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长沙:70年飞速发展 魅力之城在生长

发布时间:2019-09-23 15:22:11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陈焕明  |  责任编辑:宋卿
大字体
小字体

中国网 9月23日讯 行走于长沙街头,一座座标志性建筑鳞次栉比,一条条宽敞马路四通八达,一个个公园绿地花团锦簇……目力所及,城市建设如火如荼,城乡面貌日新月异。

70年栉风沐雨,70年沧桑巨变。新中国成立70年,也是长沙城市飞速发展的70年。70年间,长沙城从6.7平方公里小城区发展到如今567.32平方公里建成区;第一高楼从曾经的32米的国货陈列馆,数易其主,如今“定格”在452米的长沙国金中心;从1994年境内第一条高速公路——长永高速建成通车,到2009年京广高铁开通运营,再到2016年京广、沪昆两条高铁在长沙形成“黄金十字”……

长沙这座城市的长高、长大、变美,凸显着城市发展每一个节点的细微变化,无不回响着长沙人民逐梦前行的铿锵足音。

长高 从32米到452米 长沙长高十多倍

作为老长沙人,家住白果园的老人杨正香看到五一广场四周的高楼大厦时不由感叹:长沙变得越来越靓了,高楼越来越多了,越来越有国际范。

杨正香清楚地记得,在她小时候,长沙街头多为平房,矮小密集,“当时最高的是中山路上的国货陈列馆,只有5层,是长沙最大的国货商场。”32米的高度,使得国货陈列馆成为当时长沙最高最雄伟的钢筋水泥建筑,直到1959年湖南宾馆破土动工,其35米高的主楼荣登“湖南第一高楼”。

1977年,63.1米的长沙火车站让长沙建筑高度首次突破了50米,钟楼顶上耸立着10米高的火炬,是长沙最有代表性的建筑之一。

“伴随着城市发展,长沙的天际线不断被刷新。”据房地产业资深人士乐先生介绍,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13层高的长岛饭店是最高建筑和标志性建筑,但很快便被五一大道上21层高的蝴蝶大厦所取代,这幢俯视如蝴蝶的大厦里开办的航空歌厅,开启了闻名全国的“长沙歌厅文化”。

到了上世纪末,120米高的中山商业大厦犹如“鹤立鸡群”,在里面吃饭看景曾是当时最洋气的事。此后,陆续出现了一些过百米的建筑,直到2004年,218米高的电信枢纽大楼正式投用,成为长沙第一座摩天大楼。

而今,长沙的超高层建筑已屡见不鲜,尤其是2018年5月,452米高的长沙国金中心正式开业,成为长沙网红“打卡地”。通过梳理发现,长沙已建或在建、高度超过300米的建筑已超过10座,包括347米的长沙世茂广场、328米的湘江财富金融中心、300米的华创国际广场等,都成为了长沙地标性建筑。

从32米到452米,70年长沙城足足“长高”了14倍。不同时代里,长沙城市天际线有着不同的高度定义。不同年代里的地标建筑,成就了一张张城市名片,见证着长沙城市建设的发展和巨变。

长大 建成区从6.7平方公里到567.32平方公里

长沙有句老话:“南门到北门,七里又三分。”意思是说,长沙城从南门走到北门,大约有7.3华里。老长沙城由南往北大概是从南门口到兴汉门的距离,由东往西只是天心阁到湘江边的长度。

其实,到新中国成立前,长沙城区2000多年一直以现在的五一广场为中心,向外扩展,一圈一圈慢慢长大,真正的改变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发生的。

1952年5月1日,五一路修建完工,到1972年10月1日橘子洲大桥建成通车,再到1977年7月1日长沙火车站东移竣工。20余年时间,正式拉开了长沙城区以五一路为轴、南北走向的新格局。

“宁要河东一张床,不要河西一间房。”“河西是农村,到河东才叫进了城。”这是过去人们对河西的直观印象,但随着一条条过江通道的通车,长沙城市格局由过去的“西文东市”,逐步发展到“一江两岸、均衡发展”,由此踏入“沿湘江时代”。城市格局变迁的背后是经济结构的深刻变化,河东河西经济发展实现“比翼齐飞”。

时间车轮滚滚向前,长沙市民感受最深的,除了城区的快速扩张,还有城市道路的变化:1949年长沙的市区道路只有224公里,1990年全市公路里程达到484公里,1994年长沙市长永高速公路通车,实现了湖南高速公路零的突破。

如今,从地铁1、2、4号线建成通车,到长沙磁浮快线、长株潭城际铁路的载客运行;从营盘路隧道、南湖路隧道等十多条通道“猛龙过江”,到万家丽路、湘府路的快速化改造;从京广、沪昆高铁在长沙“十字”交会,到“三干两轨”拉近长株潭距离……它们共同构建起长沙现代都市的立体交通网络,老百姓出行越来越方便,幸福感、获得感也随之节节升级。

变美 从327元到50792元,生活越过越美好

每天清晨,家住桂花坪小区的李新贵总会到湘府文化公园跑上几圈。这一习惯,他已雷打不动地坚持了2年多的时间。“现在有这么个锻炼的地方,对我们来说简直太棒了。”2016年,占地18万平方米的湘府文化公园盛装开园,这座在城区建起的综合性公园,成为众多市民早晚锻炼、节假日游玩的好去处。

用脚丈量民情,用情温暖民心。在城市建设的理念上,民生永远是第一视角。曾几何时,“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收音机大喇叭……”是城镇化生活的代名词,而今天的现实已远远超过这个曾经的梦想。

伴随着城乡规划、基础配套、村镇建设等一批重点工程的推进,长沙城市发展呈现出了诸多亮点。路宽了、城绿了、景美了、人乐了,教育、医疗、文化等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得到长足发展,各类学校、医院、文化场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不断满足着城镇居民对公共服务的需求,一座特色鲜明、生态良好、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魅力之城悄然崛起。

相比之下,数据更能反映城市“生长”带来的生活变化:长沙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327元增加到2018年的50792元;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既无水厂又无煤气,公共汽车仅有11辆以木炭为燃料的老爷车,到现在城区供水普及率100%;成功创建国家公交都市示范城市,公交分担率达54.2%,社区公交直达地铁站;“一圈两场三道”建设进一步提升城市品质,15分钟生活圈在全市星罗棋布;老城区有机更新稳步推进,都正街、化龙池、北正街等一批老街正经历蝶变。

70年里,星城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巨变。巨变的背后,是城市外延和内涵的同步提升,城市建设内容越来越丰富,质量也越来越高,一座奋进的活力之城正向人们展露姿容。

(陈焕明)