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袍故都沈阳永久举办旗袍节 向世界传递新名片

发布时间:2019-05-27 16:41:31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郭蕾  |  责任编辑:安平
大字体
小字体

中国网5月27日讯 以旗袍为媒,以文化魂。沈阳作为旗袍的文化之都,正在向全世界发出热情邀请!



日前,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沈阳市委宣传部共同主办的“首届中国旗袍文化节暨‘盛京1636’第三届沈阳国际旗袍文化节”,在沈阳故宫大政殿前开幕。

中国网现场还了解到一则好消息,此前沈阳已成功举办两届国际旗袍文化节,鉴于本次旗袍节的成功举办——未来,沈阳将有可能成为中国旗袍文化节的永久举办地。



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表达 文化名人为沈阳点赞

“旗袍”是中国悠久服饰文化中最绚烂的代表,已成为极具特色的文化符号,从1636的盛京沈阳,走到2019的中国和世界,它所延续的生命力仍焕发着勃勃生机,如今更成为沈阳的文化IP,是沈阳一张崭新的城市名片。

沈阳是一座闻名中外的历史文化名城。公元1636年,旗袍定为旗人的法定服饰。因此这一年被专家学者认为是中国旗袍的元年。2017年、2018年,沈阳成功举办了两届国际旗袍文化节,通过整合多方资源,营造浓厚氛围,搭建交流平台,弘扬了旗袍文化。同时,沈阳被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授予“中国旗袍故都”的称号,被中国起源地文化研究中心等授予旗袍“中国起源地文化项目”。



本届文化节开幕式在沈阳故宫最庄严最神圣的大政殿前上演。383年前,这里是清太宗皇太极举行重大典礼及重要政治活动的场所;383年后的今天,这里重现辉煌,以一场实景演出,打造出了非同凡响的旗袍秀,完美实现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表达。

连续三届担任过中国文联副主席的刘兰芳作为嘉宾出席了开幕式。现场接受中国网记者专访时她表示:“能在辽宁家乡看到这样高水平的表演应该为沈阳‘点赞’。”刘兰芬还评价道,本次的中国旗袍文化节不仅办的有文化,而且接地气。



时光交织、文化为桥 穿越城市的过去和未来

据悉,本届开幕式以时光为轴线,将观众带入“时光之旅”。主述人纵横穿梭,追述历史与文化,让观众在与时光交织的记忆中感受到旗袍文化的魅力。

其中与纳兰性德的隔空对话、与清朝文学巨匠的精神交汇,在时空穿越和对话中迸发出了全新的艺术魅力,令人深深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



衣以载道——服饰和礼仪的结合是中华文化的传承,是中华国韵的立体解读。在一曲“霓裳羽衣”变奏交响中,世界T台上的沈阳籍超模、中国超级模特冠军、年仅22岁的“旗袍女神”耿璇,身着清代旗袍服饰的巨大斗篷,步入主舞台。她站在巨大的剑鼓之上,将斗篷展开。一幅巨大《盛京全景图》的展示令人为之震憾。该图被媒体称为“全国最长画卷”,将其在斗篷之上加以表现,不仅诠释了沈阳的旗袍之美,更是盛京历史长卷的一次回眸。



而平昌冬奥会民族服饰秀第一位登上冬奥会的中国模特、环球旅游小姐中国区总决赛评委、2018年中国汉服推广大使曲迪娜,也在开幕式上身着旗袍精彩亮相。



此外,开幕式上还展示1200套不同风格的旗袍,并将满绣、苏绣、绘画、古诗词……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其中,可谓“穿在身上的中国”的一次完美亮相。

现场融入的“皇家礼仪”表演,是清史专家学者从浩如烟海的历史典藏中整理出的典型宫廷礼仪故事。历史的真实再现处处显示出皇家的威严庄重,让观众直观地领略到300多年前盛京繁盛时期的礼仪风采。



世界模特齐汇沈阳 中外文化完美共融

事实上,“首届中国旗袍文化节”已架起了一座展示旗袍之美的文化之桥,用旗袍之魂连接这座城市的过去和未来,让这座城市更有历史的味道;用旗袍之美连接市民的生活与艺术,让这座城市更有气质;用旗袍之韵连接沈阳与世界,让这座城市更加开放、包容、自信。

现场来自世界各国的外国模特汇聚沈阳,与中国旗袍独特的迷人气息相结合,展示静美华彩、热烈奔放的旗袍之美、服饰之美、文化之美,带给观众不一样的视觉享受——穿着中国旗袍的金发碧眼美女,旗袍秀与拉丁舞的火辣混搭,歌剧与旗袍的完美融合等等,不仅是一次优秀传统文化的表演,更是一次国际化的文化展现和交融。

《中华旗袍》、《我穿旗袍走天下》两首专门为旗袍节创作的歌曲,更让中国旗袍文化与世界艺术的交融得到了一次充分的彰显。

“立足旗袍,传承文化”。为期一周的“首届中国旗袍文化节”还将举办30余项文化交流活动——中国旗袍定制艺术大赏、中国满绣文化论坛、旗袍产业发展发布会等,将为中国、乃至世界呈现一场空前的艺术集萃和文化盛宴。 (郭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