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中国>滚动新闻>

云南罗平依鲁菜籽油:古法正宗香 浓香情更浓

发布时间:2019-03-12 11:05:29 丨 来源:中国网 丨 作者:​罗英 丨 责任编辑:安平


中国网3月12日讯 云南省罗平县是全国31个油菜籽生产基地县之一,每年种植100万亩油菜,有世界最美自然天成花园美誉,被誉为地球上春天最美的地方!

罗平县香逸油脂种植专业合作社依鲁古法压榨菜籽油生产车间、罗平菜油博物馆全面开放,让消费者和游客从生产源头参观、学习、体验菜籽油古法压榨技艺,认识依鲁古法榨油技艺,过去神秘的传统榨油工艺如今走出深闺,成为罗平旅游新亮点,有效推动传统工艺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依鲁古法木榨菜籽油技艺非遗保护传承行稳致远,保护传承实践、保护传承能力、保护传承环境,诠释了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传承精神,延续了中国老味道,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非遗保护之路,开创了中国非遗保护经验,掀起了地道、正宗香的依鲁菜籽油消费热潮,依鲁成为全国菜籽油行业首个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菜籽油品牌。

古法榨油,又叫土法榨油,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制油技艺,堪称民间手工榨油技艺的活化石。11世纪苏颂著《图经本草》已经将油菜列入油料作物,说它“形微似白菜,出油胜诸子,油入蔬清香,造烛甚明,点灯光亮,涂发黑润,饼饲猪亦肥。上田壅苗堪茂,秦人名菜麻,盲子可出油如脂麻也”。  

罗丽江通过祖辈口传,传承古法压榨菜籽油技艺“细挑选,慢研磨;秘法炒,留纯香;木榨技,见精细;取初榨,得上品;正宗味,真地道;依古法,妙储藏”精髓,依然沿用古法榨油“清洗、晾晒、炒籽、研磨、蒸粉、包饼、压榨、沉淀、水花”工序开发依鲁牌菜籽油,每道工序都靠手工完成,对传统古法精髓的传承,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讲究经验的积累,对每道工序严格考究,如火候、力度、时间等都有口传要诀,充分体现了民间手工的高超技艺。

罗丽江2012年组建了罗平县香逸油脂种植专业合作社,注册依鲁商标对古法木榨菜籽油进行保护;2013年10月,被命名为“曲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菜籽油古法压榨技艺代表性传承人”;2013年12月罗平依鲁菜籽油古法压榨技艺被云南人民政府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3年12月在罗平挂牌成立“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菜籽油古法压榨技艺传习所”;2018年2月在罗平建起菜油博物馆。

罗平县香逸油脂种植专业合作社5条古法木榨菜籽油生产线,年生产依鲁牌菜籽油1400吨。依鲁古法榨油生产车间的一台水车、一组四个大型石碾子、四个木蒸笼、六套木头榨筒、六个石制油盒子、十四个木制油缸、十四个沉淀罐串联起了古法榨油的重要环节。先将菜籽清洗晾晒,用炒锅把菜籽炒熟去皮,露出黄色的菜籽,然后进行碾磨成粉、上锅隔布蒸煮、出锅扎成圆饼成型,才能上圈装榨,最后木槌撞榨出油。

依鲁古法木榨油步骤繁琐效率低,但通过物理压榨直接从原料中挤压出油,精选天然、无污染的菜籽,不掺任何化学原料,只是和原木自然融合,保证天成的原汁原味,所以榨出来的油色泽金黄透明,香味浓郁,营养丰富,安全卫生,更耐储存,特别是倒进锅中,总有一种菜油芳香,是现代追求生活品质的阶层人士所喜欢的,人们吃着依鲁古法木榨菜籽油特别放心。

依鲁菜籽油在云南具有很高的声誉,成为了热销品牌,深受消费者喜爱。目前,四川、广西、贵州、广东等客商先后到罗平县香逸油脂种植专业合作社考察洽谈合作事宜。(罗英)

客户端中查看
手机中查看

中国网旅游官方微信

与主编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