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11月16日讯 “益阳竹子成为致富一方的主导产业,益阳竹凉席电商销售额占中国市场份额30%以上”——第十届中国竹文化节11月15日在湖南省益阳市开幕,益阳市委书记瞿海接受中国网记者采访时,对益阳竹产业的成绩如数家珍。
瞿海介绍,益阳市2017年实现竹产业总产值115亿元,竹产业从业人数达36.5万人,拥有竹类加工企业248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25家;“桃江竹笋”成功申报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重组竹、竹凉席、竹家具等产品远销欧美、日本和东南亚各国;产学研深度合作,“竹+互联网”“竹+旅游”等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一根益阳竹子成为致富一方的主导产业。
瞿海说,益阳竹林资源丰富,拥有竹林面积240万亩,楠竹蓄积量居湖南第一、全国第三,是湖南省重点竹产区、中国著名的楠竹之乡,下辖的桃江、安化两县上榜“全国竹乡三十强”。
瞿海介绍,竹生态、竹文化、竹产业发展历史渊远流长,我们的前人留下了“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深切感言,以及“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的民本情怀。六十年前,毛泽东主席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作出“竹子要大发展”的重要指示,吹响了新中国竹产业大发展的号角。六十年后的今天,竹产业发展迎来新的战略机遇,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在海南、四川等地视察时,作出了“乡村振兴要靠产业,产业发展要有特色”“要因地制宜发展竹产业,让竹林成为美丽乡村的一道风景线”等重要指示。
瞿海高兴地说,近年来,益阳市委、市政府坚持把竹产业作为生态建设和脱贫致富、乡村振兴的重点特色产业予以优先扶持,借助智慧乡村建设平台,促进竹产业与文化、旅游等产业深度融合,通过科技创新,促进产业不断转型升级,全力打造绿色产业美丽经济。竹子已成为益阳人们物质生活、文化生活、精神世界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第十届中国竹文化节”在益阳顺利开幕,是500万益阳人民政治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喜事。
“以竹为媒、以竹为桥、以竹会友、以竹聚力”,瞿海希望通过这次盛会,“借天下大手笔、写中国竹文章”,推动竹产业技术创新、政策对话、知识分享,拓展发展机遇、深化合作共赢、促进共建共享;益阳市将认真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进一步保护竹资源、弘扬竹文化、发展竹产业、壮大竹经济,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和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曾诗珈 胡永红 李德辉 熊朝阳/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