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中国>滚动新闻>

《桥和树》— 记梁平大观梅花古拱桥(组图)

发布时间:2018-07-09 17:14:50 丨 来源:中国网 丨 作者:青筝 丨 责任编辑:路遥


【点睛】早晨,天际才露出鱼肚白,勤劳的妇女已在桥下捣衣,那里的水很清冽,捣衣声传出老远老远……盛夏的中午,总有几头水牛在桥下泡澡,一边美美地泡澡,一边用尾巴赶蝇子。它的尾巴一甩,总会随之溅起一朵朵水花。

石桥现状 梁平微发布图

偶然打开微信,被一篇名为“桥上素衣佳人,桥边梅花正好——到梁平大观镇探秘梅花古桥”的美文吸引。

“终于有人写他了。”

细细浏览作者的文字,再见那一张张“熟悉的面庞”,我的脑海里浮现出许多的画面,继而掠过一丝酸楚……

石桥现状 梁平微发布图

我不知道他是什么时候修建的,我只知道自打我出身起他就在那儿,横跨小河的两岸。

我们家住在河左岸,外婆家住在河对岸。外婆家是梅花村1组,我们家是梅花村2组,以河为界,山水相连。这座桥,联系了两岸乡亲守望相助的情谊,也连接起爸妈的爱情……

乡亲们赶集需要过桥,做农活需要过桥,走亲戚需要过桥,后来我到镇上上学也需要过桥……寒来暑往,桥身黑黝黝的石头被脚印磨得特别光滑,这座桥已成了乡亲们出行必经的路径。

早晨,天际才露出鱼肚白,勤劳的妇女已在桥下捣衣,那里的水很清冽,捣衣声传出老远老远……

石拱桥17年3月图

盛夏的中午,总有几头水牛在桥下泡澡,一边美美地泡澡,一边用尾巴赶蝇子。它的尾巴一甩,总会随之溅起一朵朵水花。

16年7月回老家,偶遇石拱桥不远处牛儿泡澡

到了傍晚,牛儿们早已回家。那里就成了男孩子们泡澡的乐园,他们脱了衣裤,跳进水里,尽情享受着这份清凉。

小时候的我,也总爱在桥洞下玩。

因为夏天的桥洞下特别凉快,凉风阵阵,和着溪水的歌谣,别提多爽了。那里也就成了孩童的乐园。

15年8月图

那时的我呵,光着脚丫和小伙伴在桥洞下打水仗、打水漂、捉螃蟹,欢笑声回荡在桥洞里,我们觉得更有趣了,索性拉长了嗓子,“嘿嘿嘿,哈哈哈”,听桥洞的回音。

“一天就知道耍水,把衣服打得焦湿——”

即便冒着被大人责骂的风险,我们每天傍晚还是会准时在那儿相约。

石拱桥15年8月图

那时的我呵,折了纸船,许个愿,就从这里开始“漂流”。看着船儿随着白色的浪花在小溪里“蜿蜒盘旋”,我光着小脚丫,踩在刚没过脚踝的小溪里,不停的追……有时遇到深一点的地方,我又跑上岸,踩在河岸的沙土里,继续追……后来,这些小船都载着我的梦想渐行渐远了。

水量减少,依旧清澈的小溪15年8月图

那时的我们一点也不怕热。有时候,我们会捡几块大石头,抱在怀里,跑上桥,再从桥上把石头重重的扔进水里,比比谁扔的石头溅起的水花最大。“咚!咚!——”,我们的欢笑声比溅起的水花还要高!有时,我们还会在桥身的石阶上玩各种游戏。

那时的我呵,放学后还会约几个小伙伴在桥洞下的河岸上跳皮筋。因为那里很平,小脚丫踩在软绵绵的草上很舒服。我们的皮筋跳得真高,拉皮筋的小伙伴都要把皮筋举过头顶了……

有时候哥哥和外公还会拿着鱼竿坐在桥底下钓鱼,我也会学着他们的样子拿根鱼竿来钓,但是我总没有耐心,不一会就扔掉鱼竿,跑去耍水了。

有时候桥上还会坐几个老爷爷,抽着叶子烟,悠闲地吐着烟圈。他们一边谈天,一边看着桥下钓鱼的人们。刚割草回来的乡亲们,到了这里也总会把背篼放下来,坐着歇会气。大家一起摆谈今年地里的收成,或是聊聊村里的新鲜事……

那时的桥,像是一位健壮的青年,有着黑黝黝的面庞。他用自己的身躯渡着来往的乡亲们,默默地为乡亲们提供着便利。

石拱桥17年3月图

不过每次过桥,对于我们家来说,还是有点“绕路”。为了方便,爷爷和乡亲们在桥的不远处搭了几块搭石,这样到对岸的话会省一些路程。于是我们的出行又多了一种选择。但是,每次遇到下大雨,那几块搭石都会被洪水淹没或冲走。

