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12月7日讯 改革开放40年,中国食品工业花齐放、豪杰辈出,涌现出一批批杰出的企业家,带领食品工业发展为12万亿规模的“天下第一产业”。2018年12月6日,“2018中国食品产业发展年会及万商领袖大会”在郑州举办。会上,华彬集团董事长荣获“中国食品工业改革开放40周年功勋企业家”荣誉。
严彬通过视频的方式,表达了对组委会和承办公司的感谢。他说:“中国改革开放40年,我二十年在海外、二十年在国内,亲身经历,既是见证者,又是受益者。这不单单是我个人的一个荣耀,而是表明了大家对华彬集团、华彬快消品整个产业链上下游几百万人工作的大力支持。”
在改革开放这一宏大时代进程中,如果说中国食品工业40年发展史是其中一个熠熠发光的航标,或是历史的见证,或是时代的坐标,那么严彬开创国内功能饮料品类,则为中国食品工业发展史书写了重要一笔。
40年前,严彬在泰国发展,靠着吃苦耐劳和艰苦奋斗,逐渐获得成功。之后严彬成为第一批回国加入改革开放大潮中的华商企业家。彼时,严彬意气风发,激情满怀。
“在海外我一直关注着祖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所发生的变化, 并欣喜地看到社会秩序稳定,投资环境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得以显著提高,这是海内外亿万炎黄子孙所期盼的事情。”他说:“我是一个理想主义者, 什么工作都想尝试, 都想做得完美。市场的海水就像潮水一样, 一潮又一潮向前滚动。在任何时期, 都需要有一种饮料带动饮料行业向前发展。当时热门的可乐和果汁饮料发展都处于平缓发展阶段, 中国饮料市场急需新的品牌掀起新一轮的热潮。”
据了解,1995年严彬创办了中国红牛。创业之初,红牛面临的窘境不光是没有市场、没有品类,甚至没有产品市场准入的依据。红牛饮料的“汉化”道路走得不仅不顺,反而遭遇了各方面的抵触。
为了顺利进入中国市场,严彬花大力气将产品从外包装、中文名称字体到配方进行了全方面调整,顺利拿到了批文,为了让国人和市场了解红牛,当年就花了两亿元广告费。1996年红牛亮相春晚,当年7月1日是香港回归祖国倒计时一年,他在深圳罗湖海关竖起了一块巨大的宣传牌“香港明天会更好”,引起了社会和媒体的关注。
在严彬眼里,空白的市场就是最大的商机。面对困难,他提出要发扬“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精神,“市场无盲点,逢店必进”,所有干部员工用自行车带着两箱红牛,一家一家去销售点铺货,即使是两罐红牛,也要放在货架最明显的位置。
90年代,北京的冬天比现在要格外寒冷,严彬亲自带团队一起在长安街上给出租车司机赠送红牛。“当时红牛一点知名度都没有,为了让大家能够喝到红牛,真诚地将一罐一罐红牛送给每一位司机的。”曾和严彬一起创业的华彬前高管说。
就这样,从一罐罐到一车车,点点滴滴的积累,中国红牛团队从几百人发展几千人、上万人,就这样在艰辛中成长起来。20多年来,华彬构建了覆盖全国的销售网络,引导和培养消费观念,以国际先进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让红牛牛遍全国。严彬被誉为“中国功能饮料之父”。
如今,严彬的商业矩阵中已经包括了快消品集团、绿色大健康产业、航空集团、石化公司等实体企业。华彬集团资产规模超过千亿元,累计纳税超过300亿元,直接、间接创造就业岗位超过10万个。就华彬快消品集团而言,目前已经布局瓶装水、果汁、椰子水等品类,构筑了覆盖各个年龄层的品牌矩阵,剑指中国饮料产业领军企业。
华彬快消品集团总裁卢战受严彬委托出席会议并领奖。卢战说,中国食品工业是关乎民生的产业。随着国家大健康战略的实施,饮料的健康化,多元化越来越重要。华彬快消品就是在借用全球资源,引领国内健康饮料消费的主流,本着对消费者健康负责的初心,供应高品质产品,同时做强做大民族品牌,取得企业高质量发展。
目前华彬快消品合作多年,年销百万元以上的伙伴企业就达5000家以上。改革开放40年来,在华彬这样的饮料行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下,民营企业、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蓬勃发展,从小到大、由弱变强,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改革开放40年经历了时代的更迭,对整个饮料行业来说既充满了机遇,又蕴涵了无限挑战。像严彬董事长这样的功勋企业家始终将企业发展和国家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牢牢把握每一次机遇,用坚定的理想和信念去创造属于这个时代,属于消费者的产品。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担当及对产品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这些企业家的共同特点。”卢战接受采访时如是表示。
“2018中国食品产业发展年会及万商领袖大会”旨在为广大厂商建立沟通交流平台。在不久前的“全民支持你心中的功勋企业家”活动中,严彬在58位企业家中一骑绝尘,获得717423张投票,高居榜首。
(伍策 一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