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奔跑吧,孩子》:寓教于阅的温情指南

发布时间:2019-06-03 14:48:05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何月华 朱桂根  |  责任编辑:安平
大字体
小字体

中国网6月3日讯 也曾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小仙女,也曾是勇闯天涯的江湖少年,谁生来就懂得去照顾一个闯入他们世界的小生命?也曾手忙脚乱,也曾崩溃无助,谁的岁月静好,又是谁在负重前行?一代人的芳华逝去,换取了另一代人盛装出场的未来。



2019年6月2日,一场特别的新书发布会在苏州工业园区独墅湖畔的同程大厦举行。何以特别?因为这本书的作者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作家作品,而是一位在新闻战线上奋战了20年的资深摄影记者的心血之作和“经验之鉴”,“经验”是他近20年的“带娃”经验,“鉴”是书中这100个故事里面包含的家庭亲子教育的正确打开模式。由资深媒体人、家庭教育导师朱桂根先生潜心力行处女作《奔跑吧,孩子》,让您“get”到什么是好的家庭教育,就是一种特别。



上午10点整,同程大厦报告厅座无虚席,苏州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月月姐姐介绍了到场嘉宾,中国工信出版集团副社长兼总编辑刘九如先生、同程旅游创始人吴志祥先生、江苏蓝之天律师事务所主任周春磊先生等。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兼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教授公务原因未能到场,特意发来视频致辞。



朱永新教授说,作为这本书的第一位读者,我亲眼目睹了朱桂根这100个精彩的故事,虽然每天的日子是很平凡的,但是作为一个父亲,能够陪伴女儿,和她一起阅读,和她一起成长,和她一起游戏,和她一起喜怒哀乐,我觉得这样一种教育方式和家庭生活是值得提倡的。



朱永新教授认为,教育其实在很大意义上是父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责任,与孩子一起成长我觉得其实就是最好的教育,陪伴,就是最好的教育。“这本书我觉得与其说它是用笔写出来的,不如说他是和女儿一起活出来的。我希望,他的这些故事不仅仅成为他女儿今后的人生的力量,也为我们很多父母亲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榜样。”

在嘉宾分享环节,中国工信出版集团刘九如总编表示,中国工信作为全国前20强的出版集团,每年出版图书多达2500种,他不可能每本新书都会出席发布会,然而朱桂根的《奔跑吧,孩子》他却毫不犹豫地前来“站台”,概是因为与一本好书相遇,是人生的一件幸事,这本书与他,在家庭教育的经历和经验方面,感同身受。因此他不仅在看到书稿之后感觉到极大的惊喜,而且在来苏州的高铁上,他有一次把书一个字一个字地读了一遍,无论是二十四条妙计的智慧匠心,还是18封家书的情真意切,还是书中插画的精美绝伦,都令他印象深刻,感慨颇多。

随后,中国在线旅游标杆企业同程网创始人、CEO吴志祥先生致辞,他回忆起同程网十四年的创业历程,从开始的几间宿舍,到如今拥有自己的大厦,竟与他本人的育儿历程如此的相似。他还回忆起他和《奔跑吧,孩子》作者朱桂根的渊源。“在陪伴孩子的路上,我遇到了一位好朋友,也是我家庭教育方面的导师,桂根。我们的交往已经有十几年了吧,但是大约2年前,我们偶然一次的见面,他跟我分享起在带孩子过程中的心得,他给我讲了很多的故事,让我感觉他是一个非常值得学习的人。那次交流给我的触动很大,可以说之前的我和之后的我是判若两人的,我的夫人和孩子们都感觉我变了,变好了,在100多周的时间里,绝大多数周末都是我陪着孩子们一起度过的。所以有桂根这样一位良师益友,我感觉特别幸福。”

