容区貌建设5个方面不断加大环保投入力度,累计用于环保改造的资金投入达5亿元,法库陶瓷产业园区的生产、生活环境得以极大改善。2017年7月,法库陶瓷产业园区顺利通过了中央第三环保督察组的督察。

辽宁法库经济开发区(沈阳通用航空产业基地)主要领导林涛表示,以“煤改气”为代表的一系列环保改造工程的实施,标志着法库县在践行5大发展理念,推动法库陶瓷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实现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法库产区“煤改气”工程的顺利推进,也为全国其他产区推行“煤改气”工作树立了样板。

在法库采访期间,记者注意到,面对市场低迷、产能过剩以及生产型原材料价格全面上涨等不利因素下,法库陶瓷产品结构调整步伐明显加快。今年以来,产业园区通过“煤改气”工程的实施,并充分激发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园区企业已自主关停12条低端、落后产能生产线,累计压缩落后产能近5000万平方米,占园区总产能的1/6,压缩产值近12亿元。其中低端抛光砖生产线已由2017年12条,下降至目前的7条,减少了近45%的产能,而较2017年最高峰时,减少了近65%的产能。另外对20余条生产线进行了技术改造,以通体大理石、柔抛大理石、全瓷瓷片、瓷质通体仿古砖、大规格薄板为代表的先进产能,预计增加9000万平方米,产值增加近20亿元。“法库陶瓷的产品结构正得以显著优化,我们力争用3年时间,淘汰、压缩约40%的低端落后产能,到2020年,法库陶瓷中高端产品比重要达到70%以上。”林涛表示。


(缘水 沈天琦)

客户端中查看
手机中查看

中国网旅游官方微信

与主编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