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民乐:走在227国道 您就走进了河西

发布时间:2019-04-21 17:07:22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宋轩  |  责任编辑:尚槿
大字体
小字体


【点睛】国道227线,一条纵贯民乐南北的交通大动脉。走在这条路上,您就走进了河西,走进了单于王的行宫,走进了苏武牧羊的草场......


青海北,青藏高原边缘,一条由青海通往甘肃河西的峡谷叫扁都口,古称大斗拔谷,祁连山的一个重要关隘。据考证,扁都口是藏语名,大斗拔谷和祁连山一样,应该是匈奴语。由此可见扁都口历史的富集和久远。



从青海省祁连县的鄂博镇,沿国道227线,爬过海拔3658米的垭口,便走进了大斗拔谷。这个峡谷很有名气,据说霍去病、张骞、苏武、法显和尚都从这里走过,还有一些边塞诗人岑参、李益、王维也走过。历史无法复原,古人的脚印早已被西北的风沙和祁连山的洪水淹没,但一个人却真真切切的来过,他就是隋炀帝。历史好像很不喜欢这个皇帝,对他总是遮遮掩掩。但他开疆拓土、开凿运河、开辟水路却是事实。一个皇帝,在古代没有快速通道和辉煌行宫的情况下,带着臣子和妃子来到了这个西部的莽荒之地,足见其男儿的血性和一代圣主的英明。当时的河西走廊一片荒芜,这里出没着野狼、熊罴、豹子和土匪。当时的扁都口没有路,只是一条峡谷。隋炀帝的香车宝马无法畅通,他沿着山脊爬行,藤蔓刮破了他的衣服,荆刺扎伤了他的妃子娇嫩的双手,但他没有放弃。



在山外,西域诸国的君王早已捧着葡萄、羊肉和美酒,瑟瑟等候。而隋炀帝娇美的妃子终归熬不过这里野蛮的天气,在六月艳阳高照的扁都口,长眠在了祁连山的臂弯,留下一个叫娘娘坟的遗址,寒光秋月,垂吊千年。

炒面庄,这个守护扁都口关隘的小村,却不见炒面。但历史上这里一定有炒面。这里是大月氏的牧场,是匈奴分割牛羊的地方,也是土蕃人醉酒跳锅庄的舞台。就像雄鹰离不开天空、牛羊离不开草原一样,臧族人怎么能没有炒面呢,这里的海拔太适合青稞的生长。没有青稞,匈奴和土蕃的青稞酒可怎么酿造啊,没有青稞酒,哪有他们的血性和勇武。而有青稞,必然会有青稞炒制的炒面。只是现在的乡民吃上了更好的东西,忘却了青稞和炒面的味道。



马营墩,炒面庄村以北的一个村庄。叫马营,是因为这里曾有成群的马匹,营,说明这里是兵营。墩嘛,自然是个哨卡或烽火台了。历史上霍去病剑出扁都口,便在祁连山下设立了他的快速部队基地——山丹皇家马场。从此,成群成群的汗血宝马嘶鸣在祁连山下,驮着霍去病和他的将士直捣河西,何等英武。而马营墩,也许就是他将军大帐的驻地,高高的烽燧挺立着英武的战士,鹰一样的眼睛巡视着扁都口的飞雪和河西的风尘。这个墩现在还在。

永固古城又在马营墩村的北面。2000多年前,祁连山北麓水草丰美,牛羊成群。这里世代生活着一个游牧民族,一个神秘的民族大月氏。大月氏建都在祁连山下的民乐县永固城。其实民乐的历史最早是从永固开始的,那时候根本没有民乐城,更没有民乐县。我不知道我的祖先来自何方,常常梦想我是不是那个挎着弯刀、挽弓射月的彪悍民族留下的一个符号。我们流淌着直爽豪迈的血液。



一片肥地自然有人垂青。在肥美温柔的环境中生活,大月氏逐渐失去了纵马河西的豪情,他们泡着美酒,吃着牛肉,搂着娇美的妃子,在祁连山下,尽享着人生的快乐。但一个更强大的民族,就像祁连山的狼群,窥视并涌向这座古城。深邃的护城河挡不住马队的铁蹄,高大的城墙遮不住雨一样洒落的利箭,一夜,这个曾经辉煌的民族风一样消失在河西的大漠,空留月氏王的头颅,被残暴的匈奴单于王作了饮器。

这个故事发生在公元前。月氏族的都城永固城,从此成了匈奴的夏都。

历史总是有惊人的相似。数次侵扰中原的匈奴,终于引起大汉天子的震怒。公元前200多年,英姿飒爽的英雄少年霍去病终于到了河西,踏雪扁都口,饮马祁连山,使匈奴这个强大残暴的游牧民族,唱着“失我胭脂山,六畜不兴旺”的悲歌,也在一夜之间消失在茫茫戈壁。月氏和匈奴,多么相似的命运和归宿。



永固,这个历经两朝游牧民族的经营,在一片秋风冷雨的侵噬下,黯然走向她的衰败。

我经常来到这个地方。我走在千年扁都口的峡谷,我走在万顷牧场的皇家马场,我站立在八卦汉墓群的遗址默默凭吊。风吹过,金戈铁马的嘶鸣,月氏匈奴的悲悯,那个名叫胭脂的女子的哀歌,敲击着我迷茫怀旧的心田。

永固古城只剩残垣断壁。几座砖塔孤独的耸立,在守护着那段曾经的历史。我坚信,塔是后人修的,是为了保护这段墙修建的。城里没有古建筑,统一整齐的民房。据说城头的土曾经被这里的乡民挖去盖了房子。多么悲哀啊,一锨下去,一段历史就化为了尘灰。

在城墙下,我看到一堆白骨。那是曾经压在城墙下的尸骨,被农户挖土时暴露出来,就这样在寒风凄雨中被风干。这个曾经为大月氏和单于王行宫的地方,只留得残垣断壁,传唱千年悲歌。



童子寺石窟,民乐县城东,魏晋时期开凿,因有西游记壁画的故事而闻名。魁星楼,童子寺石窟东北的一个孤楼,清朝时期建筑,寄托着当地先民对文化的渴求。这里出过李自成的大将贺锦,让当地民众从明末自豪到了现在。圆通塔,北宋时期建筑,在民乐县最北端的六坝镇,典型的西域古建筑风格,飞鸽衔丹,佛音袅袅。这里还有史前文明的东西灰山遗址,出土的粟、稷炭粒子,将民乐的历史一下追溯到了5000多年前的新时期时代,农耕文明的历史在这里被积淀,在茫茫黄沙下,演绎着刀耕火种的部落文明。

还有祁连山怀抱中庇佑的南古镇,一个曾叫临松古郡的地方,出过一个皇帝,五胡十六国时期的北凉王沮渠蒙逊,匈奴后裔,因有皇帝驻骅,至今让当地民众有了演说匈奴历史文化的底气和自信。



历史早已成了烟云。但在祁连山下,在扼守扁都口要塞的民乐县,遍地的烽燧诉说着那段狼烟纷起的历史烟云;一座座遗迹,沉淀着各民族融合兼并的演进脉络。国道227线,一条纵贯民乐南北的交通大动脉。走在这条路上,您就走进了河西,走进了单于王的行宫,走进了苏武牧羊的草场......踩着历史的瓦当,您甚而可以和霍去病纵马祁连,和王维对酒当歌,唱着蒙古长调去追那个名叫胭脂的姑娘。

(宋轩)

客户端中查看
手机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