江苏蓝之天律师事务所主任周春磊先生致辞说,朱桂根老师一定是把孙子兵法熟读了,才能把这么多的韬略融入到家庭教育中。

新华书店、同程好妈妈、月月书房分别给朱桂根老师授牌“特聘家庭教育导师”。随后,苏州广电总台著名主持人月月女士作为主持人,刘九如先生、吴志祥先生和朱桂根老师进行了主题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的谈话沙龙。在沙龙上,月月姐姐问朱桂根写这本书是不是为了“红”,朱桂根老师表示,写这本书的初衷其实是他在从事摄影记者工作期间,目睹了许多家庭的小孩子们抗挫折能力太差,觉得他应该为此做一些事情。

在发布会现场,一段朱桂根老师在女儿十四岁生日之际给她写的《一封家书》视频引起与会嘉宾纷纷泪目,把发布会推向高潮。

在发布会的尾声,一场特别的图书捐赠仪式暖心上演。朱桂根老师向《月月书房》“书香暖心计划”捐出了10册新书《奔跑吧孩子》。周火生老先生,个人捐资助学金寨老区的孩子长达二十余年,曾100余次赴金寨,在那里建设希望小学。值此祖国70华诞之际,《月月书房》与周老先生一起,开展了主题为“共享书香、传递温情”的“书香暖心”计划。《月月书房》正在广泛开展阅读分享活动,募集爱心书籍,进行爱心捐赠。十一国庆前,《月月书房》将把所有募集的书籍送到革命老区,助力山区“爱心图书馆”的建设。

本次新书发布会由图书出版方中国工信出版集团电子工业出版社主办,苏州广电总台、月月书房、江苏蓝之天律师事务所、江苏凤凰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苏州分公司协办,同程旅游亲子协会、同程好妈妈负责承办。

苏州工业园区独墅湖学校新教育萤火虫苏州分站、苏州三六六教育投资有限公司、姑苏亲子阅读联盟,超级乐园,美霖生活+低碳共享厨房,苏州友邦企划为本次发布会提供了特别的支持,新华社、新华网、中国网、人民网、凤凰网、网易新闻、腾讯大苏网、今日头条、澎湃新闻、新浪网、国际在线、江苏卫视、新华日报、新民晚报江南都市刊、现代快报、扬子晚报、苏州电视台新闻频道、现代苏州、姑苏晚报、国际商报等主流媒体给予了大力支持。

关于新书

《奔跑吧孩子》:寓教于阅的温情好书

《奔跑吧孩子》是一本关于亲情和家庭教育的书,诞生于一位新闻媒体人之手。上帝给了他一份最珍贵的礼物,他则回报社会以这么一份诚挚温情、寓教于阅的好礼。李嘉诚说:栽种思想,成就行为;栽种行为,成就习惯;栽种习惯,成就性格;栽种性格,成就命运。作者用了100个故事,回忆了从女儿出生到成人的陪伴历程,以及在此18年的风雨历程中,如何一步步地引导女儿栽种自己的思想、行为、习惯、性格,乃至于掌握自己的命运,最终为孩子的梦想插上翅膀,成为一名考入世界名校的天才少女。

作者没有炫耀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多么的成功,而是把自己的成功与失败、得到与失去、付出与回报、焦虑与幸福……全部通过故事方式进行了真诚分享。最为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在培养女儿情商、打造女儿思维迭代方面别具智慧,非常精于设计一些精巧的细节和计划来达成目标,并且创造性地提出了自我迭代升维的四种“基本力”即自察力、自勉力、自悟力和自治力,这些能给读者以深刻的启迪,为人父母者不可不看。

关于作者

朱桂根:“仁者见智”的超级奶爸

本书作者朱桂根先生,是一名从业20年资深媒体人,也是一名家庭教育问题研究者和践行者。1974年出生,江苏苏州人。研究生学历。现任新民晚报社区版江南都市刊执行总监,新华社、中国新闻图片社、中国日报新闻图片网、中国网、人民图片网(人民日报)、东方IC、光明图片网、视觉江苏网等签约摄影师。曾任职苏州电视台,江南时报,人民日报海外版美洲刊。在新华社,新华网,人民日报,中国日报,光明日报,新华日报,扬子晚报,江南时报,新民晚报等网站和报刊发表文字和图片作品数千篇。

