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睛】陈逸飞与双桥、与周庄的遇见,是灵魂与灵感的遇见。
江南有那么多的水乡,
却只有一幅《双桥》。
陈逸飞与双桥、与周庄的遇见,
是灵魂与灵感的遇见。
一横一纵连接的古桥,形如钥匙,
锁住了江南悠悠的古韵,
也锁住了逸飞对故乡不舍的记忆。
不知不觉中陈逸飞先生已离开14年,
在他的诞辰之际让我们一同纪念他。
邂逅双桥如觅知音,灵感泉涌
一九八二年,陈逸飞第一次乘船来到周庄。粉墙黛瓦的屋子、青石板铺就的小路、河中咿呀摇过的小船……梦中江南水乡如画的景象在他眼前缓缓轻移,让陈逸飞不觉想起了自己的故乡。他说:“周庄不管从哪个角度看都是美的!”
时隔两年,他再次来到周庄。一见双桥如遇故友知音,艺术的灵感刹那间被触动,他用相机记录下双桥每一个动人的角度。
油画《故乡的回忆》,成就友谊佳话
后来,陈逸飞以双桥为背景,精心创作了油画《故乡的回忆》。一九八四年,这幅双桥图与其他江南水乡为题材的油画在著名的“哈默画廊”展出,引起巨大轰动。
同年,哈默买下了这幅画,访问中国时,赠送给邓小平。陈逸飞未曾想到,画面上这把“钥匙”,开启了国际交往的大门,让双桥成为友谊之桥。从此,这幅画改名为《双桥》,让周庄一夜之间名扬天下。
双桥畔逸飞之家,承载未了心愿
逸飞先生生前有个心愿,在周庄有一个自己的工作室。为承先生之志,了却他的心愿,周庄对双桥畔古宅进行改造,打造了“逸飞之家”。院子里有枝繁叶茂的海棠树,这里陈设了陈逸飞生前爱读的书、用过的画笔、珍贵的手稿,甚至还有他喜欢的欧式壁炉。
展厅墙上,陈逸飞饱蘸墨汁写就的“我爱周庄”四个大字十分触目。二楼播映《海上旧梦》、《人约黄昏》等影视作品,深受艺术爱好者的喜爱。
“桥”见周庄,一座古桥一个故事
古桥,不仅承载着周庄人的出行,还是历史文化的蕴藉。诸如双桥一般充满故事的古桥,在周庄还有很多。由沈万三的兄弟沈万四建造的富安桥,是周庄最古老的一座古桥。据说,朱镕基总理还走过。张艺谋导演的《摇啊摇,摇到外婆桥》,电影里的外婆桥就是周庄的梯云桥。
贞丰桥激荡着南社的思潮。太平桥成全了摄影师陈复礼的佳作《家家扶得醉人归》。还有全福长桥、报恩桥、隆兴桥、全功桥、蚬江桥……一座古桥,便是一个值得寻味的故事。
来到周庄,必游双桥;
看到双桥,必念逸飞,
如今,逸飞与双桥,早已成为割舍不断的存在。
桥上流淌千年的光阴,
桥下是逸飞对故乡的思念昼夜不停。
(尤紫璇)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