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6月17日讯 6月14日,中国晚报摄影学会采访小分队一行13人来到银川,开启以“花香湿地 美好银川”为主题的中国晚报摄影学会行摄之旅。行摄湿地、岩画,在摩塞尔酒捕捉美酒与美景碰撞的火花,通过独特的视角定格银川的生态之美、自然之美、人文之美和发展之美。“来银川感觉怎么样?”听听媒体人咋说:
中国晚报摄影学会会长、京报集团高级记者司马小萌
此次到银川非常荣幸,参观了银川市新闻传媒集团的中央厨房以后,很震撼,和全国各个城市的媒体相比,这里的中央厨房散发着西北淳朴的气息,正是在这里银川市新闻传媒集团却做了一件大事。银川市新闻传媒集团是全国最早一批探索和实现全媒体融合的单位,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也做出了亮眼的成绩。
银川这个城市是后起之秀,自然和人文资源丰富,旅游产业应该得到更好的发展,需要政府、社会各界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吸引更多的人前来。
中国晚报摄影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沈阳晚报高级记者刘生生
我走遍了全国所有的省市自治区,拍摄每个城市的风景,来银川,感觉这里和其他西北城市不一样,它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韵味。城市规划很科学,该有的高楼大厦都有,其间又有丰富的湿地和植被,错落有致,独具特色。这才是一个城市应该有的样子,不盲目模仿大都市,根据自己的自然地理和人文特点,打造出城市的个性和风格。
中国摄影家协会原组联部主任包旭东
这是第三次到银川,很亲切。第一次来很吃惊,没想到银川山青水秀的,特别有灵气,植被覆盖广,湿地众多,马路宽阔,特别宜居。这次来采风,又有新的体会。银川很重视文化,对文化遗址、遗产的保护很到位,影城很有地方特色,西夏陵的气势让人震撼,值得来。这次采风结束后,要把银川的美宣传出去,让更多人了解银川,了解宁夏。
鹤岗日报社秘书长毕建华
时隔12年再来,银川大变样,变得更美,一路上公园、湿地随处可见,从细微处可以看出老百姓安居乐业的幸福感。今天又去了西夏陵、镇北堡影城、贺兰山岩画。短短几年工夫,这里就形成了集西北特色产品购物、餐饮、住宿、民宿、艺术娱乐于一体的温泉小镇,而且交通便利,打造出具有西北特色的文化产业,同时也形成了全域旅游的新业态,家乡(黑龙江)的朋友们都特别向往来这里看看。
汴梁晚报执行总编赵杰
我是第一次来银川,但却是向往已久,有一种大西北情结。所以,这次银川之行对我来说也是一次圆梦之旅。
到银川后才发现,银川的城市气质正如“塞上江南”所形容一样,既质朴努力,又踏实认真,既有西北的大气,又有江南的温婉,这两种特质在银川得到了完美的融合,这座城市可以说既有内涵又有颜值。
衡水晚报副总编王铁良
说要来银川的时候我充满期待,还以为是沙漠戈壁,来了一看,完全和想象中不一样,没想到这里竟有世界级的湿地,而且城市中环境优美,气候很好,热的时候只要站到树荫下立刻就很凉爽。这里宜居、宜业、宜商、宜游。
为什么呢?首先这里生活很舒服,在老城区,行道树郁郁葱葱的,老人在散步,孩子放学后三五成群地回家,生活节奏很悠闲。我也遇到了一些河北老乡在这里工作,他们都很喜欢银川,认为这里有很好的商业环境。
北京日报、北京晚报特约摄影,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秦燕明
1997年我来过银川一次,那时候宁夏的基础建设还比较落后,现在一看,发展得出乎预料得好,属后起之秀,城市建设一看就是有专业规划设计的,高低错落有致,有自己的特色和风情,人文环境也很好,大街上没有乱摆摊的,也没有不文明的行为,是一个现代化的都市。同时这里的人又很热情,气候也好,早晚出来逛一逛很舒服,让人心情很好。
北京日报、北京晚报特约摄影,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王希宝
对银川先入为主的印象是风沙、戈壁滩、荒凉。但此次来,快到银川时看到双向八车道的高速公路,就非常惊喜。进入市区后,越发觉得这里是个现代化的城市,建设得非常好。坐在车上,沿途看到很多湿地,就有想拍摄的冲动。
参观贺兰山岩画和西夏陵的时候,近距离感受到古老的人类历史文化,这也是银川的文化底蕴,颠覆了我对宁夏的印象。
北京市东城区融媒体中心摄影记者、北京日报特约摄影张传东
银川我是第一次来,原本以为银川地处西北,会比较荒凉,但是来了以后感觉非常棒!银川山青水绿,处处都是风景,历史文化悠久,值得拍摄的素材非常多。这回我拍了很多照片,随后要在中国晚报学会的官方网站、微信等渠道发布,定格银川的美好的画面,并向外推介,吸引更多人来银川。
纪实摄影师、北京摄影家协会会员管宝泉
参观了镇北堡影城,对作家张贤亮先生有了新的认识,我曾经读过他的小说《男人的一半是女人》,这次来到这,全面了解了他的生平,对他的文学作品有了新的理解。
在贺兰山岩画景区,最惊喜的是看到了野生岩羊,真不容易,说明这里的生态保护得非常好,野生动物走进我们的视野,让人很惊喜很兴奋。
京报集团编辑杨英
“大美宁夏,魅力银川,优势后发,五彩斑斓。”我想用这12个字表达我对银川的喜爱。原本我以为银川地处西部,一直的以来的印象是:干旱、沙漠、少绿、黄土。但来了之后发现全然不是那么回事儿。这里既有塞上沙漠风光,又有秀美的湿地,而且还有深厚的历史文化韵味,完全出乎意料,让人很惊喜。真正来到这里了解它,才能感受到这个城市独特的风情和魅力。
作为媒体人,我们这次来采风,要把美丽的银川向更多人推介。
衡水晚报记者刘凤举
对西北之行期待已久,来了之后大吃一惊:银川环境太好了!以前听说这里被称为“塞上江南、鱼米之乡”,我不太理解,总感觉西北嘛,肯定是干旱少雨,比较荒凉,没想到银川气候这么好,随处可见湿地,气候很凉爽。看了贺兰山岩画和西夏陵,也深深感受到了这座城市悠久而深厚的历史文化韵味,让人觉得舒服、自在、惬意。
衡水尚客优快捷酒店总经理刘云鹏
30年前来过一次银川,这次重游,感受到银川的变化很大,既有现代时尚的一面,也有古老典雅的一面。本地出产的葡萄酒品质很好,体现了现代和时尚,岩画和西夏陵则记载着独特的古老文化,很有吸引力。
通过几天的实地调研和考察,媒体人对宁夏的印象更加深刻,对银川的美好风光也是赞美不绝,希望通过此次摄影之旅记录下美好的宁夏银川。
(伍策 鬼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