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6月20日讯 6月12日,来自全国各地的文化旅游、历史文物研究嘉宾和银川市最美银川人、优秀人才代表、劳动模范、“凤城工匠”代表和游客率先参观体验了西夏博物馆新馆项目。当天,西夏博物馆新馆正式开馆。宁夏大学西夏学研究院与银川西夏陵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签订了产学研战略合作协议,“教育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宁夏大学西夏学研究院文创研发基地”和“宁夏大学民族学与文化旅游产业研究院产学研融合实践基地”同时揭牌。
银川西夏陵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宽宁说:“让文物说话、让历史发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传承文化,西夏陵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让西夏陵成为世界关注的热点,宁夏文旅融合发展和全域旅游建设的新亮点,也使西夏陵迎来了跨越式发展的春天。”
坐落在宁夏银川市贺兰山下的西夏陵,是西夏时期(公元1038年—公元1227年)历代帝王的陵墓群。现存9座帝陵和271座陪葬墓,总面积57.56平方公里,是西夏留存至今规模最大、等级最高、保存最完整的历史文化遗存,是研究西夏社会与历史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1988年,西夏陵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西夏陵以其在选址、格局、形制、建造技术等方面的融汇创新特征以及丰富的出土器物,特别是西夏文残碑与建筑构造遗存所载信息,揭示出西夏在11-13世纪亚洲内陆地区的文明发展与交流互动中,形成党项统治下的多民族兼容并存的文化特征以及这一地区所特有的跨区域的多种文明与文化的多边交流特征,在亚洲文明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同时西夏陵作为西夏的帝王陵寝,可为西夏这一业已消失的中华古代文明提供特殊的见证。
2011年,国家文物局和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联合启动了西夏陵建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后,西夏陵申遗工作得到了国家文物局、宁夏回族自治区及银川市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2013年,银川市按照申遗要求,邀请国内著名西夏学研究专家学者开展了西夏陵突出普遍价值研究工作,出版了《西夏陵突出普遍价值研究》。
2015年11月,国家文物局和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了“西夏陵突出普遍价值”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博物馆、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宁夏大学、宁夏博物馆等15家科研单位的30多位与会专家,围绕西夏文化与中华文明关系、西夏陵与中国帝王陵研究、西夏陵的突出普遍价值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认为西夏陵符合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标准。
西夏陵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涉及的规划文本、环境整治、文物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和申遗宣传各项基础工作均已基本完成,经国家文物局申遗专家组初评,现已符合世界文化遗产的标准和申报条件。近期,国家文物局已正式启动西夏陵2021年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2018年9月西夏陵申遗预审文本已报送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并通过专家预审,文本预审意见已反馈至编制单位,正在组织修改完善,西夏陵有望成为国家2021年正式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
2019年3月20日,银川市召开西夏陵申报世界文化遗产2019年工作会议,国家文物局、申遗专家组、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听取了西夏陵申遗工作情况汇报后,对西夏陵自2011年启动申遗工作以来开展的遗址区环境整治、文物保护、基础设施建设、西夏博物馆新馆展陈等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西夏陵申遗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现在西夏陵申遗工作真正到了攻坚和冲刺阶段。重新编制《申遗文本》《西夏陵保护管理规划》,消除考古盲区、盲点,对现在已经完成的文物本体保护工作进行评估,申遗数据档案建设、培养专业人员、解决资金缺口等一系列大量工作要做,任重道远。但西夏陵申遗成功,将会实现宁夏世界文化遗产“零”的突破,给宁夏带来的文化遗产保护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难以估量。
