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中国>滚动新闻>

辽宁阜新:百年矿区华丽转身 绿色发展变金山银山

发布时间:2019-04-15 14:40:10 丨 来源:中国网 丨 作者:张莉莉 侯悦林 年旭春 丨 责任编辑:尚槿



中国网4月15日讯 作为全国首个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试点城市,辽宁省阜新市面对矿山生态环境治理这一世界性难题,孜孜以求治本之策。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开展矿山综合治理,让废弃的矿山披上绿装、遗留的矿坑变身激情赛道、喷烟冒火的矸石山变成休闲公园,矿坑周边成了文化繁荣之地……

阜新,这座“因煤而立、因煤而兴”的城市,经过百年的煤炭开采,形成东起新邱、西至清河门的百里矿区。1953年7月1日,新中国成立后建设的第一座现代化大型露天矿——海州露天矿在这里正式投产。

“一列列载满煤炭的列车呼啸而过,坑底彩旗飘舞,电镐上下翻飞,一群群忙碌的矿工穿梭往来,远远望去,简直是一片黑色的海……”这是当年露天矿作业的辉煌场景。

半个多世纪,海州露天矿不仅见证了中国煤炭工业的发展历程,为共和国的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也留下一个长4公里、宽2公里的世界最大人工废弃矿坑和占地14.8平方公里的矸石山,严重威胁着城市地质安全和生态环境。

阳春四月,本报记者深入百里矿区,上煤山、下矿坑,进企业、访居民,见证了这座城市积极探索产业与生态治理相融互促、浴火重生的奋斗史;记录下个人成长与转型振兴同频共振的创业史。

绿色矿山:由黑变绿推动高质量发展

黑色,曾是阜新这座“煤电之城”的底色——黑色的煤炭、黑色的矸石山、发电厂烟囱冒出的黑烟、被洗煤厂染黑的河水……

2001年,阜新成为全国首个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试点城市。

百里矿区,百年矿山,历史欠账多,包袱沉重。仅以采煤沉陷区为例,沉陷区面积达101平方公里,受损住宅建筑面积147万平方米,受灾居民达7.8万人。

由黑变绿,实现高质量发展,要啃硬骨头。

闵士彪,原海州露天矿6608号机组司机长。4月2日,他又一次来到海州露天矿国家矿山公园,深情地抚摸着广场上的一辆电机车,“老伙计,我又来看你了。”当年,“6608”月月拿先进,年年夺红旗,是露天矿的一面旗帜,闵士彪也成长为全国青年岗位能手。

2005年,由于资源枯竭,海州露天矿闭坑破产。从那时起,在国家和辽宁省的大力支持下,阜新市以壮士断腕的决心,举全市之力大手笔整治露天矿,走上一条大力发展接续替代产业、转型振兴之路。

2005年7月,矿山公园开工建设,2009年7月开园,成为全国首批国家矿山公园。

闭坑以后,辽宁海州露天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不再采煤,转型成为一家环保企业,由福新也从矿工变为一名生态治理工程师。削坡、平盘、注浆灭火、生态恢复……由福新和他的同事一道,累计治理矿坑面积2平方公里。

昔日寸草不生的露天矿周围,数万棵榆树、臭椿、火炬树等植被奇迹般地扎下了根。

高德矸石山是海州露天矿、高德矿、王营矿、东梁矿的排矸地,历经50多年堆积,形成长2公里、宽0.6公里、高50米的人造大山。山上有数百个自燃点,远远望去如同“火焰山”。

王丽芹在矸石山下住了30多年。“晚上开窗,一觉醒来,满嘴牙碜,鼻孔都是黑的。”她幻想有一把芭蕉扇,扇灭这座“火焰山”。

让王丽芹没想到的是,始于2013年7月的矸石山治理项目,果真如灭火的芭蕉扇:7万株乔木、8万株灌木、58万平方米草坪把“火焰山”染绿,成为鸟语花香的生态公园。

如今,在阜新这个百年矿区的各个战场上,采煤沉陷区基本情况普查、露天矿综合治理、棚户区改造等工作全面展开。未来,这里将变成树木茂盛、设施齐全、景色优美、宜居宜业之所。

