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隆回:心手相牵传真情 教育扶贫结硕果

发布时间:2019-04-19 16:40:15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曾诗珈  |  责任编辑:安平
大字体
小字体

中国网4月19日讯 如果把脱贫攻坚比作战役,那么教育脱贫就是持久战。对于湖南隆回的教育扶贫工作来说,这是一份写满坚守和奋斗的答卷,浸满了无数教育扶贫工作者的心血和汗水,承载着一份沉甸甸的担当……



日前,中国网“梦回隆回公益行”扶贫系列采访团一行来到隆回,在隆回县教育工会主席兼隆回县教育扶贫办公室副主任刘建英的陪同下,走访了几位受资助的学生,通过他们讲述的经历,感受到隆回教育扶贫的成功之举。

据了解,隆回县现有学生和在园幼儿22.8万人,其中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贫困学生41465名。为确保精准资助,隆回县教育局要求所有学生和家长的信息都必须做到准确无误,各学校对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反复摸底核查,各学校统计上报的数据与县扶贫办的国网数据、县残联的残疾家庭学生数据和县民政局的低保、特困家庭数据、全国学籍平台进行比对核实后,再下发给镇、村进行查漏补缺,对在外就读的政策落实情况也一一跟踪到位,力争做到“应补尽补”、“应助尽助”。

陪同我们采访的刘建英现在专抓教育扶贫工作,对于教育扶贫的话题,她深有感触,她说:“总觉得时间不够用。” 当记者问到,关于教育扶贫,她最有成就感的一件事情时,她告诉记者,教育扶贫有一项重要内容就是义务教育的控辍保学工作,不让一个孩子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辍学。除了落实好国家和政府的各项资助政策以外,县里还积极引导联系社会各界人士、在外发展的隆回老乡捐资助学,为教育扶贫添砖加瓦。在持续的奔波和努力下,隆回县的社会助学蔚然成风,近三年来,海臣基金会、广东狮子会等爱心组织和社会爱心人士捐资助学资金达2912.96万元。

谈到从事的教育扶贫工作,刘建英并不太愿意多说自己,她说,都是些份内工作。她告诉记者,隆回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省最多,贫困学生也最多,我们的目标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零辍学”。关于教育扶贫更多的情况,在我们的强烈要求下,刘建英说,那我带你们去学校采访贫困学生吧。

在学校,我们见到庞晓阳、刘霞、李娟丽三名学生,这三名学生都是享受了国家助学金和免学费、免教材费的基础上叠加其它资助项目。从他们的讲述中,我们清晰地看到教育扶贫在这些孩子们身上发生的变化,也更理解刘建英自己并不愿意过多地去介绍自己的扶贫工作。

庞晓阳,是隆回二中高二学生,建卡贫困户,家住荷田乡上背溪村。爷爷奶奶已去世,外公三年前去世,父母身体都不太好,务工收入低,姐姐正读大四,目前他住在外婆家,由于学习成绩好,拿到了学校的一等奖学金1000元。

2017年秋季,学校团委书记陈齐政上门做家访,老师了解到他父亲有病,每月只能赚1000元收入,母亲有气管炎也只能赚2000元月收入,了解到他家的情况后,把他作为珍珠生来培养。孩子很阳光,也拿过学校和班级第一名,学校每年为他减免学费、教材费及住宿费,此外,每个月给250元生活费。班主任黄志光经常鼓励他,与他谈心。

他告诉记者,外公是心脏病去世,自己最大的心愿是考取清华北大,以后当医生。他特别感谢学校,为他们家减轻压力,预计今年能脱贫。

刘霞,隆回二中高三学生,家住高坪镇红山村。2019年2月28日父亲去世,妈妈外出,弟弟初中毕业外出打工,每月寄1000元接济,建档立卡贫困户,学校每年减免学费和教材费及住宿费,特别是高一的班主任尹建兴一直给予她精神和经济上的支助,刘霞父亲去世后,尹老师自己掏腰包1000元,还鼓励班上同学自动自发捐款6700元,为刘霞缓解了压力,同时也成为刘霞学习和生活中的动力。大邵公益的一位张鸿芳阿姨,是隆回人,在广州退休,从2015年开始,每学期支助1000元给刘霞,让刘霞很感动,她对记者说,以后她也要加入大邵公益,成为一位爱心人士,帮助更多需要关爱的人,让这份爱传递下去。

李娟丽,隆回一中高三文科生。外公2年前去世了,奶奶去年去世了,父亲出车祸,母亲在家务农,24岁的哥哥在广州打工。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学校每年为其减免学费和教材费及住宿费,因成绩优异,获得育才行动3000元奖励。

她告诉记者,班主任肖仁飞非常关心她,今年过年下大雪的一天,学校放假搞卫生,肖老师帮她带来热乎乎的早餐,还有一次,她饿得想吃方便面,老师又托人给她送来三碗饭菜。

还有年级部主任宁小波老师经常给她鼓励,让她争分夺秒与高考赛跑,“今天我以一中为荣,明天一中以我为傲”。我是一个不会认输的人,相信奇迹一定会出现,“你不要去在乎别人的眼光”,老师们让我们看感动中国人物,改变了我的价值观,从小我到大我,未来是我们的,世界也是我们的。老师的话对我的影响很大,父亲工地有时会拖欠工资,隆回县教育基金会和隆回县规划局,两次为我捐款4000元,这些点点滴滴都让我非常感动。

她跟记者说,她很想报考军校,她查了网站,全国只有5所军校招女生,但是她一定会朝着目标努力。

三个贫困学生说着说着,都有些激动,眼泪不自觉地流下来,临走时,学生们拉着刘建英的手,就像大手牵小手,那份爱,在空中凝固……

回到刘建英办公室,刘建英又被电话叫走了。从她的同事那里,我们了解到,2017、2018连续两年,刘建英都被评为邵阳市学生资助工作先进个人,隆回县学生资助中心连连被评为省、市先进单位,并被评为“全国推荐学习单位”。刘建英在乡镇工作多年,原本申请调回机关是为了陪伴和照顾即将参加高考的女儿,可自从分管扶贫工作后,工作更忙了,加班是常有的事,还不如在乡镇工作见面多。

女儿参加高考前夕,当时既分管教育扶贫又负责驻村扶贫工作的刘建英还在扶贫村召开村组干部会议研究驻村扶贫工作,回到家时已是深夜。这时,刘建英才想起忘了给女儿买考试用的文具……女儿高考期间,刘建英在参加县里的脱贫攻坚工作调度会未能陪同,只是中午匆匆带个盒饭回去。

家人说刘建英:“她是一个不顾家的人。”领导说:“她是一个顾家的人,顾的是一个大家,4万多名孩子。”是啊,投身于教育扶贫,就是献身于一份爱的事业,她心中装的是一份大爱。

记者在隆回县教育局采访时,时时感受到教育扶贫带来的感动,像刘建英这样的教育扶贫工作者很多,正因为有了这些平凡而普通的工作者的默默奉献,隆回的教育扶贫工作才结出累累硕果。

“我们教育扶贫的目标是,让我们所有的孩子都有书读,有学上,有一个美好的未来,让她们成为祖国的栋梁。”在我们即将结束采访时,隆回县教育局长刘祖中如是说。

(曾诗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