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中国>滚动新闻>

西藏尼木县“非遗+扶贫”支持助力群众脱贫

发布时间:2019-03-06 08:55:48 丨 来源:中国网 丨 作者:楠雪 丨 责任编辑:安平


中国网3月6日讯 2018年,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尼木县被文化和旅游部、国务院扶贫办确定为第一批“非遗+扶贫”重点支持地区,全国共涉及10个州县。

在自治区文化厅的直接指导和监督下,尼木县科学合理的制定了《尼木县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示范点工作方案》,明确任务、健全体系、强化监督,“非遗+扶贫”工作推进有力,成效显著。

立足非遗传承人优势做文章。坚持以“藏文鼻祖之乡”“藏香文化之源”“民族文化摇篮”等传统历史文化为依托,加大对“尼木三绝七技”(三绝:藏香、藏纸、雕刻;七技:尼赤体书法、藏鼓、藏靴、白面具藏戏、尼木经幡、手捏尼佛像、彭刚陶罐)民族传统优势文化资源的挖掘和利用,充分发挥非遗传承人工作优势,通过开展尼木县首届非遗传承人培训班,教育引导非遗传承人切实担负起“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工作责任,进一步加强对传统文化产品的创意衍生开发,努力形成自己的文创产品体系,为推动“非遗+扶贫”奠定坚实的基础。

深入实施免费教育培训计划。为充分调动贫困群众参与“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依靠自身努力改变贫困落后面貌,尼木县加大非遗传承人和专业人员对贫困群众开展非遗技能免费教育培训,并根据个人培训成果,合理分配到所需的就业工坊示范点,有效解决贫困群众无学历,无技能,找工作难的问题。

立足县域产业基础抓落实。依托自身工作优势,结合“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工作要求,将现有的非遗文化资源进行整合,根据对现有11家拉萨市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工作调研,将具备文化扶贫带动能力的尼木县藏香产业园精准扶贫示范基地、尼木县扶贫开发合作社、尼木古宝藏香有限公司、尼木民族雕刻手工艺农牧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尼木县首批“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示范点,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2018年带动建档立卡户脱贫40户。按照“政府扶持、企业合作社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与”的模式,始终坚持在传承中整合优势资源,在保护中赋予新的内涵为原则,积极构建“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示范点。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进一步提高“非遗+扶贫”工坊奉献社会、服务群众、发挥效益的能力和水平。一是建立“互联网+非遗+扶贫”工作运营模式。有效实施电商扶贫行动,依托“双创”示范融合电商创建工作,借助淘宝、京东等电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尼木县非遗特色产品网络销售体系,建立面向全国、合理分布的销售网络,提升品牌宣传效益。二是大力实施“非遗+扶贫”培训。以“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为目标,认真按照“政府扶持,企业培养,农牧民贫困户参与”的方式,加大非遗手工技艺培训宣传力度,积极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智慧和双手实现带动就业。三是加强“非遗+扶贫”政策扶持力度。对各企业和合作社参与到“非遗+扶贫”工作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的,给予相应的政策扶持,以更多的优惠政策吸引更多企业开办“非遗+扶贫”就业工坊,使更多的贫困户通过“非遗+扶贫”平台脱贫致富。四是强化政策落地落实。以实施《西藏自治区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为契机,充分发挥传统工艺在助力乡村振兴、精准脱贫、产业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有效实施尼木县“非遗+扶贫”工作模式,逐步向全区推广“尼木经验”,因地制宜,强化措施,用活用足扶贫、非遗+扶贫、双创等优惠政策,推动非遗衍生产品提档升级,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西藏作出应有的贡献。(楠雪)

客户端中查看
手机中查看

中国网旅游官方微信

与主编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