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中国>滚动新闻>

浙江民宿和农家乐全国领先 健康发展仍需重视

发布时间:2019-04-01 10:42:15 丨 来源:钱江晚报 丨 作者:詹程开 何晟 叶晨 丨 责任编辑:安平


昨天下午,浙江省政协举行了今年的首次民生协商论坛,围绕“促进民宿和农家乐健康规范发展”建言资政。16位省政协委员和3位省政协应用型智库成员、界别群众代表在主会场参加论坛,为民宿和农家乐的发展寻找更广阔的空间以及更多的可能。

自2003年以来,浙江省民宿和农家乐从“点上萌芽”向“产业集群”发展,呈现了方兴未艾的态势,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浙江省登记在册的民宿16286家,总床位超15万张,年营业收入超50亿元,直接就业超10万人;农家乐经营户2.2万户,年营业收入427.7亿元,直接从业人员16.9万人。

可以说,浙江省民宿和农家乐无论是数量、效益、质量及管理水平都处于全国领先水平,成为了乡村产业兴旺、农民增收致富的新增长极,是促进城乡交流融合的重要载体,探索走出了一条具有浙江特色的发展路子。如何更好地服务助推浙江的民宿和农家乐发展继续走在全国前列?这成为这次民生协商论坛上共同探讨的焦点话题。

省政协委员王小龙认为,创意和个性化追求使民宿天然就不同于一般商业酒店,“小而美”是民宿业最佳的组织状态,要遵循这一内在规律,找准民宿小众、个性的定位,避免千篇一律、同质化发展。

省政协应用型智库成员叶新才在现场发言时表示,要实现民宿的“提质增效”,绝不是等同于让民宿向高档化方向发展,必须要回归到农耕文化的传承上去,核心要义是树立“可持续”发展目标,“就是民宿业主‘有配套、不烦心;人气旺、有钱赚’;消费者们‘来得了、住得下;很喜欢,还想来’。对消费者来讲,要有舒适便捷的交通条件,有性价比高的价格定位,有吸引人的环境景观。”

省农业农村厅厅长林健东提出,随着时代的发展,浙江的农家乐迫切需要从线下走到线上。目前,浙江正在推动乡村公共服务模式数字化变革,农家乐的平台化也是很重要的一块内容,“目前我们正在收集数据,并利用数据挖掘特色,争取尽快推出全省农家乐的线上平台。”

在会上,大家纷纷建议,要注重因地制宜、分类推进、提质控量、示范带动,突出各自的特征、特点、特色,挖掘提炼各地农村建筑、乡野田园、乡下生活、民俗习惯等,让各具特色的乡村元素都能成为独特韵味,做到本土性浓、乡土味重、乡愁感强,充分彰显“民”的特质、“农”的特点。

(詹程开 何晟 叶晨

客户端中查看
手机中查看

中国网旅游官方微信

与主编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