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小安眼中的阿联酋:看资源诅咒与发展转型

发布时间:2019-04-08 14:34:44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魏小安  |  责任编辑:安平
大字体
小字体

【点睛】从迪拜到首都阿布扎比,一个半小时。基础设施完备,道路宽敞,处处绿地,棕榈树高大挺拔,建筑物争奇斗艳,人们的神情从容舒缓,一路走来,一路赞叹。说是封建专制,但国家治理的井井有条,现在已经是全世界幸福指数最高的国家。


多年以来,一直想去迪拜和阿布扎比看看(以下简称两地),3月11日到16日,得以成行。临行前看材料,哑然失笑,犯了一个地理错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简称阿联酋,位于阿拉伯半岛东部,总面积83600平方公里,由阿布扎比、迪拜、沙迦、富查伊拉、乌姆盖万和阿治曼、哈伊马角7个酋长国组成联邦国家,是一个以产油著称的西亚沙漠国家,有“沙漠中的花朵”的美称。截至2014年,已探明石油储量为133.4亿吨,占世界石油总储量的9.5%,居世界第6位;天然气储量为6.06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5位。人口909万,人均45200美元,贵族共和制。其中,阿布扎比是阿联酋的首都,GDP总量2094亿美元,人均GDP11万美元;迪拜GDP总量1028亿美元,人均3.9万美元,两地成为阿联酋的主体,其他都被忽略不计了,连孤独星球都只把两地单独成书介绍,难怪大家只知道两地。

在人类历史上,为了争夺资源产生的战争无数,但是资源丰富的地区却未必能够有真正的发展,所以形成了资源诅咒的理论。这是一个经济学的理论,多指与矿业资源丰富形成相关的经济社会问题。丰富的自然资源可能是经济发展的诅咒而不是祝福,大多数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比那些资源稀缺的国家增长的更慢。经济学家将原因归结为贸易条件的恶化,荷兰病或人力资本的投资不足等,主要由对某种相对丰富的资源的过分依赖导致。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历史上是七个部落,征战不休,19世纪签订停战协定,1971年才正式建国。从迪拜到首都阿布扎比,一个半小时。基础设施完备,道路宽敞,处处绿地,棕榈树高大挺拔,建筑物争奇斗艳,人们的神情从容舒缓,一路走来,一路赞叹。说是封建专制,但国家治理的井井有条,现在已经是全世界幸福指数最高的国家。

从世界范围看,资源最丰富的国家非委内瑞拉莫属,现在连饭都吃不饱。南美的巴西和阿根廷都是资源大国,现在也举步维艰。海湾国家都是资源富国,但是只有两地搞得好,如果说阿布扎比是靠石油支撑,而迪拜的石油收入只占2%,为什么仍然一路高歌猛进?一开放,二转型,三引领。沙漠城市,完全没有沙漠之感,高楼林立,迪拜之门,成为世界CBD的集合,吃喝玩乐应有尽有。但是房价不贵,一平米人民币3万左右,有点不可思议,再一想也明白,这里什么都不出,但是什么都有。世界第一高楼,828米的哈利法塔,148层。放眼海湾,水波粼粼,沙漠苍茫,创造了一种新的城市发展模式。

从开放来说,在阿拉伯地区,多数是穆斯林,开放难度不是一般。从两地来看,伊斯兰文化仍然主导,但是不排斥其他文化。经济方面更是完全开放,外资大量进入,资本在非资源地区淘金,淘的只能是资本的金,类似击鼓传花,但是传了40年,就不再是简单的击鼓传花。从转型来说,迪拜开始只是一个渔港,产业只有打渔和珍珠,形成了自由贸易区的模式,世界资本汇聚,世界客源汇聚,世界消费汇聚,一波三折,终于成功。从引领来说,迪拜的老酋长有一句名言,世界只知道第一,1997年,帆船酒店建成,轰动世界,直到今天,还是网红。2009年,哈里法塔建成,世界第一高楼,灯光秀,图案变幻,上下游动,828米的高楼活起来了,大家也兴奋起来了。月亮,棕榈树,海水,都在高塔融合之中,这是看过的最美高楼灯光秀,没有之一。阿布扎比中心区,首都之门,石油总部,金融大楼,王宫,林林总总,千奇百怪,成为全世界建筑师的表演场所,也具有极强的世界性影响力。迪拜的棕榈岛,填海成岛,加基础设施共花费172亿美元,一期工程结束,世界富翁都过来购置房产,又创造一个奇迹。

