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中国>滚动新闻>

江苏徐州召开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新闻发布会

发布时间:2018-08-30 14:59:56 丨 来源:中国网 丨 作者:刘涵 丨 责任编辑:路遥


中国网8月30日讯 8月30日上午,江苏徐州市旅游局对29日下午徐州市委、市政府召开的全市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动员大会及徐州市委、市政府下发的《关于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的实施意见》,举行新闻发布会。徐州市旅游局副局长张伟主持发布会,徐州市旅游局副局长李忠良介绍了全域旅游的概念、内涵和徐州市委、政府出台的《意见》有关情况。徐州市旅游局质量监管处处长薛桂松对相关问题做了发布会答记者问。



2016年1月19日在海口召开的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指出,根据我国旅游业发展的现实,必须从现在的景点旅游模式转变为全域旅游模式。也就是说,旅游业发展再也不能仅仅盯在一些具象的景区景点上,而要把旅游的视野扩大到一个地区的全域。旅游业发展到现在,已经到了全民旅游和个人游、自助游为主的全新阶段,作为综合性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和影响更加广泛,时代赋予旅游业的责任也越来越大,传统的以抓点方式为特征的景点旅游模式,己不能满足现代大旅游发展的需要,发展全域旅游是大势之所趋。

徐州市全市将通过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创建,实现九大转变:

一是从单一景点景区建设管理到综合目的地统筹发展转变;

二是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

三是从导游必须由旅行社委派的封闭式管理体制向导游自由有序流动的开放式管理转变;

四是从粗放低效旅游向精细高效旅游转变;

五是从封闭的旅游自循环向开放的“旅游+”融合发展方式转变;

六是从旅游企业单打独享到社会共建共享转变;

七是从景点景区内部的“民团式”治安管理、社会管理向全域旅游依法治理转变;八是从部门行为向党政统筹推进转变;

九是从仅是景点景区接待国际游客和狭窄的国际合作,向全域接待国际游客、全方位多层次国际交流合作转变。最终,实现从小旅游向大旅游、从低效旅游向高效旅游、从低层次旅游向高层次旅游转变。



徐州市《关于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的实施意见》的出台,是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就旅游业发展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和批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全域旅游路子是对的,要坚持走下去。李克强总理在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域旅游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围绕加快旅游业发展,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法规和文件。2013年,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2014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5〕62号)。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8〕15号)。意见全文四十余条,对全域旅游发展的总体要求、融合发展、产品创新、加强服务、加强配套、重视环保、系统营销、规划引领、创新体制、完善政策等进行整体部署。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制订了《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暂行)管理办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细则》,目前正在征求意见,也会即将出台。



江苏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的改革发展,2014年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全面构建“畅游江苏”体系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苏政发﹝2014﹞85号),2015年颁布实施了《江苏省旅游条例》,出台了《关于推进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意见》(苏政发〔2016〕134号),为旅游改革发展作出了具体要求。徐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改革发展工作,相继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关于加快推进全域旅游改革发展的意见》和《徐州旅游奖励办法》等文件,今年3月1日颁布实施了《徐州旅游条例》。国家、省市一系列政策法规文件的制订出台,为全域旅游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为徐州市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基础。



徐州市《关于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的实施意见》的主要内容,是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8〕15号)、江苏省政府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工作部署和国家旅游局关于开展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要求,为全面落实徐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全域旅游改革发展的意见》(徐委发[2016]66号),进一步提升徐州市旅游产业总体发展水平,加快旅游业转型发展步伐,经徐州市委、市政府研究出台的。(徐委发【2018】47号)。

徐州市《关于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的实施意见》分为三个部分:一是总体要求;二是工作任务;三是保障措施。

