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8月13日讯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共和国发展成就巡礼》栏目用53分钟时长专题报道辽宁,引领全国乃至全世界观众走进辽宁的城市乡间、青山绿水、工厂车间,聚焦70年来辽沈大地之上取得的新变化、新成就,看奋进辽宁振兴潮涌。
“大器”辽宁,勇担使命
辽宁是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工业门类齐全、体系完备,在国家产业布局中占有重要位置。“一五”时期,新中国156个重大项目中24个落在辽宁,全国17%的原煤、27%的发电、60%的钢产自辽宁,第一炉钢、第一架飞机、第一艘巨轮等1000多个新中国工业史上“第一”都诞生在辽宁。今天,辽宁依然是国家重要的工业基地,装备制造、石化、冶金、电子信息等支柱产业实力雄厚,在全国位置举足轻重。这里生产出辽宁舰、歼-15、盾构机、压缩机、智能机床、高铁轴承等“国之重器”,高度关系国家战略安全。
“大美”辽宁,生态宜居
辽宁天地澄和、风物闲美,老百姓的日子过得更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落地见效,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美丽辽宁建设取得新成效;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把有限的民生资源用在刀刃上,2018年全省财政支出用于民生的比重达到74%,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7%、6.6%,人民生活水平发生着从“解决温饱”到“总体小康”,再到即将实现“全面小康”的巨大变迁,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大为”辽宁,扬帆起航
营商环境立标“最优”,颁布实施全国省级层面第一部营商环境法规、成立全国第一个省级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在开放合作新高地上扎根成长,开启以“一带一路”建设引领全面开放、推动全面振兴的高质量发展新时期;以改革探索振兴新路,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在全国率先推进事业单位改革;让民营经济成为东北振兴的重要力量,出台23条支持民营企业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民营经济进一步发展壮大,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辽宁实践集聚发展新动能。(杨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