在两地,常常可以见到酋长的大幅画像,这是专制国家的特征,并不新鲜。但是,让老百姓心里说好,则很难。其中一幅画像下边是100的数字,纪念老酋长有百岁诞辰。我们评价这样的国家体制是封建专制,封建并不错,因为是封土建邦;专制则矛盾,因为高度开放,专制很难维持。他们自认是贵族共和,也对,从游牧部落到现代化,不过40年。而且形成全民贵族化。两地的主要人口都是外来人,印度人和巴基斯坦人居多,但基本都是打工族,当地严格控制移民,十几万华人在两地,只有两个人入籍。所以只要有国籍,基本上就可以拥有高福利。一个白袍子,带着两三个黑袍子,再加上一堆孩子,乃至司机和保姆,浩浩荡荡逛街的场景,比比皆是,让外人目瞪口呆。

由此想到几个问题,第一个是增长、发展、改革、开放四者之间的关系。一是增长与发展,有相应条件,增长是必然,无非是快慢,但是增长并不完全等于发展,发展需要质的变化。二是发展与改革,发展过程是长期过程,需要动力,就是所谓的动能转换,但未必一定要改革,而改革当会促进发展。三是改革与开放,开放是改革的根本条件,只要开放就有希望,但是小打小闹的改革常常排斥开放。四是发展与开放,发展可以按部就班,未必需要开放。但是在当代社会,没有开放难以发展。我们的思维方式往往是把四者混同,增长第一,替代一切,好在开放的态势不停,力度不得不加大,这就是希望所在。

第二个问题,什么样的政体是好的政体,不是理论的论证,而是实际的适应性。海湾国家的贵族共和制,传承方式是兄终弟及,这是中国已经淘汰了两千年的体制,居然还在继续,所以免不了宫廷争斗乃至自相残杀,也就意味着两地的好日子有极大的偶然性,但是又有极强的适应性,难以判断好坏。或者说,多元化的社会需要多样化的政体,不能用好坏来评价,只能用合适不合适来判断。贝都因人的游牧部落传统仍然渗透在两地的生活之中,骆驼随处可见,隼是国鸟,也是富人的宠物。

第三个问题,文化与宗教。文化是宗教的基础,宗教是文化的集中。阿拉伯一是位于亚洲欧洲非洲三大洲的要冲,历史上就是文化的融合之地,亚历山大图书馆是中世纪世界文化的大本营。阿拉伯的地域广阔,在奥斯曼帝国时期统治也延伸到三大洲。历史上征战不断,混杂交织。二是游牧部落传统,游牧文化对于宗教的需求是天然的,伊斯兰教创立以后,安拉是唯一的真主,排斥异教徒,地缘政治战争转化为宗教战争,千年不断。三是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复兴,成为影响当代历史的重要因素,也成为当代恐怖主义的渊薮。海湾战争以来,有点像新时期的十字军东征,引发了各类利益关系交织的新格局,阿富汗、伊拉克、利比亚,战乱不断,生灵涂炭。颜色革命此起彼伏,突尼斯、埃及等等,产生的结果并不如意,乱局加剧,大国的博弈也混在其中。外在的政体强加,内部的反抗加剧,形成恐怖主义的土壤。在一片混乱之中,相对稳定的海湾国家也开始内乱,其中只有两片绿洲,摩洛哥和阿联酋,伊斯兰教仍然主导,但是不激进;贵族共和仍然统治,但是不严酷;全面开放继续维持,但是贵族力量仍然强大;城市转型仍然引领,但是趋于稳定。说到底,还是要对应发展,老百姓追求过好日子,多元化的世界需要包容,各类政体和平共处,多几条路,不好吗?

(魏小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