(一)实施全域统筹工程。一是编制全域旅游总体规划。编制《徐州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各县(市)区根据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发展目标,编制区域旅游发展规划或计划,形成覆盖全域有机衔接的空间格局。二是推动全域宜游化建设。推动区域分工协作融合发展、城乡一体融合发展、产城一体融合发展。至2019年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旅游线路沿线、旅游咨询集散中心、乡村旅游区、旅游餐馆、旅游娱乐场所、休闲步行街的厕所达到国家A级标准。三是建设全域游憩系统。各县(市)区按照标准分别打造一条至少30公里以上的旅游风景道、一条5公里以上郊野型旅游休闲步道和一条3公里以上城镇型城市绿道,规划建设不少于1处旅游休闲街区。

(二)实施全业融合工程。一是促进旅游与文化的融合。发掘传承彭祖文化、两汉文化、军事文化、红色文化、宗教文化、书画文化等特色文化,打造世界级大汉文化名片、样板式运河文化名片和示范性乡村文化等三大文化名片。二是促进旅游与工农业的融合。依托铜山区、贾汪区建成“环徐州市区乡村旅游带”,其它各县(市)分别重点建设1条10公里以上的乡村旅游带。三是促进旅游与商务会展的融合。加快建设淮海国际博览中心,提高对大型会议及展览的承接能力。整合会展旅游资源,举办徐州特色节庆活动。四是促进旅游与教育的融合。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博物馆、景区景点等依托自身资源,打造“研学旅游示范基地”,策划研学旅游精品线路。五是促进旅游与体育的融合。完善和提升徐州奥体中心等体育场馆服务功能,利用徐州马拉松赛、新沂环骆马湖自行车赛等品牌赛事及各类休闲公园,开发体育旅游线路,开展专项旅游营销。六是促进旅游与餐饮的融合。加大以“彭祖宴”为基础的“彭城菜系”研发和推广力度,引导餐饮业特色化发展,丰富徐州餐饮自有品牌,大力培育我市“老字号”餐饮企业。七是促进旅游商品开发。积极建设旅游创客基地和旅游商品研发基地,着力突出实用性、科技性、便携性、特色化与系列化,加快汉文化、彭祖文化、香包、剪纸、牛蒡、银杏、睢宁儿童画系列等商品研发和创新,打造“徐州游礼”等系列旅游商品,提高市场销占有份额,拉长旅游产业链。八是促进旅游新业态的发展。挖掘城乡水环境、水生态、水文化、水景观等资源,开发督公湖、悬水湖、古黄河、潘安湖、骆马湖、大沙河、银杏湖等水上旅游产品,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水利风景区。

(三)实施全员营销工程。一是建立全媒体宣传推广体系。围绕“品两汉文化,赏山水美景;走遍五洲,难忘徐州”形象品牌,综合运用电视、广播、网络、平面、户外、高铁等各类平台,有效增加徐州旅游宣传频率。二是建立多层次旅游营销体系。选择专业旅游网站+境内、外客源地著名旅行机构的合作模式,采取线上线下互动方式,实施形象宣传+产品线路落地的网络立体化整合营销,扩大徐州主要旅游线路的落地率。三是建立旅游营销合作机制。整体打包宣传徐州旅游资源,各县(市)区旅游营销宣传的内容中包含“徐州”字样及徐州旅游LOGO,打响“走遍五洲,难忘徐州”旅游品牌。实施“区域联动、部门联合、企业联手”的大旅游营销策略,加强与淮海经济区、“一带一路”沿线城市、长三角、高铁沿线城市的旅游宣传合作与联动,建立资源互补、客源互送、市场共建、利益共享的联合营销机制。

