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中国>滚动新闻>

王高超:采用合作经营模式 助力旅游景区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18-12-06 16:57:49 丨 来源:中国网 丨 作者:王高超 丨 责任编辑:路遥


中国网12月6日讯 10月19日,中国旅游产业研究院发布了《中国旅游景区发展报告(2018)》,报告指出,2017年,旅游景区总体呈现观光旅游和休闲度假并重、传统业态和新业态齐升的态势。在中央重视、部委联动的大背景下,相关政策及法律法规继续加快推动旅游景区健康、良性发展,打造主客共享的美好生活空间。报告同时还指出,从投资发展的角度来看,企业对景区产业发展前景总体看好,其投资热点地位保持不变,人文景区、自然景区受到投资机构青睐。

依托稀缺的人文景观或自然资源建立起来的旅游景区是旅游业发展的物质基础,这类景区的所有权归属于国家,政府是所有者也是经营管理者。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现有旅游景区近3万个,A级景区数量超过7000家,这些景区发展一直存在状态失衡的情况。一方面,少量国内知名优质景区人满为患,不得不推出最大承载量、门票网上预约等容量管控制度;另一方面,大多数的旅游景区经营惨淡,政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依然无法盈利,甚至成为地方财政的“老大难”。

近年来,国民旅游需求从早期对美丽风景的关注转向对美好生活的体验与分享,新的发展形势不断对旅游景区的运营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从同质化到特色化升级、单一的门票经济到收益模式多元化、单独景区运营到多景区联动的全域旅游等发展趋势。为了适应这种新态势,旅游景区的运营管理也开始由粗放式进入专业、规范、精细的发展模式上。

属于国有资源的旅游景区,虽然由政府主导开发,但同时也对吸引企业、引进更专业的景区运营管理团队,采取欢迎与鼓励的态度。早在2009年,国务院就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其中就提出了“鼓励企业公平参与旅游业发展,鼓励各种所有制企业依法投资旅游产业”;2012年6月,国家旅游局也发布了《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旅游业的实施意见》,明确鼓励民间资本进行旅游景区运营管理与旅游投资;2014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再次提出“推动旅游市场向企业全面开放”。

一方面是企业对旅游景区投资的持续青睐,另一方面地方政府也非常希望通过吸引企业的同时,引入更多、更为专业的景区运营管理人才,于是,政府与企业合作的应运而生。

目前国内旅游景区有两种合作模式:一种是景区托管模式,另一种是PPP模式。

所谓景区托管,是旅游管理公司对旅游景区进行委托管理,是旅游景区所有者将景区的经营权、管理权交给具有较强经营管理能力的公司有偿经营的一种经管方式。但是,托管公司不承担景区亏损风险,所以没有较强的管理责任,容易造成景区所有者更大的亏空,有可能给政府和景区所有者造成更大的困难和风险。

不可否认的是,通过景区托管,可以为景区快速引入专业化的管理理念、加快景区人才培养等方面大有益处,但就目前的发展状态来看这种模式并不理想,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合作前期了解不够彻底,一拍即合后难以长期为续;二、双方目标不统一,各自信息隐藏,实际的合作之路举步维艰;三、委托机构通常采取OTA模式介入景区销售运营,虽然能通过各种线上传播手段在短时间内带来客流量的激增,但是没有实际落地的景区升级打造过程,服务与宣传不符,透支景区潜在市场,为实际发展埋下隐患。

还有一种模式是“PPP模式”,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是指政府与社会或私人组织之间,为了提供某种公共物品和服务,以特许权协议为基础,彼此之间形成一种伙伴式的合作关系。也就是说,景区吸纳社会资本,与之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全程合作”的共同体关系,以特许经营权方式将部分景区的开发、运营、管理权转移给合作方,从而达到政府减轻财政负担,企业减小投资风险的双赢目的。

PPP模式合作的旅游景区一般投资回收期较长,财务成本、利息较高,关键是PPP模式合作的企业并不是专业的景区管理公司,没有更好的专业管理人才后期经营,会给政府及PPP合作企业造成更大的困难和后续的经营风险。

所以,从长远来看,传统的景区托管方式和PPP模式呈现出的弊端越来越多,都不符合当今合作形式。景区与企业之间必须实现长期紧密合作、风险利润共担共享,才能实现二者双赢。

北京山海文旅集团合作模式既不是传统的“保姆式”的景区托管模式,也不是PPP模式。北京山海文旅集团模式是运营+投资+承担风险的合作经营模式。利用自有的猴开心旅行社优势,拥有大批景区管理的专业人才,并加强对景区线路提升规划,运营和后期的管理,形成旅游景区全产业链的模式,整合上下游资源,完成对景区的360度提升。

目前,北京山海文旅集团这种合作经营的景区管理模式在国内没有先例,是国内唯一一家敢于风险共担新型合作模式的企业。北京山海文旅集团模式主要有以下优势:

一、北京山海文旅集团旗下的猴开心旅行社在全国22个省级行政区有分公司,共2000多家线下旅行社营业部门店,为景区引客导流,北京山海文旅集团是“旅行社+景区+酒店+交通大巴”的全产业链模式,整合优质旅游资源,优化升级旅游供应链与运营链。北京山海文旅集团则通过旗下的旅行社业务,不断为景区带来实际游客增量,杜绝了短暂繁荣虚假现象。

二、通过植入IP项目内容等一系列赋能举措来激活景区人气,提供多元的旅行体验。为北京山海文旅集团模式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给游客带来更大的游玩乐趣。

三、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北京山海文旅集团成立文创研究院,挖掘景区的文化,通过旅游为载体,对景区文化进行二次展示和消费,把景区文化内涵和收益进一步加大,更多的增加收入,给景区带来可持续发展。

通过提升景区的盈利能力和商业价值,增加游客量,也为当地民众提供就业机会,为地方政府提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同时大力投资发展酒店、民宿、商业街等景区周边区域建设,从而达到帮助政府和当地居民创收、加快当地经济发展的目的。

旅游景区的良性发展,是资源、产品、市场和管理等多方面综合发力的结果,景区与企业之间要实现双赢,就必须在经营理念、目的诉求、管理执行等方面达成深入的合作模式。

单纯的托管运营方式各自为政,终非良久之计。景区的运营管理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作,无论是吸引企业,还是引入专业的管理团队,合作双方都必须真正深入的、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考量,确定共同认可的经营目标和分成比例,只有达成这种长期的、稳定的关系,双方利益真正捆绑在一起,才能突显企业的优势,从而助力景区良性发展。

所以,北京山海文旅集团的运营+投资+承担风险的全产业链闭环模式是真正的对景区合作有良性发展,为当地民众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更是适合政府和企业的合作模式,顾及双方的利益,实现双赢,更符合当今的发展形式。北京山海文旅集团的模式,真正的为当地政府实现了旅游带动产业发展的理念。(民建中央委员会专委会副主任、北京山海文旅集团董事长王高超)

客户端中查看
手机中查看

中国网旅游官方微信

与主编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