西夏陵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启动后,为达到“妥善保存和科学研究西夏陵珍贵出土文物,充分揭示和广泛传播其文物价值,系统地向公众展示遗址的历史文化内涵”的申遗要求,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传承的有机融合。西夏陵建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全面启动。西夏博物馆新馆作为西夏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于2016年开始施工,历时近4年,建成我国第一座以西夏陵园为背景,全面介绍西夏历史文化及西夏陵传承保护历程的专题博物馆。
为改善西夏陵遗址基础设施条件,提升历史文化传承与遗址保护功能,按照西夏陵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要求,需迁建西夏博物馆。2013年3月22日,国家文物局同意西夏博物馆建设项目选址,并要求严格控制建筑高度、体量和色彩等条件,采用协调的外观形式和建筑材料,避免对西夏陵的景观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新建西夏博物馆总面积9000平方米,地上两层,内部设计包括观众服务区、陈列区、藏品区、技术办公用房和辅助用房部分等,占地5000平方米,概算总投资1.49亿元。2016年3月4日,西夏博物馆开工建设;2016年12月,土建封顶;2017年4月始至2019年5月,室内布展包括前厅、序厅、走廊、公共区、文物库房、文物修复区、一楼四个基本陈列展厅、二楼两个基本陈列展厅、两个临展厅、内装及展陈公共区域全部结束并通过消防验收。
西夏博物馆新馆馆藏文物近万件,分为西夏史、西夏文化、西夏宗教艺术、西夏社会经济、西夏陵、保护与传承等六个部分,展示包括西夏建筑构件、西夏石器石刻、砖瓦、西夏瓷器、西夏钱币、铜铁、绘画、雕塑造像等,荟萃了西夏历史文化遗存中的精品,真实完整地反映西夏陵文化价值,最大限度提高文物的利用率。充分利用新方式、新技术应用,以网络及数字化展示等多媒体手段,实现了博物馆中物与物和物与人之间更好地信息交流,让观众全景领略西夏文化及建筑风采,并提升西夏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品牌影响力。
博物馆以真实完整地反映西夏陵文化价值为主要任务,面向社会和观众,意识导向正确,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创意独特、设计新颖、制作精良、精品的陈列展览才是观众喜闻乐见的展览,才能够深化博物馆学术研究,提高文物的利用率,彰显社会教育功能,并提升西夏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品牌影响力,推动西夏陵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西夏博物馆在内容设计伊始,紧抓精品展览的主导方向,按照博物馆“展览精品”要求,结合博物馆藏品实际,把西夏博物馆基本陈列分为西夏史、西夏文化、西夏宗教艺术、西夏社会经济、西夏陵、保护与传承等六个部分,保证了内容的完整性,对于各部分的处理表达准确,重点突出。为了更加全面地阐释西夏历史文化及西夏陵的遗产价值,在功能分区划分中将博物馆近三分之二的空间定位为展览空间,将唐卡、文献、泥塑、铜铁器、织物、瓷器等近5000件丰富的藏品进行了展示,其中包括了近些年来西夏陵考古研究过程中出土的大量精品文物,可谓是西夏文物的一场“饕餮盛宴”。从藏品及展品资料的海洋中整理,西夏博物馆注意提炼具有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的信息,让观众对西夏文化及西夏陵陵园结构布局、独特的建筑风格有了更清晰、更全面的了解。
西夏博物馆新馆利用新方式、新技术,以网络应用及数字化展示等多媒体展示手段,增强了展示的生动性和交互性,扩展了博物馆展示的空间,通过互联网实现了博物馆中物与物和物与人之间更好的信息交流。新馆在文物展示陈列中,结合展品特点,注意运用实物、图表、影印图照、创作画、雕塑、模型、场景、多媒体等展示方式和手段,用多种方式为观众提供了大量的文化信息,展示了西夏历史文化的脉络。多个首创的展览内容使展览更加精彩。独特的儒学场景再现、神秘的西夏语音解读、精彩的榆林窟复原、全国唯一的西夏窑址展示、动静结合的西夏帝陵遗址呈现以及西夏陵土遗址实时监控系统等全新的展陈内容,都将成为观众全景领略西夏文化及建筑风采的有力举措。此外在西夏博物馆公共空间中,大量、多种西夏文化元素的穿插使用也为西夏博物馆陈列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使广大观众在没有讲解员引导的时候同样能通过展览传递的信息读懂博物馆,读懂西夏历史文化的内涵。
