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中国>滚动新闻>

湖南绥宁脱贫故事:以"制种"开辟脱贫致富道路

发布时间:2018-07-26 16:25:31 丨 来源:中国网 丨 作者:向云峰 丨 责任编辑:路遥


中国网7月26日讯近日,湖南省绥宁县唐家坊镇梅溪村的贫困户杨进良一大早就来到承包的杂交水稻制种田里去杂。

“这段时间,要忙着嗮田、去杂、打药、追肥。天气热、气温高,但也耽误不得。”经过几年的制种,44岁的杨进良也成了“土专家”。

杨进良一家4口人,系建档立卡贫困户。杨进良本人曾患过癫痫病,妻子莫爱香被鉴定为“精神残疾二级”,两个儿子一个读小学五年级,一个准备读一年级。因为以前花费过不少医药费,又没有什么劳动力,家庭状况一直不太好,日子过得紧巴巴。

从2013年开始,因老房子太破旧,杨进良开始筹钱建新房,一直到2016年才建成了一座3层楼的砖房。每年借些钱,每年又还一些钱。从2017年开始,杨进良大面积承包农田制种,打了一个翻身仗。当年,他制种面积达18亩,纯收入超过3万元,终于还清了建房债务。今年,除了制种18亩外,他还种了4亩中稻。

“制种其实很苦很累的,在赶花粉的时候,时间紧才请人。现在人工支出很贵,能少请尽量少请人。”为多些收入,杨进良对成本控制得很“严”。

虽然梅溪村不是贫困村,但按照县里“扶贫工作队全覆盖”的要求,县税务局干部刘全爱、乡政府干部袁跃成了驻该村的扶贫工作队成员。

对杨进良,刘全爱、袁跃印象最深刻的是“为人诚实,吃得起苦,不等不靠,扎实做事,从不向政府伸手”。

“我想喂一些猪,种植一些药材。”最近,在驻村扶贫工作队和村干部到他家走访时,杨进良提出了自己的发展打算。这样的想法,是源于他屋后不远处有近10亩的山地。他已将其中5亩开挖成梯土,种上了玉米。

让杨进良想不到的是,在场的干部对他的设想予以了否定。村党支部书记杨意帮他分析起来:“猪的价格不稳定,最近销售不是很好,药材技术要求高,也不太适合你。”

“你家有这么多山地,离家又近,我建议你喂养200来只土鸡,种些草养几头牛。”扶贫队长袁跃给他出主意,“喂养土鸡的话,我联系乡畜牧站的同志给你提供技术支持。”

“只要你喂养出真正原生态的土鸡,销售不成问题。如有销售困难,我们负责联系帮你卖。”扶贫队员刘全爱在一旁鼓励他。

“缺产业发展资金,村里帮你申请办理5万元政府贴息贷款。”村党支部书记杨意向杨进良承诺。

“没有政府的引导,我也找不到致富门路。大家这样为我着想,我更有信心脱贫了。”看到这些干部为他出谋划策,杨进良很激动,干劲更足了。

“按照政策,村里已申报她为农村低保对象。待县民政部门批复下来,她每个月可领取200元左右的低保金。”看到走来走去、自言自语的莫爱香,村党支部书记杨意告诉了杨进良这一“喜讯”。

走访结束了,扶贫队员和村干部又相约到杨进良的山场实地考察,为制定好杨进良的产业发展计划掌握更详实的情况。

有制种产业的保障,有下一步发展的思路,杨进良脱贫信心倍增,豪情满怀:“政府政策好,干部们积极帮扶,我得跟大家一起脱贫、一起致富,再苦再累也不能拖后腿。”

从贫困到脱贫,有很多坎要过、很多路要走,但杨进良凭着恒心毅力,一步一个脚印,走得坚定自信。

(向云峰)

客户端中查看
手机中查看

中国网旅游官方微信

与主编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