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中国>滚动新闻>

繁荣青海文旅产业 让旅游名省有诗意更有温度

发布时间:2019-03-12 09:15:19 丨 来源:青海日报 丨 作者:罗 藏 林玟均 丨 责任编辑:尚槿


我省全国人大代表扎西多杰建议加强基层文化人才的培养和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诗和远方终于走在了一起!”当国家文化和旅游部、省文化和旅游厅在2018年内先后完成挂牌与职责整合,引发不少网友点赞。

黄南的“热贡艺术”、乐都的“柳湾彩陶”,民和的“喇家遗址”、西宁的“博物馆群”……旅游离不开文化的体验,文化也需要旅游的承载。

让文化牵手旅游、把文化基因注入旅游资源,更有利于实现良性循环、合作增值。今年全国“两会”上,我省代表委员在发言中不止一次提到这样的观点。

政府工作报告在提到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持续释放内需潜力时指出,发展壮大旅游产业。

据统计,2018年,我省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初步形成,旅游人数和总收入均增长20%以上,旅游关注度持续提升。文化旅游业正在成为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的重要载体。

“青海既是旅游资源富集区,也是生态环境脆弱区,发展旅游业是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绿色崛起的必然选择。”白加扎西代表说。

“一定要充分挖掘文化资源,把握文化脉络,提炼文化主题,展示和传播昆仑文化、河湟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扎西多杰代表说。

“青海文化旅游产业业态丰富,推进文化旅游新业态必须坚持绿色发展,建立合理的市场运行机制,吸引专业人才集聚,促进文化旅游产业与新兴生产模式相融互生,以形成切实可行的产业链条。”韩文林委员说,我们要进一步促进“旅游+”产业融合,以生态旅游示范区、休闲农业、美丽乡村建设等为主要内容,围绕能给游客提供什么旅游产品,游客来青海想要什么样的心灵旅程,推动旅游产业与各产业的融合发展,推进青海文化旅游业提档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我们看到,努力繁荣文旅产业,2019年,青海好戏连台:

实施青海解放70周年文艺创作工程,推出一批反映巨大发展成就和新青海精神的精品力作。办好文化旅游节。做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利用,打造和提升“青绣”品牌。推进青海之窗文旅城、循化撒拉尔水镇等文化旅游深度融合项目,集中力量打造一批精品线路和景点。以增强体验感为目标,大力发展高原生态旅游,制定引导性政策措施,推出以民俗游、冰雪游、乡村游、特色文化游、体育健身游等为主题、综合性强的冬春季旅游产品。打造智慧旅游,加快自驾车营地、旅游厕所等基础设施建设,创建全国生态旅游示范区、国家绿色旅游示范基地、自驾车旅游示范省。

文化旅游说到底是一门幸福产业,消费者是最终的评判者。旅游业改革发展需要秉持“利民之事,丝发必兴”理念,以机构改革促动供给侧改革,从浅层相加转向深度相融,让旅游名省的大文章有诗意更有温度、有远方更有未来。

罗 藏 林玟均) 

(原标题:努力繁荣大美青海的文旅产业

客户端中查看
手机中查看

中国网旅游官方微信

与主编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