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对这道茶情有独钟 曾专置茶官建贡茶园

发布时间:2019-05-20 08:27:39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郭兰 邓建新  |  责任编辑:古剑
大字体
小字体

 

  【点睛】武则天称帝后,深知七佛茶救父之命,品质上乘,令益昌县(今昭化区)令“田畴垦辟,植桑种茶”,便赐七佛岩上的3亩茶园为贡茶园,在贡茶园里99棵茶树上采摘的鲜叶,造之(小钱饼)茶为“七佛贡茶”。现今七佛乡的茶厂仍沿袭此工艺制作小饼茶,销售市场前景广阔。




茶,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茶产业是我国传统的经典产业,也是“健康、文化、时尚”的朝阳产业。广元是四川重要的有机富硒富锌绿茶产区,种茶历史悠久,茶文化底蕴深厚。据史料记载,在西周,广元青川的七佛茶就被确定为贡茶;尤其是武则天当政时期,对七佛贡茶情有独钟,曾专置茶官,在七佛建贡茶园,年年上贡。于是,就有了后人传颂的“女皇未尝七佛茶,百草不敢先开花”的千古佳话。




“七佛贡茶”原产地在广元市青川县七佛乡。茶区最低海拔580米,最高海拔1200米,平均海拔800米左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林木繁茂,山间终年云雾缭绕,山脚四季清流妙漫,土壤肥沃,冬暧夏凉,无任何工业污染源,是有机茶生产的理想环境。茶叶的开采时间因茶园所处的海拔高度而异,一般海拔在600米左右的茶园,于清明前采摘,海拔在800米左右茶园于4月上旬开采。




山因佛名,茶因地名。七佛,因对面七座巍峨相连形状像佛的大山而得名,最大的一座山下有一河滩,古今均称大佛滩。相传远古之时,佛祖释迦牟尼携六弟子来东土传经,路经大佛滩时,神困力乏,见山间有一奇树,碧叶繁茂,翠绿欲滴,异香扑鼻,采而食之,入口生津,清凉布体。又见高岗峡川,云雾缭绕,轻流妙漫,佛祖觉山水有缘,弹指点化,瞬间玉树琼花俱变为茶,众弟子咀之神情振奋,奋力东行,自此大佛滩地名更为七佛,就有了“七佛茶始名”的佛茶文化流传至今。




据老者王益颜介绍说,老祖先讲,在很久以前,客商们吃了大佛滩的茶,易使人兴奋,同时可治病,商贩们每年提早预订,图当年卖个好价钱,有个好收成,每年到采茶季节,大佛滩车水马龙,络绎不绝。


相传贞观元年(627),武士彠(武则天的父亲)出任利州都督,含辛茹苦,不辞辛劳,治理利州,由于劳累过度,身患疾病,无法料理正事。太宗急,屡遣天下名医诊治,效不明,太宗再次下诏寻医。农历四月初八,七佛郎中邓庭元揭榜就治,采七佛岩上古茶树老叶,研制成指头大的茶丸88粒,急送利州都督府,武都督吃8粒后,病情有所好转,吃了18粒后,精神大振,吃了81粒后,疾病痊愈。


武则天称帝后,深知七佛茶救父之命,品质上乘,令益昌县(今昭化区)令“田畴垦辟,植桑种茶”,便赐七佛岩上的3亩茶园为贡茶园,在贡茶园里99棵茶树上采摘的鲜叶,造之(小钱饼)茶为“七佛贡茶”。每到谷雨时节,朝庭指派宫庭茶官,前往七佛督造“小钱饼”(茶)9999枚;经采摘→晾青→蒸青→摊凉→捣茶→过沥 →榨干→混粉→造型→搜汗→烘焙→包藏;然后快马加鞭送到皇宫,供奉佛祖,同时召集文武大臣举办谷雨新茶宴,就有了“督造七佛茶,留得乾坤香”,“女皇平生饮最爱,唯有七佛贡茶来”的佳话。现今七佛乡的茶厂仍沿袭此工艺制作小饼茶,销售市场前景广阔。




明代时期“小钱饼、龙团凤饼”加工工艺、泡茶方法十分繁琐,各个环节用工量大,劳命伤财,朱元璋下诏,废“龙团贡茶”而改贡散茶,以芽茶上贡,废蒸改炒,就有了今天“七佛炒青”制茶法,其方法:炒青制茶法“杀青、揉捻、复炒、烘焙至干”的创新,易操作,成本低,能更好地保存茶的形、色、香、味,炒青制茶法的工艺一直沿袭至今。


据《昭化县志》记载,民国36年(1947),原国民党四川省主席邓锡侯训令:“本省昭化县凉葛乡所属大佛滩,出产贡茶,品质上乘,为本省名贵特产,颇具推广价值”。大佛滩就是现在的七佛乡,“七佛贡茶”因此而更加出名。


如今,在七佛乡场镇的老街背后,贡茶园至今遗迹尚存,高墙古树,依然透着皇家风范。(郭兰 邓建新 陈平 黄文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