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中国>滚动新闻>

杭州网红景点又被毁 仅仅只怪游客不文明吗?

发布时间:2018-10-15 17:19:53 丨 来源:荆楚网 丨 作者:郭金富 丨 责任编辑:路遥


近日,杭州滨江江边粉黛乱子草成网红景点,但因遭游客踩踏,一些被踩坏的粉黛乱子草已经被工作人员割掉了。本来能看两个半月的美景,今年14天就结束了,工作人员纷纷表示很痛心。

近几年,打卡网红景点成为了许多国人的爱好,但也造成了景区和工作人员的困扰。部分不守规矩的游客,因不文明行为破坏了景点原有环境,网络舆论对此行径纷纷表示愤慨、谴责,大有替不能言语的网红景点追责之势。

舆论一片惋惜欲追责

美好的事物总是能吸引人,而如果美好的事物遭遇破坏,也就自然的能引发人的愤怒。杭州滨江江边粉黛乱子草被不顾劝诫的人踩坏,造成了网络舆论的惋惜,更是激起了网民对踩踏人追责的欲望。

有网民直白的表示,出去拍照请带上素质,别为了一个视频一张图片,毁了一片风景。而在现有的公开传播信息中,图片中踩踏粉黛乱子草的人脸都打上了马赛克,这让舆论不满。有观点认为,对于这类不文明、以自我为中心的人,真应该让世人看看他们的庐山真面目。同时,也有部分相对过激的舆论,认为踩踏者为了获得几个“赞”,便糟蹋了他人3年的心血,应该对他们进行人肉搜索,进行索赔。

对于此类事件,管理部门想行使处罚十分困难,且涉及人数众多,更是无从下手,往往只能吃闷亏。但网络舆论却是不同,在规章制度无法有效管理的时候,舆论便会出现对此缺口的补充。最直观的便是对踩踏者的道德指控,在各平台发布的相关信息中,大比例的占据了跟评评论;而若出现行为举止特别恶劣者,舆论也可能会对其进行人肉搜索,继而进行线上和线下的人身攻击。

网红景点自身管护乏力

网红景点属于短时间兴起的景区,不比传统的风景区,有相对完善的管理部门和规章制度,它们有些甚至仅仅是路边的一景一物。面对突然的走红,因为料想不及依旧按部就班,没有做好应对工作,这也是导致许多网红景点早早“夭折”的原因之一。如滨江绿化部门相关负责人所说,“真的没有想到这两天会有这么多人过来”。而杭州滨江江边粉黛乱子草景点的工作人员,也对此十分无奈,面对众多前来“打卡”的游客,仅凭自己的嗓子吆喝,根本无济于事,甚至有人劝告工作人员:你别喊了,你嗓子这样子下去,是要打点滴的。

无论从管理单位还是执行单位,都表现出了对于突然成为网红景点的滨江江边粉黛乱子草的错误判断和无力感,这也是导致“14天就结束了”的潜在原因。旅游已经成为了国人日常生活的常态,特别是短途游、一日游,但有的景区对于此类的变化仍旧还未适应,停留在“黄金周”的管理办法中。面对突发的具有成为网红属性的景点,更是缺乏预判,继而导致管护乏力,“好景不长”。

分析师点评

打卡网红景点固然无错,但还得要讲素质讲文明,为后来打卡的游人留下一片美景,也为管理单位减轻负担。然而,现实中总会出现事与愿违的糟心事,伴随而来的,是“违规者”也收到了舆论的追责。

网红景点具备网红属性,也就自带眼球流量,成为关注焦点。但是,网红景点却往往难以持久,一方面除了人为破坏的原因,更重要的是管理单位的原因。网络舆论追责虽然对于事件有向好的影响,但并不是管理单位的武器,有时还会造成误伤。

对于此类舆情,管理单位应该强化舆情素养,在事件预判、处置响应、舆论引导等方面着力,及时更新改进管护制度体系,才是网红长红,游人长游的关键。

(郭金富)

客户端中查看
手机中查看

中国网旅游官方微信

与主编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