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斌:避暑本是寻常事,只为生活更美好

发布时间:2019-06-24 16:05:16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伍策 宋卿  |  责任编辑:安平
大字体
小字体

中国网6月24日讯 6月21日,2019中国避暑旅游产业峰会在长春市举行。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为大会撰写了题为“避暑本是寻常事,只为生活更美好”的主旨演讲,但因在京有重要会议未能如期参加,由李仲广副院长代为宣读。戴斌表示,避暑旅游目前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市场和法治是避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对待新需求、新供给和新模式,社会要有耐心,监督要有包容。

戴斌指出,从普及概念、撰写研究报告、发布避暑旅游城市名单,到避暑旅游被写入政策文件和国务院“十三五”专项规划,理论界、产业界、文化和旅游部、各地人民政府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越来越多的城乡居民和游客“哪儿凉快哪儿呆着去”,越来越多的市场主体加入进来,避暑旅游在短短五年时间所取得的实践成就非凡。与此同时,一些隐忧与不安也出现了:高歌猛进的市场导入期过后,有没有准备好离开聚光灯照射的舞台而复归日常生活空间?面对主客共享美好生活的新需求,如何做好都市休闲和夜间旅游两篇新文章?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新时代,避暑旅游的角色和地位是否需要重新定义?事实上,这些问题不仅为理论和科研工作者所思考,也为消费主体、市场主体和行政主体所回答。

戴斌认为,避暑本是寻常生活,相对于因地制宜的休闲,旅游只是后来者。千百年以来,老百姓没有钱外出旅游,也是需要就地避暑的。何处堪避暑?林间背日楼。何处好追凉?池上随风舟,窗下有清风。还有竹席、摇扇、酸梅汤、绿豆水,老百姓的避暑方式看上去可能并不那么高端、大气、上档次,但这就是生活的本来面目。近代以来,权贵和社会精英阶层的需求推动了庐山、莫干山、鸡公山、北戴河避暑度假地的开发。而今天,避暑遇见大众旅游,一个全新的时代开始了。自2013年第一期发布算起,中国旅游研究院对避暑旅游市场的专项调查已经进入第7个年头。数据显示,2019年避暑旅游市场需求又进一步增加。夏季消暑首选或具有较强意愿选择旅游的比例达到84.5%,传统“火炉”城市计划暑期出游的受访者占比达到93.66%,较2018年又高出约10个百分点。夏季来了,能够去气候凉爽、风景宜人、公共服务和商业环境完善的地方旅游当然好,但是旅游不可能,也不必是避暑的全部。只有回归到日常生活场景,避暑产业的市场基础才会真正变得厚重起来,才可能承载创业创新和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

所以,体闲是避暑的本底需求,读不了诗歌的夏天,也去不了清凉的远方。夏天的美好生活包括哪些内容,又该去哪里找寻呢?美丽风景和凉爽气候固不可少,完善而便利的公共文化空间、休闲场所和商业环境都是必需的要素,都可能会成为游客选择避暑目的地的影响因子,而且其权重系数日渐升高。理论研究和产业实践表明,从外来游客的避暑旅游到主客共享的避暑休闲,将是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时代的必然演化趋势。这些面向城乡居民的空间、场所和环境存在于白天,也延展于夜间。从18:00到22:00的“黄金四小时”同样承载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可以说,夜间旅游正当其时。

戴斌强调,避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精英主导的顶层设计,更离不开民众自发的创业创新。2018年暑期旅游的10亿人次中,避暑动机占到了一半左右。按人均消费1000元计,也有5000亿元市场的规模。巨量的市场需求,吸引了各地以海滨、森林、山地、湿地、峡谷、湖泊、草原、高原的自然资源和气候环境,加入到了避暑旅游的市场供给中。在需求拉动和行政推动的共同作用下,更多的旅行商、旅游住宿业、旅游景区、交通企业、生产厂家纷纷进入这一领域。

戴斌表示,来自城乡居民和外来游客自发选择的结果,及其为城市贴上的民间标签,才是真实的存在以及可持续发展所在。不能拿书本上的概念和理论去丈量丰富多彩的生产生活,更不能为了刷机构和个人的存在感而仓促出台政策,只要人气聚起来,市场的创业创新自然就跟上来了。

“市场和法治是避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对待新需求、新供给和新模式,社会要有耐心,监督要有包容。希望在这个炎热的夏季,我们能够感觉到的不仅有避暑旅游的凉爽,还是法治的公平和社会的温情。”戴斌如是说。

(本文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撰写的2019中国避暑旅游产业峰会演讲稿件整理而成,文中有删节)

(伍策 宋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