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中国>滚动新闻>

刘勋葵:我只是一个探索乡村教育发展的"土专家"

发布时间:2018-10-09 13:50:17 丨 来源:中国网 丨 作者:刘佑祥 谢定局 丨 责任编辑:路遥


中国网10月9日讯 寒露时节,气温聚降。10月8日,位于蓼水河畔的湖南省洞口县高沙镇还笼罩在淡淡的薄雾中,古色生香的小巷陆续被各种叫卖声唤醒。“每周的第一个工作日,都要沿着学校周边走一圈,这是我多年的习惯。”清晨6点,刘勋葵照例沿着高沙镇中学围墙周边古老的青石巷开始巡校,这个习惯他已经坚持了十年。

刘勋葵,54岁,中共党员,现任高沙镇中学校长。自2008年担任该校校长,刘勋葵已经在这所百年名校坚守了十年;从1982年选择乡村教育算起,刘勋葵已经在农村基层教育摸爬滚打了36年。

洞口县高沙镇中学位于高沙古镇中心,这是一所创办于1905年的百年名校,其前身是湖南省立蓼湄中学。该校先后走出了教育家刘寿祺、作家谢璞、画家黄铁山、西安陆军学院原院长黄俊杰、微信之父张小龙、国家科技创新特等奖获得者舒跃龙等一大批精英翘楚。

“学校处于古镇中心,周边商铺林立,环境复杂,只有加强日常巡查及时发现问题,才能隐患于未然,给学生创造一个安定的学习环境。”随着刘勋葵巡查一圈后,我们踏入干净整洁的校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原武汉大学文学院院长刘永济为该校题写的“为国育才”牌匾以及配附的对联“百年学府人文蓊郁广纳八方学子,三湘名校群贤荟萃同育四海英才。”

“在教师管理方面,我狠抓师德规范,制订奖惩晋职细则,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提升教学质量。”刘勋葵介绍,为了让这所百年名校持续焕发光彩,近年来,他探索建立“教学明星”评比制度,鼓励教师建功立业,为教师成长搭建平台。该校每年都会按综合教学质量评选出一至三名“金牌班主任”,八至九名“金牌教师”。2012年以来,凡该校教师任意连续6年中有5年被评为“金牌班主任”(或“金牌教师”)的,或者任意8年中有6年被评为“金牌班主任”(或“金牌教师”)的,学校授予其“王牌班主任”(或“王牌教师”)。“王牌是我校的最高荣誉,只授予一次。我已得了4枚金牌,争取再拿一块金牌,成为王牌教师!”该校年轻的英语教师卿秋红上学期因产假与金牌擦肩而过,但对成为教学明星仍信心满满。

“高沙有13万人口,生源众多,破解大班额问题,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今年该校在不增加班级的前提下,学生人数从1300余人激增到1900余人。化解大班额的“集结号”吹响后,为了啃下这块“硬骨头”,刘勋葵没有退缩,更没有“甩担子”。他迎难而上,见招拆招逐一解决“人”“地”“钱”问题:师资力量不够,自己带头增加教学量;没有办学场地,就挤占教师办公室、将原会议室改造成多媒体教学室,像变魔术般改造出了5间教室……风平浪静地化解大班额问题,赢得社会和家长的一致赞许。

“好校长就是一所学校。”从事乡村教育36年来,刘勋葵先后在6所学校工作,当过2所中学校长。“我只是一个探索乡村教育发展的土专家,振兴乡村必先振兴乡村教育,任重而道远!”刘勋葵说:“为每一位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幸福奠基,我会一直耕耘在乡村教育的三尺讲台上。”

(刘佑祥 谢定局)

客户端中查看
手机中查看

中国网旅游官方微信

与主编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