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7月10日讯 这里满目翠绿,满寨果香,清新自然,寨容优美。
这里80来户人家,300多口人,是个小小的布依村寨,座落在独山县经济开发区,有个很响亮的名字“九门寨”。就是这样一个小寨子,近年来,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经过寨上全体村民的努力,在产业发展和文明村寨建设上,依托“庭院产业”,写出了一篇精彩的“大文章”。
这里有个名声响亮的“龙头企业”。
独山人大多都知道本地有个叫“齐孃兔肉”的系列风味食品品牌,但也许有些人还不知道这个品牌就是来自九门寨的小小庭院里。
这个“齐孃”,名叫齐兴美,正是九门寨的一个村民,系贵州黔旺风味食品有限公司的总经理。
说起这个黔旺风味食品有限公司,还真是了不得。自2013年创办以来,黔旺公司先后获得了“黔南十大农特产品”“黔南州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贵州省创业投资博览会优秀创业项目”系列称号,目前正在申报“贵州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公司开发生产的“五香兔丁”“陈皮兔丁”“泡椒兔丁”“手撕兔”“长寿兔”“酸枣兔”系列产品走进了全国各大超市,遍布各大机场和各大旅游景区,产销势头旺盛,年产值达2000多万元。
凭着骄人的创业成绩,齐兴美多次获得“创业能手”“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现在是独山县政协委员。
齐兴美的兔业产业,以“绿色、环保、健康、安全”为品牌发展目标,历经多年发展,已经形成了养殖、加工、销售一体化的全产业链,实现了从养殖场到各消费端口的全链条品质控制,为消费者提供了安全、美味、方便、快捷的特色兔肉系列风味食品,赢得了良好的市场声誉。
公司每年数十吨的生产规模,原料需求量已经突破了每年50万只肉兔。依托“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带动形成了极具规模的肉兔养殖业,养殖点从九门寨的庭院里往外延伸,不仅遍布独山当地,还覆盖了周边县市,成为很多群众脱贫增收、发家致富的好门路。
据不完全统计,为公司进行肉兔养殖的贫困户已经突破了150余户。独山县水岩乡有个叫吴青海的年轻人,家里是个贫困户,他很想发展肉兔养殖却苦于没有资金。齐兴美得知这一情况后,不仅给他免费提供养殖场,赊销种兔给他,还借了他5万元的饲料款,并从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给予热情帮助。吴青海十分感动地说:“在齐孃的帮助下,我对脱贫致富充满了信心!”
独山县麻万镇党委副书记杨正贤说:“‘齐孃兔肉’通过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机制,把兔肉系列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三个环节有机地连结起来,使贫困户分享到了肉兔养殖、生产加工、上市流通等环节的利润,在带动群众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齐兴美说:“我们公司将继续坚持带动群众、互惠互利、共同致富、长远发展的发展方向,摆正公司与养殖户、市场之间的关系,将‘庭院产业’做大做强,力争在发展中实现‘双赢’,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齐孃兔肉”,从九门寨的小小庭院里出发,正爱满独山,香飘天下。
这里有个活力迸射的“产业集群”
作为“龙头企业”,“齐孃兔肉”带动的不仅仅是当地整个兔肉产业链的形成和发展,还对九门寨每一位村民的思念观念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培育了村民们的产业意识和内生动力。
镇和社区因势利导,通过政策服务和思想引导,鼓励九门寨村民积极创业。短短几年时间,这个小小的寨子,种植业、养殖业、手工业齐头并进,不但成立了一个葡萄专业合作社,还组织起了瑞安建筑、九门糕点、和平豆腐、蜜蜂养殖、九门酒曲、绵阳纸品、葡萄酒厂等18家小型企业或传统手工作坊,呈现出结构灵活、形式多样、层次丰富、效益明显的发展态势,“庭院产业之花”遍地开,形成了一个充满活力的“产业集群”。
寨子里新近流传着一首村民自创的民谣:“……美味兔肉齐兴美,酒曲老牌陆祖文;纸品生产陆启杨,葡萄红酒陆世松;糖果蛋糕陆七四,豆腐加工陆启兵;土鸡散养陆世海,生态养猪陆启元;水果大户夏金丽,原味蜂蜜陆祖明;盐酸生产陆小北,五味酱油陆祖兵……。”民谣里列举了一长串创业能人,大家各显其能,努力发家致富。
