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荔波:抓扶贫拔穷根 强力推进脱贫攻坚

发布时间:2019-07-16 16:56:27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吴文桃  |  责任编辑:安平
大字体
小字体

中国网7月16日讯 今年以来,荔波县朝阳镇紧跟脱贫攻坚步伐,聚焦产业发展、智志双扶、工作效益、主体目标,狠抓群众增收、思想扶贫、措施精准、基础设施,举全镇之力拔物质、精神、技贫、基础“四大”穷根,致力群众致富,确保如期脱贫。

聚焦产业发展,狠抓群众增收,拔物质穷根。紧扣“村有主导产业,户有增收项目”思路,在传统精品水果产业上不断提资增效,巩固柚子、脐橙、枇杷、板栗等4.5万亩精品水果基地,新建蔬菜基地1000亩,新增种植百香果种植441亩,蔬菜种植2532亩,青梅种植408亩。引进龙头企业,全面推广“村社合一”。组建玉朝蜜柚种植销售合作联社,与深圳市黔嘉鲜农产品有限公司签订蜜柚销售改良合作协议,引进荔波亿隆之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进驻朝阳,建设加工车间,采取“技术培训+产销对接”方式,鼓励和带动当地群众积极参与食用菌项目、蜜柚等技术培训、务工、创业等,加强产供销服务,实现群众增收。采取养殖业直补到户驱动方式,对养牛户验收通过后一次性补贴资金到户4000元/户,养蜂户验收通过后一次性补贴资金到户800元/箱,目前,养蜂项目验收通过75户贫困户,补助蜂箱390箱,共补助31.2万元。朝阳镇养牛项目,验收通过120户,补助肥牛180头,共补助320头。



聚焦智志双扶,狠抓思想扶贫,拔精神穷根。持续开展“文明村寨、正气家庭”评比“感党恩·颂党情”“姑妈回娘家”等活动,以村为单位组织村寨老、乡贤人士、返乡农民工召开脱贫攻坚座谈会、返乡农民工座谈会等一系列活动,大力宣传脱贫攻坚政策,凝聚人民群众智慧,全面激发人民群众的感恩意识和内生动力,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目前朝阳镇开展感恩教育活动3万人次。充分利用群众智慧,将群众自编自唱的感党恩歌收集翻译并上墙,让广大群众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政策的好,提高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在小组会、村级活动等集体活动中演唱,发挥群众主动性、能动性,充分感受政策好的同时形成斗志昂扬的干事氛围。截止目前,已完成100首感党恩歌的收集、录制且已完成部分刻制成碟。坚持以党十九大精神为引领,通过十九大宣讲小分队、院坝会、群众会、小组会、农民讲习所等形式将教育、医疗、住房、饮水、异地扶贫搬迁、产业扶贫等政策传输到群众心中、脑海中,引导群众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寻路子,主动谋发展,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成为脱贫路上的主心骨、领路者,时刻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聚焦工作效益,狠抓措施精准,拔技贫穷根。结合产业发展和群众需求,开展“菜单式”技能培训,促进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今年来联合各上级单位和培训机构举办挖机、电商、厨师、种养殖等技能培训,目前共开展各类培训170余次3253人次,着力实现“培训一人脱贫一户”。着力培养一批致富带头人,由致富带头人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产业或领办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带动贫困户入社、入股合作发展、固定务工等。目前,全镇共培养创业致富带头人共30余人,发展的产业包括养峰、精品水果、养羊、旅游接待等20多种,共带动300多名贫困群众发展产业。采取“请进来”的模式,组建由致富能力、种植高手、养殖能人、各种能工巧匠等组成的农技知识讲师团和聘请专业技术人才,深入田间地头进行现场教学,让越来越多的农民成为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



聚焦主体目标,狠抓基础设施,拔基础穷根。坚持“组组通”与地方特色资源深度融合,倒查建设情况,以“组组通”作为支点,补齐交通“短板”,激活交通“路网”,实现小康路进村串户。2018年来完成农村“组组通”公路2017-2018年目标任务13个30.045公里,组组通覆盖率达100%,2018年实施串户路4条6969.6平方米,产业路3094米,实施涉及6各村20个组共63户246人的“串户路”。全面解决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落实教育医疗扶贫政策,确保不因贫辍学、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巩固“三改”工程,实现农村住房安全有保障。聚焦人居环境工程建设,营造宜居环境。以“整顿家风、整理家庭、整治村寨”思想扶贫的“三整治”为主要内容,开展“6个1”工程建设,采取“四个一点”(群众自筹一点,村集体出一点,政府补奖一点、社会捐助一点)方式破解环境治理经费难题。坚持规划先行、标准引领、建管并重,坚持以点带面、连片推进、整体实施,确保各类设施建成并长期稳定运行,实现花小钱办大事目标。涌现了八烂寨省、岜马大寨、板麦婆村等15个环境示范点。

(吴文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