不远处的搭石,爷爷修的。15年8月图

有时放学,恰遇暴雨涨了水,淹没了搭石。那我就会在河对岸大喊“爷爷,奶奶,幺叔——”

“走拱桥!等会儿,马上来接你——”

是啊,雨实在太大了。平日里安静的小溪,此刻都变得暴怒起来,满河的洪水,淹没了河岸,“轰轰轰”的水声震耳欲聋。

这时候,奶奶或者幺叔总会披着蓑衣,穿着筒靴,戴着斗笠,来接我。

我爬到奶奶或幺叔的背上,给他们撑伞,然后他们背着我,从拱桥上过。走到拱桥中心的时候,我忍不住偷偷往下看,那一河水实在太吓人了,浑浊的洪水露出狰狞的面目,重重的拍打着两岸……我的心“咚咚”直跳,害怕极了,感觉自己一不小心就会被卷入洪水中。

“奶奶,你说拱桥会不会被淹啊!会不会垮啊?”

“傻孩子,那是不可能的,别怕!”

2017年10月图

奶奶或幺叔把我背过了拱桥,就会放我下来自己走。我总会回过头望望河里的洪水,再看看“风雨不动安如山”的拱桥,幼小的心灵中对拱桥产生了由衷的敬佩。

多少年过去了,多少风风雨雨,多少次洪水,爷爷搭的搭石不知道被冲毁了多少次,但那座石桥一直屹立在那儿。无论多大的风雨,他总是安全的送我回家。乡亲们从不惧怕风雨,因为那座石桥一直屹立在那,给风雨中回家的乡亲们带来安慰。

关于那座石拱桥,小时的我,还从大人的口中,听说了很多关于他的传说。

每次在桥洞下玩,我们抬头往上看的时候,总会看到石头和石头的连接处,有白色的东西,夹在中间,看起来就像一本书。现在想来应该是石灰之类填充石缝的物质吧!但是那时候的我不懂啊,就问大人:“那是什么?怎么好像书一样啊!”

“是啊,那就是书!”大人们回答。

“为啥要夹书在那儿啊?”小孩子总是对大人的话信以为真,同时又会有很多问题。

“那是修桥的师傅夹在那儿的。当时那中间还悬了一把剑呢!那时候这个潭里住了一条龙,每次它从桥洞下爬过去的时候,就要涨大水,把桥冲垮。于是修桥的人,就在那中间悬了一把剑,阻止龙从桥洞下爬过去,后来有一次这条黑龙不听告诫,执意从桥洞下经过,那把剑就把龙杀死了……”

“那,那把剑呢?!”我追问着。

“那把剑后来就掉入水中,不见了。”

“那,能把那些书取出来看看吗?”兴许是大人们被我无穷的好奇心搞得有些不耐烦,兴许是他们的故事也有点再难编下去,所以便不再回应。

而我的好奇心,哪能到此为止啊!于是每次到桥洞下的时候,我就会扬起头,数那些石头与石头之间究竟夹了多少本书?那些书里写的什么?是怎么夹进去的呢?我如何才能看到这些书呢?那条龙还会出现吗?……

因为有了这个传说,我对桥更加充满了敬畏。每次跟爸爸妈妈吵架之后,就去桥洞下躲着,去寻找那把“屠龙剑”,幻想仗剑天涯。

桥是无言的,但是关于桥,我总是有无穷的好奇心……

关于桥,还听说了一个故事。

我是听爷爷说的,我的家乡之所以叫“梅花村”,是因为曾经有一棵梅花树。那棵树很大很大,要几个人合抱。每次开花的时候,香飘十里。所以我们这里就叫做——梅花村。

而那棵树,据说就长在桥的旁边。桥和树就成了梅花村的象征。

我想,树和桥也许曾经是一对恋人。树依偎着桥,桥支撑着树。

春天里,树听桥下溪水叮咚,那是桥献给树的乐曲;桥看树抽出新芽,赞美着她婀娜的身姿……

夏天里,树和桥一起微笑着看孩童们在桥下嬉戏,看着人们坐在梅花树下纳凉、小憩,谈论着地里的收成和村里的新鲜事。

秋天里,丰收的人们背着沉甸甸的粮食,从桥上经过。桥对树说:“你看,今年又是一个大丰收!”树说:“是啊!你看乡亲们多高兴啊!”

冬天里,树开满了花。那满树的梅花多美啊!香气扑鼻……一阵风吹过,花瓣飘落在桥身上,像下了一场花瓣雨,漫天飞舞的花瓣围着桥跳舞。那是树最美的时刻,那也是桥最开心的时刻,他深情的望着心爱的梅花树,看她在风中翩翩起舞……

月夜,就着清风明月,他们在一起吟诗作对;下雨的夜晚,

树依偎在桥的怀里,沉沉睡去……

“爷爷,怎么我从来没见过那棵树啊?”

