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11月9日讯 “现在出行不用绕很远的路了,方便多了。”11月8日,行走在新修的付家湾桥上,湖南省绥宁县李熙桥镇增富村9组村民付召生兴奋地说。今年国庆期间,对增富村9组、10组的村民来说,新添了一件大喜事——大家盼望已久的付家湾桥水毁修复工程竣工,村民出行顺畅了。
增富村是个非贫困村,有10个村民小组1653人。去年以来,在上级扶持项目资金的支持下,该村投入48万元修复了付家湾桥,投入88万多元进行了道路窄改宽,投资52万多元修建了村级综合服务平台,投入110万元修建了自来水,帮助7户贫困户实施了易地扶贫搬迁。累计300多万的资金投入,让增富村面貌焕然一新。
增富村基础设施的改善是绥宁县推行非贫困村和贫困村“四同帮扶”模式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该县按照“规划同覆盖、项目同安排、队员同派驻、管理同考核”帮扶模式,在抓好贫困村工作基础上,加大了非贫困村扶贫投入力度,全力改善基础设施,推动产业发展壮大。
为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夯实脱贫攻坚基础,该县从去年开始启动包括贫困村和非贫困村在内的小额基础设施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全覆盖暨巩固提升、交通建设、农村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易地扶贫搬迁等农村重点民生建设十大会战,总投资达15亿元。
县委、县政府设立了每年1亿元左右的产业扶贫专项资金,连续三年用于农业龙头企业奖励、扶贫产业专业合作社奖补和产业扶贫支撑体系;对每个村安排15万元左右的产业发展资金,形成县、乡、村三级产业扶贫规划,做到产业选择发动到村、扶贫产业明确到村、生产基地布局到村。2017年以来,该县新发展油茶1万亩、青钱柳1.9万亩、黔邵花猪1.6万头、蔬菜0.5万亩、油菜7万亩、光伏发电1157千瓦,带动和辐射贫困人口42492人参与产业发展。
在“四同帮扶”模式下,该县133个非贫困村全部派驻了驻村帮扶工作队,确保脱贫“无死角”。非贫困村需要解决的问题与贫困村同步考虑、同步解决。除享受水、电、路等普惠制政策带来的好处,该县村村设立公益性岗位,帮助贫困户就业不出村。增富村设立村级公益性岗位7个,其中护林员3个,工资每年1万元;村道卫生保洁员4个,月工资600元。“活儿不累,还在家门口,并且有固定的收入。”贫困户戴爱贞说,每天在村里打扫垃圾,既能挣钱,还能照顾家庭,一举多得。
(向云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