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绥宁:铺好就业路 托起“幸福梦”

发布时间:2019-07-19 16:40:35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向云峰 秦壬娥  |  责任编辑:安平
大字体
小字体

中国网7月19日讯 7月18日,湖南省绥宁县鹅公岭侗族苗族乡鹅公村贫困户刘丁妹早早吃过早饭,搭乘村劳务经纪人廖小林的摩托车,来到附近祖马村的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扶贫车间”上班。

刘丁妹介绍说,鹅公地处大山深处,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外出务工难。加上自己双脚残疾,找个事做更难。廖小林上门介绍她到这个扶贫车间上班,每月有1500元收入;介绍她丈夫到一家竹木加工厂上班,每月有3000元以上收入。

“扶贫车间”开进村,挣钱顾家两不误。在这家扶贫车间,像刘丁妹一样,每天在这里加工制作鞋面的村民有170人,其中贫困群众达110人。

在绥宁县湘商产业园湖南省震宇工贸有限公司的扶贫车间生产线上,陈代志夫妇也正在制鞋。“我们原本是乐安铺苗族侗族乡瓦窑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去年底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在湘商产业园集中安置点安了家。”陈代志介绍,今年3月初,他和妻子进入园区扶贫车间务工,试用期间每人每月1500元,熟练后可达1800至2500元,这让一家四口对好日子更加有盼头了。

稳定就业,是巩固脱贫成效的关键。绥宁县通过设立扶贫车间、农村劳务经纪人上门服务、定期组织专场招聘会、开展技能培训等就业扶贫举措,扎实为群众铺好就业路,确保贫困退出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该县立足当地实际和贫困群众需求,围绕场地费、物流费补贴、就业补贴、创业补贴、金融支持等出台系列扶持政策,围绕鼓励县内外企业到贫困人口相对集中的乡镇、村开办扶贫车间,吸纳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就近实现就业。

4月上旬,绥宁县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扶贫车间投产仪式,同时在湘商产业园、红岩镇、鹅公岭乡、瓦屋塘镇四个集中安置点举行。家门口就近就业,让群众喜笑颜开。

四个扶贫车间均由湖南省震宇工贸有限公司建设,总投资2亿元,设立了26条制鞋生产线,解决了包括463名贫困群众在内的近800名农民就近就业。通过政府、企业、搬迁群众共商、共识、共建、共享,从招商到建成投产不到3个月的时间,实现了“扶贫车间”建设效率。



“2020年底前,将完成全县16个乡镇扶贫车间全覆盖。”该公司负责人说,培育打造鞋业上下游产业链,搞活县域轻工产业经济的同时,培养一大批制鞋产业工人,让老百姓有事做、能致富,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效。

礼成竹木制品厂是绥宁南竹产业园企业中集集团在寨市苗族侗族乡设立的“扶贫车间”,目前已投入100多万元,建成1条径向帘加工生产线,招聘工人30多人,其中贫困村民有10人、残疾人3人,每天加工径向帘2000副。中集集团计划在乡村设立扶贫车间7个,目前已建4个。

据统计,绥宁县已在9个乡镇设立大小10个就业扶贫车间,共解决1020名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其中贫困群众达535人。扶贫车间成为当地贫困户增收的重要载体。

2017年9月,绥宁县在邵阳率先推行劳务经纪人制度,解决就业脱贫“最后一公里”问题。该县为贫困户聘请141名农村劳务经纪人,帮助贫困户新增就业3500多人。在今年3月召开的全国人社扶贫典型案例研讨会上,绥宁县推行的劳务经纪人制度被评为“人社领域精准扶贫典型案例”。

劳务经纪人“牵线搭桥”铺就脱贫增收路。鹅公村村民廖小林是绥宁最早的劳务经纪人之一。当上劳务经纪人后,她一户户上门,宣讲政策、联系就业岗位,已介绍近80人成功就业。

目前,全县贫困劳动力26137人,已实现就业21972人,就业率达84.06%;稳定就业21588人,稳定就业率98.25%。

该县充分发挥就业培训的引领作用,结合就业创业实际形势,连续开展精准扶贫技能培训,通过“政府买单、农民培训”,推进“扶贫扶智”“输血造血”,帮助贫困劳动力实现稳定就业和技能创业,将新增就业这项重点民生实事落在实处。今年以来,该县各职能部门举办各类技能培训10场次,培训贫困劳动力356人次。

该县还以“送岗位、稳就业”为主题,在县城、湘商产业园、乡镇举办了专场招聘会4场,为求职者累计就业岗位2万多个,累计达成求职用工意向3000余人。

一项项优惠政策,一场场技能培训,一条条就业门路,一张张幸福笑脸,不仅承载着贫困户脱贫奔小康的美好希冀,更将绥宁就业扶贫推向蹄急步稳的“幸福快车道”。

(向云峰 秦壬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