“因为有一天,梅花树不知道为什么着火了!大火烧了三天三夜……”

“啊,好可惜啊——”小小的我竟然莫名觉得有点心痛。

我不知道那场大火究竟是怎么产生的,但是我想那三天三夜一定是树和桥最难受的时刻。

“亲爱的树,你怎么了?不要离开我!”任凭桥如何声嘶力竭的呼喊,大火还是弥漫了树的全身。

“亲爱的桥,我要走了,你不要伤心,好好护送乡亲们回家……”

彼此最忠诚的伴侣,因为那场大火,从此阴阳相隔。只剩下孤零零的桥,那天桥流了很多很多的泪,汇入了桥下的河流。后来,桥的泪水流干了,桥下溪流水量便逐年减少,再唱不出动听的歌谣……

关于梅花树的传说还有很多很多,但随着年代的久远,已不可考。虽然我从没见过梅花树,但是梅花村这个名却一代又一代的延续下来。我想只要这名存在一天,那么也许梅花的忠魂就没有断。梅花坚韧的品格也将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乡邻。

桥和树

树已远去,桥仍矗立,年复一年。

随着现代交通的发达,人们逐渐改变了出行方式。摩托车、汽车等代替了原来的步行,石拱桥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了。所以在桥的不远处,人们修起了一座新桥,可以通车,更能满足人们出行需求。拱桥渐渐没落了下来。

城镇化的剧速发展,乡亲们都背井离乡外出谋生。梅花村的村民越来越少,走石拱桥的人也越来越少……

石桥不远处新修的桥 梁平微发布图

再没有人坐在桥上摆龙门阵,歇气……

一次次洪水把河岸也冲刷得所剩无几,露出裸露的石头,桥洞下再也没有孩童嬉戏的身影……

小溪水量逐年减少,再没有“人牛共浴”的场景,再也没有妇女捣衣的声音……

杂草、苔藓、藤蔓开始慢慢占领桥身。桥上的石栏杆也不知哪些好事者推倒,或是推到河里去了,或是被搬去做它用,总之石栏杆都不见了,只剩下孤零零的桥身,也早已成了杂草、藤蔓的世界。

但遇到洪水或暴雨的时候,偶有人通过,所以桥身中间还是若隐若现有一条脚印踩成的路,只是这条路与往日桥上行人如织的景象比起来,实数凄凉。再不复往日的神采……

此时的石拱桥像一位垂垂老矣的老者,被岁月遗忘在角落。

如今的石拱桥 梁平微发布图

后来桥边还竖起了一块牌子“危桥,禁止通行!”

如今的石拱桥 梁平微发布图

如果桥能看懂这一行字,他该有多伤心啊!

我想他一定看懂了,不然他为什么会任由杂草肆意占领他的身躯?

我想他一定看懂了,不然他为什么会那么孤零零的立在那,如此落寞。

我想他一定看懂了,他知道自己已经被人们遗弃,所以才会如此颓靡——

我想,也许,他只是老了——

他老了,不能再为“他的孩子们”提供方便了。

一如我那病痛缠身的爷爷奶奶,时常还和我聊起小时候背我的故事,无奈他们已满头银发,背弯曲得像极了那座拱桥——爷爷奶奶再也背不动我,而古桥也再无法渡人。

桥下曾是我们的乐园,如今这般模样 梁平微发布图

他老了,他想死去的梅花树了……  

他想他们曾经依偎在一起的春夏秋冬;他想他们曾经看过的春花秋月;他想他们曾经默默许下的山盟海誓……

也许他只是因为终日见不到他的树,所以才会一年又一年的衰老下去吧!以至于成了现在这番模样。多少个日日夜夜,他思念着他的树……

而现在他老了,人们不需要他了……他曾渡了很多人,而今却无人渡他。

石拱桥现状 梁平微发布图

每次回家,我总会看看桥,看着他日渐苍老,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

我真的好害怕有一天他会离开我,去找他的树。

亲爱的桥,今天,我要感谢那位记者发现了你,勾起了我这么多的回忆,写到这里,我不禁潸然泪下了。

天底下有那么多座桥,而我独爱您。因为您承载了我童年的记忆,您更是梅花村的标志,代表着梅花人的精气神。我多希望您有“赵州桥”的幸运,写进文章,写进诗词,可以被人们保护起来。拔掉您身上的杂草,重现您往日的神采!

可是——

亲爱的桥

你的孩儿希望你永远立在那儿

因为只要你立在那儿

梅花风骨就在那儿

因为只要你立在那儿

梅花人的根就在那儿

因为只要你立在那儿

梅花人的乡愁便有处安放

因为只要你立在那儿

梅花人便永远不会迷失回家的路……

我是听爷爷说的,我的家乡之所以叫“梅花村”,是因为曾经有一棵梅花树。那棵树很大很大,要几个人合抱。每次开花的时候,香飘十里。所以我们这里就叫做——梅花村。

而那棵树,据说就长在桥的旁边。桥和树就成了梅花村的象征。

(青筝)

客户端中查看
手机中查看

中国网旅游官方微信

与主编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