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昨日从市水利局了解到,以创建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为契机,近年来,长沙将水生态文明建设与推进产业转型、增进民生福祉、建设品质长沙结合起来,突出“山水洲城”特色,走出了一条南方丘陵地区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路子。
按照给水腾地、给水让道、给水出路的治水理念,擦亮“山水洲城”城市名片。在寸土寸金的城区中心位置,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长沙先后新建或扩建了梅溪湖、松雅湖、后湖等湖泊12个,将拟出让用作商住开发的西湖渔场打造成西湖市民公园,扩展水域面积近2000公顷。梅溪湖国际新城、洋湖生态新城、岳麓山大学科技城等一大批滨水产业带和价值高地伴水崛起。
将治水与乡村振兴战略相融合。长沙将河长制体系进一步延伸到村组,按照让水“留下来、活起来、净起来、美起来”的思路,全面启动小微水体综合治理,建立小微水体名录16.02万处,2018年完成改厕2.12万座,山塘清淤2.8万亩,沟渠疏浚1.2万公里,新建15个乡镇污水处理厂、128处小型生态湿地,农村人居水环境全面改善。
将治水与品质长沙建设相融合。结合全市“一圈两场三道”建设,加快推进河道堤防景观提质改造,实施了浏阳河、捞刀河、圭塘河等河流的城市绿道建设,建成滨水沿河步道120公里,让昔日的“龙须沟”变成“风景线”。以湘江为轴线,打造了各具特色的水景观廊道、水文化主题公园、洲岛景区等,建成国家级水利风景区5处、国家级湿地公园4处、市民亲水休闲场所200余处。(钱娟 刘铁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