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荔波罗文锋:扶贫路上 与群众并肩而行

发布时间:2019-07-17 17:15:57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蒙盛东  |  责任编辑:安平
大字体
小字体

中国网7月17日讯 罗文锋,男,中共党员,2015年01月担任荔波县纪委监察委举报中心主任,2018年3月选派到黎明关乡懂朋村任驻村工作组组长。驻村以来,他始终身先士卒,心怀群众,真抓实干,带领当地党员群众决战脱贫攻坚。

因地制宜抓特色产业

刚来懂朋村没几天,罗文锋就拉着村支书转悠,看住房、看公路、夜访群众……在田间地头,在农户家里,经常有他们的身影。几天下来,罗文锋累得不行,有人劝他不要那么拼命,但他仍然坚持不懈,直到基本掌握全村情况后,才舍得给自己留点休息的时间。懂朋村属深石山区,除了传统种养殖和青梅产业外,基本上没有什么稳定的产业。这让罗文锋深感忧虑,没有产业,群众没有收入,脱贫攻坚就无从谈起。为了寻找发展思路,他带领驻村工作队没日没夜地走村串户,主动与群众促膝长谈,悉心听取群众发展产业的心声。那段时间,他常常一个人坐在电脑前,苦思冥想,手指上的烟一根接着一根,似乎没个尽头。一个偶然的机会,听说单林组候氏两兄弟试种通草成功,亩产纯收入可达4000到6000元。这个消息让罗文锋兴奋不已,立马放下手中工作直奔单林而去,来到地里观察通草长势,详细了解种植、除草、收购等过程,并全部记在笔记本上。经了解,“通草”又名“通花杆”,管理较为粗放,适合懂朋村的气候和土壤。回来后,他立即组织召开会议进行讨论研究。

凭着这股干劲,罗文锋白天到县、乡汇报争取立项发展通草产业,晚上组织驻村工作队到各组召开动员会。经过近两个月的努力,项目终于立项,努力总算没有白费。2018年,懂朋村发展通草种植400余亩,覆盖贫困户65户185人,同时向上级申报项目补助资金60万元,贫困群众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目前,通草种植已经成为懂朋村的特色产业,计划通过广州对口结对帮扶,争取再扩大种植规模,带动更多贫困群众增收脱贫。

同吃同劳建美好家园

罗文锋生长在农村,深知农民群众的疾苦,对农村有着深厚的感情。作为驻村工作组组长,得对整个村的脱贫攻坚工作负责,好几个星期五的晚上,他刚进家门抱上心爱的女儿,就接到电话又赶回村里,不敢耽搁一分一秒。每当看到山区群众生活的艰苦,罗文锋心里不是滋味,暗暗下定决心要竭尽全力为群众多办实事好事。

“这是‘志智双扶’的重要抓手,必须落实好!”2018年,黎明关乡大力推进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得到通知后,罗文锋及时与村支两委班子谋划,除了要大力宣传动员外,决定选择群众基础好的洞翁组进行优先打造。在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罗文锋注重发挥党员的先锋带头作用,广泛发动群众参与。作为驻村工作组组长,他带头清理环境卫生和打造景观,不怕脏不拍累,总是亲力亲为,同时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先后协调了13万元用于立孟、单林等组串户路及排污建设,争取资金12万余元用作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经费,确保村庄环境整治工作顺利推进。

在开展环境整治期间,罗文锋把自己当做村民与群众同吃同劳动,与群众的关系变得真诚而紧密,群众逐渐信赖这个驻村工作组组长,“文锋主任”也从群众口中脱口而出,有些群众来村委办事,喜欢找个借口跟“文锋主任”寒暄一番,在群众心中,他俨然成了“知心人”。通过努力,在全乡开展的人居环境整治观摩会中,懂朋村连续两次获得前三名的好成绩。

用心用情解群众难题

懂朋村共有35个自然寨,星星点点散落在深山中,普遍存在季节性缺水难题。因此,解决季节性缺水是当务之急,罗文锋组织群众翻山越岭寻找水源,带着乡水利专班实地勘察,积极协调土地,确保饮水工程顺利施工。目前,已成功实施立孟、娃寨等组的人饮工程,解决了158人的饮水难题。

无论多忙,罗文锋总要抽几天时间到懂亮组去看看,因为这个组是最偏远的村寨,未通通组路,群众贫困程度深。这是他心里的一道坎,总是不放心,也放不下。为此,他多次对接县乡交通部门争取通组项目,因懂亮组地理位置特殊,通组路项目迟迟未审批。但他一如既往,坚持不懈,来回奔波争取,终于获得了审批。施工的那段时间,罗文锋每天都要去施工现场看一看,叮嘱施工队按要求施工,叮嘱群众做好监督,确保通组路修牢修实。如今,走在山间的小路上,罗文锋的脚步从未如此轻盈,公路通了,自来水到家了,他心中的那块石头也终于落地了。

此外,罗文锋用心扶贫,朴实又严谨。娃寨组贫困户韦桂国原籍是广西河池市都安县,多年前作为上门女婿到娃寨定居,离婚后因无住房而申请易地扶贫搬迁住房。为了核实韦桂国的详细情况,罗文锋和村委会主任自付油费日夜兼程到韦桂国老家(都安县古朝村)了解情况,最终韦桂国如愿地抽到了易地扶贫搬迁房。

一年来,在罗文锋的帮助和村支两委的带领下,懂朋村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距离脱贫出列仍有差距。为了确保2019年与全县同步出列,他们始终没有松懈,而是日以继夜,与群众同吃同劳动,以求真务实的精神,马不停蹄地奋战在扶贫最前线。

(蒙盛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