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7月24日讯 近年来,贵州六盘水六枝特区文体广电旅游局坚持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途径,把解决更多就业作为旅游扶贫的重点方向,加快发展健康养生、避暑休闲、度假疗养、户外运动、汽车露营、科普探险、研学旅行等山地新业态,使乡村旅游与扶贫得到有效融合,乡村旅游接待能力逐渐增强。
据介绍,六枝特区乡村旅游项目建设稳步推进。以落别乡、郎岱镇、牂牁镇、月亮河乡、岩脚镇、梭戛乡6个涉旅乡镇为核心,建设了贵州老王山国家多梯度运动训练基地、廻龙溪温泉度假区、落别龙井生态温泉度假区、318房车营地、螃蟹峡休闲养老基地等一批康体养生业态;建设了郎岱农业园区、大用农业园区等一批农业产业基地;建成了桃花山公园、九头山公园、沁云山公园、玉骏山公园、安平山公园、银壶公园、九龙公园等一批城市休闲业态。
据初步测算,2019年上半年,六枝特区新增住宿业单位12家,带动就业约50余人;新增服务业企业2476家,同比增长24.23%,其中私营服务业企业2256家,占比91.1%。2019年上半年共接待旅游人数633.9万人次,同比增长31.43%;实现旅游总收入42.88亿元,同比增长29.9%。不完全数据显示,六枝特区农家乐共227家,客房4906间7860个床位,乡村旅游从业人员1872人,有2个甲级乡村旅游村寨、1个乙级乡村旅游村寨、5家精品乡村客栈、2家优品级乡村客栈、3家精品农家乐、1家五星级乡村旅游经营户、1家四星级乡村旅游经营户、1家铜牌级农家乐、1个旅游购物推荐点。
在旅游宣传营销方面,六枝特区一方面积极打造旅游品牌。通过以会促旅的方式,积极举办六枝特区爱心油菜花节、樱桃节、六月六布依风情节、牂牁江国际滑翔伞大赛、消夏文化节等系列活动;另一方面,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组织赴西安、南宁、重庆、大连、青岛、遵义、黔东南、安顺等地开展多形式夏冬旅游宣传活动;邀请省内外知名旅游企业赴该区实地考察踩线,升级制作画册、折页、折扇、手提袋等系列宣传资料,利用微信、抖音等媒介,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生动形象展示六枝旅游风采,积极扩大六枝旅游的影响力。
在强练“内功”的同时,六枝特区以“六个一批”发展旅游助力脱贫攻坚:景区建设务工带动一批;入股旅游经营性项目受益一批;旅游企业就业解决一批;乡村旅游创业发展一批;旅游从业技能培训提升一批;旅游商品开发带动一批。
此外,六枝特区坚持“旅游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旅游发展”的旅游扶贫工作基调,通过“旅游景区+公司+农户”和“旅游景区+村集体+农户”的利益联结方式,打造了以郎岱为中心的旅游产业示范带,建成了牂牁江、郎岱、月亮河、牛角等“三变”示范景区。仅通过酒店、农家乐、以及餐饮企业不断采购深度贫困户的农副产品、特色旅游商品及农特产品,带动5000多名贫困人口脱贫,直接带动就业6万余人,累计带动4.12万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六枝特区位于贵州西部,是“江南煤都”和中国凉都六盘水的东大门,全区总面积1799平方公里,境内居住有汉、彝、苗、布依、仡佬等32个民族,历史文化厚重,是夜郎文化和牂牁文化的发祥地。(伍策 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