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中国>滚动新闻>

湖南益阳:《周立波文选》《山那面人家》首发式举行

发布时间:2018-10-23 17:22:57 丨 来源:中国网 丨 作者:李德辉 丨 责任编辑:路遥


中国网10月23日讯 23日上午,周立波诞辰110周年群众纪念活动在湖南省益阳市隆重举行。为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总结在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引下成长的周立波同志的文学创作经验,促进地方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周立波文选》(新版)《山那面人家》暨《周立波研究丛书》首发式同期举行。

益阳南靠武陵山脉,北临浩渺洞庭,山峦叠韵,湖光旖旎,有着独特的自然风光。益阳历史悠久,文化厚重,自秦置县,两千多年来,生生不息、弦歌不断,形成了独具魅力的益阳地域文化。现当代以来,益阳更是人文荟萃,人才辈出,人民作家周立波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在首发式上,益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胡立安致辞说,周立波在益阳深入生活十年,除创作了《山乡巨变》这一长篇杰作,还创作了《山那面人家》等20多篇短篇小说及一批散文、诗歌。这些作品,对家乡的各种人物的思想、动作均细致入微地作了栩栩如生的刻画,对家乡的人情风俗满含感情、极富情趣地作了生动展示,对家乡的山水风光进行了水墨画式的描绘,不仅使益阳人为之感到骄傲和自豪,也为益阳以外的朋友包括海外同胞了解益阳、感知益阳、热爱益阳提供了非常好的通道和窗口。家乡人民永远怀念这位人民作家。

胡立安介绍到,周立波出生在益阳市高新区谢林港镇清溪村在地图中查看,1928年到上海投身革命文化运动,1934年参加“左联”,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著名的作家、学者和战士。在抗日战争之初,他在华北担任过八路军随军记者兼翻译,在抗日战争结束前,参加八路军129师359旅南下支队,创作了三部报告文学作品。解放战争时期,他在东北深入生活,创作了长篇小说《暴风骤雨》,荣获斯大林文学奖,成为解放区新文学的代表性作品之一。建国后,他回到家乡湖南益阳深入生活,创作了著名长篇小说《山乡巨变》,这是一部反映农业合作化运动,含有“隽永的美,永恒的情,浩荡的气”的经典之作。

周立波留存的三百多万字的作品是中国文学史宝贵的精神财富。周立波逝世后,他的夫人林蓝以超人的毅力整理编辑周立波遗著,于1982年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了五卷本《周立波文集》。时隔36年,广大读者盼望重新出版这部文集。在周立波诞辰110周年之际,益阳市委、市人民政府与人民文学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合作,再版了《周立波文选》。

胡立安说,《周立波文选》和《山那面人家》的出版发行,是当代文学史上的一件喜事,也是益阳文化建设中的一件喜事,是对周立波先生最好的纪念。《周立波文选》和《山那面人家》将成为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的好教材,将继承和发扬周立波革命精神,为建设富饶、创新、开放、绿色、幸福的新益阳而不懈努力。

据了解,邹理博士以十年时间撰写了《周立波研究丛书》:《本土经验与世界眼光—周立波与外国文学》、《周立波传》、《周立波年谱》。已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本土经验与世界眼光—周立波与外国文学》一书,从周立波的翻译入手探讨了周立波创作在思想观念、写作技巧和语言风格等方面的特色,成为周立波研究的最新成果。

(李德辉)

客户端中查看
手机中查看

中国网旅游官方微信

与主编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