朱桂根老师的个人生涯其实是一部个人奋斗的励志大片,初中毕业的他自幼历经磨练,投身新闻媒体算得上半路出家,当他的相机从拍人物写真转向拍新闻事件之初,他曾连续数月拿着28元一个月的“薪水”,然而他却勇毅顽强,从未退缩,凭借胸中一股新闻理想开始了他的“逆袭”之路,不断地提升自己,事业上从见习记者到正式记者再到资深记者,学业上从初中到大专到本科再到河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他从未停止奋斗的步伐。

在家庭教育上,他唯一的“建树”就是他的女儿,如果没有他卓越的教育方式和有爱有效的陪伴,很难说会有女儿考上英国顶级名校的成果。可以这样说,每个孩子都并非生下来就是天才,他的女儿亦然。也可以说,没有哪个父母在家庭教育方面没有犯过错误,朱桂根亦然。但是犯错不要紧,要向朱桂根那样,有决心不断地修正自己完善自己,有责任心增加对孩子的有效陪护,还要时刻给予孩子爱和保护,更要有一些小小的技巧和方法智慧地解决和孩子共同奔跑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障碍。

教育孩子,不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要“仁者见智、智者见仁”,仁、智双修,德才兼备。孩子的成功之道各有不同,“废柴之路”却一定看得到父母的身影。爱和陪伴,是朱桂根《奔跑吧孩子》贯穿始终的“带娃观”;若干小小的技巧和“心机”,则是“带娃方法论”。《奔跑吧孩子》,如果成为每个家长的必读书目,则必是每个孩子的幸事。

关于意义

我们还是来看看一部分试读过此书的嘉宾是怎么说的吧:

1、带娃也是个技术活!这本书给人以诸多教育和启迪,甚至从我们教师角度来说,有很多地方值得借鉴的。

2、桂根老师善良而勇敢,精细而迅捷。《奔跑吧孩子》越看越精彩,竟至爱不释手,尤为《妙计系列》击节赞叹,可谓“朱氏兵法”也!

3、看完本书情绪变化甚为丰富,《陪伴》为之泪奔,《犯错》为之揪心,《美德》为之颔首,《死磕》为之呵呵,《妙计》为之赞叹,《升维》为之拍案。

4、看完本书,我决定可以给作者一个“中国好奶爸”的奖杯了,作者无愧于此。我觉得每个家长都可以好好读一读,好好学一学,我相信,书里一定有值得你学的地方,一定有你在家庭教育方面用得上的“招式”。

5、我认为这本书是值得很多家长反思的。孩子不是可以放养的,更不能包办一切的巨婴式带娃,而是要用“心”去带,有目标、有方法地带,带娃是培养孩子,也是训练孩子,你终究是想让他们飞得更高,那么,你就该解绑他们的翅膀,磨砺他们的爪喙。

6、作者文笔很好,很多故事写得妙趣横生,18封信写得感人肺腑、爱意浓厚,有好几次看着看着差点就哭了,“陪伴”系列写得很温暖。

7、好羡慕作者有一个这么好的女儿,更好佩服作者把女儿带的这么好,就好比一块顶级的羊脂玉料,被雕成了完美的玉雕作品!带娃也正如雕刻一般,不是每一块料都是完美的,但高手总能根据料的形状、色带巧雕,最大限度地呈现它的美和独一无二的特质。

8、作者每每在一件事情未做之前已洞察其结果,这就是“胸有成竹”,但这并非偶然,而是作者精心策划、万事俱备后的必然。通过本书,你就能发现隐藏在“必然”之后的规律和秘诀。所以,强烈推荐!

9、推荐这本书,不仅仅家长要看,也要给孩子看一看,因为孩子能够直接学到很多东西,比如四种“基本力”,比如家长对孩子深沉的爱,让孩子深刻理解,在他们岁月静好的背后,是谁在负重前行。当然,还有,家长最好向孩子检讨一下,自己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好需要改进,因为,孩子也已洞悉一切!

10、自察力强,观得了自我;自勉力强,扛得住失败;自悟力强,练得了神功;自治力强,治得了天下。

(何月华 朱桂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