陆启兵的“和平豆腐厂”就开在自家的小庭院里,对优质黄豆的需求量一天至少600斤,多的时候一天达1000多斤,年需求至少25万斤。浸豆、磨浆、煮浆、滤渣、点卤和压豆腐这些工序都坚持以传统工艺完成,口感嫩滑,味道鲜美,深受人们喜爱。除了开办豆腐加工厂,他家还养了鸡,种了果树,形成了立体经营模式。
绵阳纸品厂的陆启扬,本来只是发展平菇种植,在积累了一定资金后,又开办起了庭院纸厂,生产的各类纸品热销独山当地和周边县市,每天供不应求。一边加工纸品,一边种植平菇,陆启扬忙得不亦乐乎。
这些创业能手,不仅努力地发展自己,还在社区的引导下承担起了社会责任,按照“一带二”的方式,一家小企业或是一个手工作坊挂帮一户贫困户,助力脱贫攻坚,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2017年,九门寨组18户贫困户已全部脱贫。
麻万镇驻石牛社区尖刀排排长徐晓军说:“这些产业的发展,有效夯实了寨子里的群众基础,脱贫攻坚各项工作进展得十分顺利。”
这些分布在小小庭院里的“产业集群”,为九门寨的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里有幅充满希望的“大美画卷”。
“和平豆腐厂”的陆启兵在庭院里打着豆腐,又在庭院外养着一群鸡,种着一大片果树,但他并不满足于现状,还想把产业做得更大。他打算把他家一块一亩多的地让出来,为寨子里修一个公益性质的停车场,然后他再搞一个农家乐餐饮,吸引外面的人到这里来品豆腐,吃土鸡,摘果子,享受原汁原味的乡村休闲游。
“生态养殖场”的主人陆世海,是寨子里的党员示范户,目前散养着2000多只土鸡,有一口1亩多宽的生态鱼塘,还种着一大片李子、梨子和葡萄。养鸡场里清理出来的鸡粪,不仅能源源不断地为果园提供有机肥,还可以发酵后用于养鱼,实现了循环生态养殖。他同样还有更新的想法,打算建设休闲步道、休闲亭等设施,配套发展农家乐,打造生态休闲游,过一把休闲山庄“庄主”的瘾。
尖刀排排长徐晓军介绍说,寨子里筹划了好一段时间的文化墙建设已经启动,第二天将外出采购簸箕、晒席等竹制品,用于书写寨规民约、绘制民俗图片、宣传政策方针等,以丰富寨子的文化内涵,提升村民们的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
徐晓军还介绍说,九门寨正在推进文明村寨创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体育健身、文化休闲、生态旅游等相关设施,充分挖掘九门寨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民族民俗风情,以寨子里的标志性景点将军亭为中心,推出九龙泉、荷花池、垂钓池等一系列特色景观,努力打造一批生态农旅和观光娱乐项目,开设一批富有特色的主题餐厅和农家乐,扩大和丰富县城东北郊与经济开发区的文化旅游休闲圈。
而黔旺风味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齐兴美则表示,她的公司将进一步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全面整合寨子里的小企业和加工厂,统一质量标准,实施统一管理,抱团发展,形成合力,变“庭院产业”为“集团产业”,以增强各类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目前,公司在镇、社区的支持下,克服了九门寨用地不足的困难,以“飞地”模式在毗邻的拉林村建设了新厂房,寨子里一批企业和加工厂将迁往那里,规范生产流程,扩大生产规模,提升生产效率,打造质量品牌,努力开拓市场。
在蓬勃向上的产业活力支撑下,九门寨美好的未来正在一步步走近,一幅充满希望的九门寨“大美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后记:
九门寨最高处,有座“将军亭”,纪念的是九门寨陆氏祖上一个叫陆文信的人。据寨中乡亲介绍,陆文信系“清封永略大将军”。将军生前胸怀家国,心系梓里,立下了不世功业,受后人所景仰,留下了务实勤勉、敢于开拓的良好家风,也形成了朴实厚道、崇德尚礼的文明寨风。九门寨人秉承先人遗风,依托国家各项富民政策,大胆创业,产业兴家,铸造小康,振兴村寨,走出了一条极具示范意义的发展之路,值得借鉴,应该点赞。(原标题《一个小寨子的“大文章”——麻万镇石牛社区九门寨组“庭院产业”发展侧记》【脱贫攻坚 春风行动】)
(李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