(四)实施全面提升工程。一是提升旅游景区品质。整合汉文化景区和龟山景区等汉文化资源景区,将汉文化景区建成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以龟山景区、九里山风景区为核心规划建设楚汉文化度假区;恢复修建子房寺、霸王楼等历史文化遗迹;融入现代科技元素,丰富演艺、立体影像等参与性、体验性的项目,形成一批汉文化旅游“拳头”产品,打造世界级汉文化旅游目的地。二是提升旅游企业竞争力。整合国有涉旅资源,成立徐州文化旅游集团公司。各县(市)区要高度重视培育或引进有竞争力的旅游骨干企业。三是提升旅游交通水平。完善旅游交通网络,加强通景公路、旅游连接线建设,实现主要景区与综合交通骨干网络及重要交通枢纽的无缝衔接。四是提升旅游咨询集散服务能力。依托火车站(高铁站)、机场、汽车客运站等枢纽,建设集旅游集散、旅游咨询、交通换乘等功能于一体的枢纽型咨询集散中心,形成便捷连接主要交通枢纽、辐射周边省份的旅游集散格局。在各县(市)区客运站和城市商业街区、主要旅游(区)点等游客汇集区域建设若干二级和三级旅游咨询集散中心(点)。五是提升智慧旅游水平。推进WiFi信号在3A级以上景区、省级以上旅游度假区和四星级以上乡村旅游区(点)的核心区域和客流集中区域全覆盖,提升WiFi用户连接网络的便捷性和高效性。开发建设游客行前、行中和行后各类咨询、导览、导游、导购和分享评价等智能化旅游服务系统。六是提升停车服务水平。积极完善我市的停车场体系建设,加快度假区、景区、乡村旅游区、星级饭店、城市广场的停车场建设工作,对停车场进行生态化提升、配套和完善停车场的标识和管理设施。七是提升旅游住宿保障水平。丰富全市住宿设施的类型与层次,优化旅游饭店的空间及区域布局,健全以星级饭店、连锁经济型酒店为基础的住宿设施,积极引导发展青年旅社、度假酒店、乡村民宿、都市民宿、帐篷酒店、森林木屋等特色住宿业态。八是提升旅游安全保障水平。加强旅游安全制度建设,深化旅游安全综合治理和市场综合整治,建立旅游风险预报制度、旅游应急救援制度及旅游保险制度。九是提升旅游投诉处理能力。建立畅通的线上线下投诉受理渠道,在各级政府“12345”服务热线设立“旅游专席”,健全12301智慧旅游服务平台以及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热线电话等旅游咨询、投诉途径,在游客集中区设立旅游投诉点,最快速地响应游客需求。十是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推进旅游服务品质标准化,加强涉旅行业从业人员培训,塑造规范专业、热情主动的旅游服务形象。推行旅游志愿服务,在游客集中场所设立志愿者服务工作站,常态化开展旅游志愿服务公益活动,打造旅游志愿服务品牌。

(五)实施全民共建共享工程。一是加强全域资源环境保护。推进环境综合整治,力争空气质量达到优良级标准全年不少于300天,主要旅游区地表水水域环境质量达到II类标准。二是推进全域环境整治。在主要旅游区、旅游廊道、旅游村镇周边开展洁化、绿化、美化行动,在旅游接待户全面实现“改厨、改厕、改客房、整理院落”;旅游景区、村镇实现雨污分流污水无害化、生态化处理全覆盖,垃圾分类回收、转运和无害化、生态化处理全覆盖,全面优化旅游环境。三是大力推进旅游富民。健全完善“景区带村、能人带户”的旅游扶贫模式。通过民宿改造提升、安排就业、定点采购、输送客源、培训指导以及建立农副土特产品销售区、乡村旅游后备箱基地等方式,增加贫困村集体收入和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人均收入。四是促进旅游发展成果共享。加强旅游惠民便民服务,积极推行徐州旅游年卡,鼓励景区加入惠民范围。优化景点门票价格调整机制,推动、鼓励更多景点实施免费开放或门票优惠政策,不断提升公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五是推进文明旅游。大力倡导文明旅游、绿色出游,落实旅游文明行为公约和行动指南,让旅游成为传播文明、促进交流、增进友谊的桥梁。

( 刘涵 )

客户端中查看
手机中查看

中国网旅游官方微信

与主编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