西夏博物馆新馆投入使用,标志着西夏陵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向前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也为西夏陵带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景区抢抓西夏陵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按照文旅融合发展方向,丰富旅游项目,拉长旅游产业链。
西夏陵景区是目前宁夏首家拥有3D、4D影院的景区,两个影院可同时容纳360人观影。由著名导演金铁木执导,投资近千万元打造的梦回西夏3D主题影片《西夏情缘》、沉浸式体验4D奇幻电影《西夏陵奇幻之旅》,将西夏故事通过影视制作方式直观呈现给游客,提升了游客探秘西夏的体验感,通过较为轻松的观影方式了解西夏历史文化,展现西夏时期的社会民俗、风土风貌,践行文旅融合的新模式。
西夏陵景区策划建设了西夏文化主题参与体验项目,进一步提升游客参与度。景区投资建设的西夏文木活字印刷体验馆,是宁夏首家专业的西夏文字印刷体验项目,更是研学团队及中小学课外实践教学的专业场所。同时,因地制宜借助贺兰山自然资源及西夏陵良好的地理位置优势,将休闲体育运动融合在文化旅游发展中,在景区内打造了三号帝王陵至双陵骑行线路,策划建设了“穿越西夏”骑行项目,全程设置辅助导览标识及打卡装置,并设计开发“穿越西夏”骑行游产品,让游客参观遗址区的交通方式更具选择性,旨在为游客提供个性化的旅游体验服务。
西夏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围绕西夏博物馆及西夏历史文化自主设计开发,将历史的元素与时尚的功用相结合,美观实用,品类丰富,主要推出有西夏祥瑞、西夏文字、西夏力士、西夏公主与武士等系列。将独特的创意与西夏的元素完美融合,打造出一系列明信片、本册、钥匙扣、冰箱贴、书签、行李牌、手机壳、文具等独具西夏历史文化特色的文创礼品。其中,西夏文吉祥书签获得银川文化创意节文创设计大赛金奖。
《西夏情缘》是景区打造的西夏文化旅游3D主题电影,由著名导演金铁木执导,于2019年在景区3D影院独家播出。剧情主要围绕宋朝使臣陈圣哲与西夏大将军之女野利静姝之间的爱情故事展开,再现了北宋年间,西夏秉常在位时的政治、经济、文化面貌。剧情从陈圣哲(小吏)随宋朝使团出使西夏,途中偶遇野利静姝,静姝舍命救小吏展开。之后,二人不幸卷入西夏与宋朝的政治纷争;西夏宫廷内斗风云激荡,两人又该何去何从。千年后,考古学家在西夏陵出土的中原山水画中发现了答案。
《西夏地宫奇幻之旅》是西夏陵景区打造的西夏文化旅游4D主题奇幻电影。影片讲述了一个西夏地宫守护者后裔在与同伴游览贺兰山途中无意坠入西夏地宫,发现地宫比家族流传的关于西夏地宫的故事还要精彩,在地宫守护精灵小弥祖的帮助下,经过层层历险,危急之中打开地宫机关,在地宫之中看到曾经盛极一时的西夏。
按照申遗标准新建成的西夏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项目更丰富,游客的参与体验度更高。
功能齐全的游客中心位于西夏博物馆南侧,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设有售票处、咨询服务处、3D影院、4D影院、游客餐厅等服务场所,为游客提供门票销售、包裹寄存、旅游咨询、餐饮休闲等景区旅游接待服务;西夏文木活字印刷体验馆位于核心遗址区西夏史话艺术馆内,是景区专门为游客深度体验西夏历史文化而打造的专业性场馆,是银川市文化旅游广电局、银川市教育局首批研学旅行基地。馆内提供西夏文百家姓活字库、十二生肖图文活字库、西夏文雕版、经典唐诗及常用汉字印刷内容,配备宣纸、刷墨鬃刷、印刷鬃刷、墨等全套印刷工具。穿越时光,西夏故事里找寻木活字墨香上的记忆;“穿越西夏”骑行体验,骑行贺兰山,探秘西夏陵,是景区利用山地资源优势打造的一种深度游的交通方式,骑行线路为三号帝王陵园遗址至双陵遗址,双陵遗址是陵区内相距最近的两座帝王陵,原始风貌保存完好,是《大话西游》《木乃伊》等著名影视剧和摄影家最爱的取景拍摄地之一。骑行全程5.3公里,往返约1小时,沿途可见雄浑绵延的贺兰山,广袤无垠的半荒漠,在平缓笔直的骑行公路上感受自然风的轻抚,偶遇路边窜出的野兔、狐狸和野马,是西夏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别样交通体验;文化创意主题街区以“最后一个展厅”概念进行设计布陈,文化创意馆主要集中展示销售以西夏文化元素创意设计开发的产品为主。馆内分为文创产品销售、西夏书吧、西夏时光慢递等主题内容,是集参与体验、购物休闲功能于一体的游客服务业态。主打的西夏公主、武士IP形象,西夏祥瑞、西夏文字等特色鲜明的文创产品将成为游客可带走的旅行符号。
“申遗带来发展新机遇,功能齐全的西夏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很快会成为宁夏贺兰山下的新地标。”银川西夏陵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佳说。(伍策 鬼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