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中国>滚动新闻>

湖南南县:发展新兴特色产业 构建舒适宜居环境

发布时间:2019-03-22 17:56:29 丨 来源:中国网 丨 作者:李德辉 卢静 周云 刘青 丨 责任编辑:安平


中国网3月22日讯 “刚才田里又冒出好多虾苗,一天一个样,来势很好。”3月12日,在湖南省南县浪拔湖镇红堰湖村,虾农刘丹高兴地告诉邻居。

近年来,浪拔湖镇积极调整种植结构,一改过去单一的传统种养模式,重点培育稻虾产业、星级休闲农庄、富硒产业园等乡村特色产业,村民腰包鼓起来了,乡风乡貌美起来了。

兴特色产业建宜居环境

“政府派技术员指导稻虾种养殖,教我们使用生态有机肥,禁止秸秆焚烧,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水质有了保障,养出来的小龙虾,不仅生长快,而且虾体比一般的环境下干净很多。”在浪拔湖镇红堰湖村,姚亮一边察看基地的虾苗长势,一边向记者介绍。

随着南洲稻虾米品牌知名度的逐渐提升,让在外打拼多年的85后小伙子姚亮下决心回乡创业。姚亮告诉记者,去年他发展稻虾种养300多亩,收入70多万元。今年有了经验,通过改进和完善种养技术,预计产值可突破80多万元。在他的影响下,村里5位年轻人和他合作,成立了稻虾种养合作社,并带动了3户村民发展稻虾产业。

为加强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2018年以来,浪拔湖镇以治理农村脏、乱、差为切入点,深入开展全域无垃圾治理,引入保洁员57名,统一配备垃圾桶,完成所有主要渠道垃圾淤泥清理工作。“如今走进浪拔湖,村庄秀美,绿意盎然,鸟语花香,碧波荡漾,每次外地朋友过来,都对我的家乡赞不绝口,还顺带回去帮我的产品做宣传。”姚亮说,抢抓了发展好机遇,对未来信心满满。

浪拔湖镇还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全镇80%以上的村道道路已经硬化,主要道路两侧进行了绿化,每个村都建有文化广场,有的还配备了健身设施,人居环境大大改善。

推殡葬改革树文明新风

“没想到父亲临终前还给我上了一堂党课。”近日,浪拔湖镇综治办主任严正康按照父亲的遗嘱,不给村里拖后腿,不给村里留麻烦,将父亲遗体火化。母亲和妹妹都表示支持殡葬改革。

严正康是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的典型。“我们打算利用3月下旬的党员冬春训,号召所有党员签订农村党员遗体火化志愿书。”浪拔湖镇党委副书记张腾说。

2019年以来,浪拔湖镇党委、政府扎实开展“刹三风、治陋习”活动,倡导文明新风尚。指导各村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对丧事统一规范,严格核定红白事人数、餐额、车辆等,严禁迷信祭奠,要求党员干部做好示范引领作用。通过群众举报、调查核实等办法进行综合整治,通过开展“刹三风、治陋习”文艺汇演活动、知识讲座等宣传活动,有效提高村民文明新风的认知度,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摒弃陈规陋习,厉行勤俭节约。

结构在变优绿色出效益

“眼下正是苗木销售的旺季,每天过来装运水杉、落羽杉、池杉的车辆络绎不绝。”在荣福村广利源农庄的苗木基地,村民胡建正在指挥过往车辆通行,一车车苗木从基地运出,销往长沙、广州等地。

熟悉广利源农庄的村民都知道,这里一年四季都可以务工。春季苗木运输,夏秋瓜果蔬菜采摘,冬季农业产品深加工。“一年下来,支付临时务工人员的劳务工资大约100万元。”胡建说,农庄主要以四季水果采摘、园林苗木培育、乡土农产品加工销售、农业体验拓展、餐饮、休闲垂钓和林下养殖为主,2017年被评为市农业龙头企业,2018年被评为4星级休闲农庄。

浪拔湖镇地处洞庭湖畔,过去是南县重要的稻谷、棉花、油菜、水产品及畜禽生产基地。但传统单一的种养模式,一直是该镇难于突破的瓶颈。如今,产业结构不断调优,经济效益也日益显现。目前,全镇星级休闲农庄已发展到4家,南红村富硒产业园规模初现,富硒产品名声鹊起,红星村无公害蔬菜专供粤港地区。

(李德辉 卢静 周云 刘青)

客户端中查看
手机中查看

中国网旅游官方微信

与主编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