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中国>滚动新闻>

甘肃张掖:冬至农闲庆丰收 万人同吃"牛娃饭"

发布时间:2018-12-24 09:23:05 丨 来源:中国网 丨 作者:宋轩 丨 责任编辑:路遥


中国网12月24日讯 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汉民族一个传统节日。冬至过节源于汉代,自古有“冬至大如年”之说,过去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

中国人庆祝活动皆一个“吃”字。而全国各地庆贺冬至的食材各不一样,北方人多吃饺子,而地处大西北的甘肃张掖人民,却吃一种独特的面食,称之为“蛆伢子”饭、“牛娃子饭”。

所谓的“牛娃子”饭与“蛆伢子”饭同材而叫法不一,就是把和好的面揪成小块,将小面蛋放在洗净的木梳上,一滚便做成一个有梳纹的 “花牛犊”,再加上菜、肉等佐料一起下锅。因其形状极像刚脱蛹的蛆,又称“蛆伢子”饭。在当地吃“牛娃子饭”“蛆伢子饭”,也预示春天即将来临,人们该为春耕做准备了。冬至节当天,当地除制作“牛娃子饭”外,还有特色民俗表演“祷老爷”活动,以此祈福来年风调雨顺。

这种吃“牛娃子饭”“蛆伢子饭”的习俗,源自清代。当时旗人为了消灾祈福,于冬至日五更时分,邀请本家嫡亲姑表及挚友齐聚庭院席地而坐,用矮桌供上“天地码儿”或牌位,杀猪祭天。祭罢,亲朋围坐吃“白肉”,这种白肉谓之“神余”。而这种白肉,正就是现在北方张掖人民所做的“蛆伢子饭”“牛娃子饭”。因为当时人们生活艰苦,没有那么多的肉供大家享用,就把面团做成蛆状,代替肉食享用。

随着冬至的到来,生活的富裕,张掖人民早早进入了庆祝丰收的年关喜庆之中,准备起了“牛娃子饭”。为充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地处甘肃省张掖市的山丹县祁店村,架起百米长的灶台、60口直径2米的大锅,在100多名厨师的共同努力下,烹饪出冬至特色美食——牛娃子饭,吸引了周边市县的五万多人前来品尝。当地群众还跳起了传统的秧歌舞,举办了丰富多彩的说唱艺术展演、舞狮耍龙表演、滑翔机体验、溜冰项目,俨然一副过大年的派头。

而在祁连山脚下的张掖市民乐县,一些创业回乡的务工人员,也以“蛆伢子饭”,招呼着亲朋好友和近邻,以传统节日的方式,向乡民汇报着自己艰苦创业取得的丰硕成果,传递着满满的正能量!





(宋轩)

客户端中查看
手机中查看

中国网旅游官方微信

与主编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