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睛】清康熙三十三年,康熙帝建雍亲王府赐予四子胤禛,后胤禛继位,改王府为行宫,称之雍和宫。乾隆九年特改为喇嘛庙,成为清朝中后期全国规格最高的佛教寺院。
"雍和宫,在国子监之东,地本世宗邸,改为寺,喇嘛僧居之。殿宇崇宏,相设奇丽。六时清梵,天雨曼陀之花;七丈金容,人礼旃檀之像。飞阁复道,无非净筵;画壁璇题,固黄图之甲观,绀苑之香林也。"清代学者震钧在其书《天咫偶闻》中这样描述。
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康熙帝在此建造府邸、赐予四子雍亲王,称雍亲王府。雍正三年(1725年),改王府为行宫,称雍和宫。雍正十三年(1735年),雍正驾崩,灵柩曾停放于此;乾隆皇帝也出生于雍和宫,这里算是"龙潜福地"了,后与两位皇帝有关的雍和宫将主要殿堂原绿色琉璃瓦改为黄色琉璃瓦,以对应皇室规制,与紫禁城皇宫一样。乾隆九年(1744年),雍和宫改为喇嘛庙,特派总理事务王大臣管理事务。雍和宫是清朝中后期全国规格最高的一座佛教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