由福新说,海州露天矿还有7.19平方公里尚未治理。“我干不完,还有下一代,一代代地干下去,一定能把它治理好。”一家几代人都是矿工的由福新语气坚定。

产业矿山:创新开放让矿区重焕生机

一手抓地质灾害治理和生态环境修复,一手抓资源综合利用。

在阜新,谋划开发新兴产业,变废为宝、点石成金的例子不胜枚举。

百年开采给新邱区留下了长5公里、宽3公里的矿坑和占地700公顷的两座矸石山。面对绕不开、避不过的生态难题与民生痛点,仅靠区里有限的财力,只能做到“缝缝补补”,难以实现系统治理。

2017年底,新邱区成为全省首个创新驱动助力示范区和省级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建设试点。新邱区委书记赵巍表示,“两区建设”让各路英才心向新邱,生态治理与产业发展从此走上相融互促之路。

孙秀芹生在矸石山下,从小立志“搬”走矸石山。她潜心研究十余载,首创“制坯不用土、烧砖不用煤、造纸不排水、发电靠余热”的煤矸石高效利用技术。在她的带领下,35家制砖企业扎根矸石山下,年生产标砖20亿块,年消耗煤矸石500万吨。

去年盛夏,中科盛联(北京)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金跃群在新邱露天矿做地质调查时,惊喜地发现矿坑内蜿蜒曲折的运煤作业路只需稍加整理,就是一条完美的越野赛道。他的“金点子”直接促成阜新市与中科盛联合作建设24平方公里的百年矿坑赛道小镇项目。

今年以来,阜新市采取“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开发式治理、市场化运作”模式,快马加鞭推进赛道小镇核心区建设。年内将举办中国汽车场地越野锦标赛阜新分站赛、环球漂移赛等赛事。

以开放包容心态,运用市场化手段,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矿山治理,阜新市让废弃矿山重焕生机,变成了“金山银山”!

幸福矿山:乐享绿色健康新生活

共建共享,协调发展,是生态治理的初心,也是落脚点。

阜新高德矸石山公园建成后,附近3000多户居民不仅放心地打开了窗户,而且有了休闲娱乐的场所,山上的小广场上人如潮,歌如海。

已经住上楼房的王丽芹每天都会到山上走一走,转一转。“栽紫穗槐的地方是原来的厂办公室,栽地锦的地方是工人休息室。”矸石山的沧海桑田,在她的讲述中生动而清晰起来。

当年,阜新在建设“煤电之城”的过程中,形成了以海州露天矿为代表的奉献型文化,数十万矿工及家属住在低矮、潮湿的简易房里。采煤造成的沉陷,让简易房摇摇欲坠。

近年来,阜新市在国家、辽宁省的大力支持帮助下,通过数期采煤沉陷治理工程,建成300余幢住宅楼,形成海州平西、新邱长新等花园小区,近13万人告别墙体开裂的房屋,搬进宽敞明亮的楼房。王丽芹说:“党和政府没有忘记我们这些矿工。搬到新家时,我摸摸这儿,看看那儿,越看心里越敞亮。”

与此同时,生态建设、遗产保护、文旅产业三大工程也在阜新齐头并进。以永灵奇石博物馆、福宇博物馆、老厂艺术区为代表的文旅产业在百里矿区蓬勃发展,海州露天矿国家矿山公园等工业遗产更是成为一张金色名片。

陈永灵是个石痴,几十年下来,收藏了大量奇石。2011年,老陈给他的宝贝石头在海州露天矿找到了“家”。从2011年开始,老陈和儿子陈大光在露天矿北沿的破烂地上,建起集文创、展览于一体的奇石文化创意产业园,父子俩凭着苦干实干把这里打造成为国家AAA级景区。

有形的海州矿消失了,无形的海州矿却一直存在着:它存在于阜新市政协出版的《海州露天矿记忆》一书中,存在于电视剧《矿山烽火》中,存在于矿山公园纪念碑上镌刻的“海州矿精神永存”中。

它已化为阜新精神的一部分,历久弥新,熠熠生辉。(张莉莉 侯悦林 年旭春)

客户端中查看
手机中查看

中国网旅游官方微信

与主编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